40多年前,市委书记周振兴的一记耳光...

来源:齐鲁网   作者:张晓博 刘畅 穆广辉 董平生 刘银春
周振兴谈自扇耳光往事

2018年7月,一篇题为《书记的一记耳光》——聚焦为改革自扇耳光的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的文章,让这位如今早已退休的老人在网上火了。

40年前,作为敢为人先的改革先锋,周振兴为何当众自扇耳光,这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8月,我们在青岛一处幽静的庭院里,见到了步入耄耋之年的周振兴老先生。虽然已经是92岁高龄,但谈及过往,老先生依旧神采奕奕,声音较于往常,更是抬高了几分,彷佛那一场春雷般的改革就在眼前。

周振兴接受闪电新闻记者采访

咽不下的菜团子

“白天喝稀汤,晚上光尿床,不怨爹,不怨娘,就怨地里不打粮…”谈起当年刚刚调到菏泽的场景,周振兴引用了当时民间的顺口溜向我们描述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状况。

1958年,中国农村实行公社化体制,土地收归集体,“吃大锅饭”的时代就此开始。“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劳作的积极性,从那之后的二十年间,农业没有翻过来,一直到1978年。

1977年9月周振兴刚开始主持菏泽地委工作,便开始了下乡考察,来到了东明县一位叫张殿兴的农民家里。

“土坯堂屋只剩中间一间,屋里只有一个大地铺。”这是周振兴走进张殿兴家的第一印象。

“当时在张殿兴家,我问他吃什么饭,并走向他的厨房。老两口拦着我,不愿意让我进去。我从篮子里拿出高粱壳做的菜团子,掰开咬了一口,又苦又涩,咽不下去。”讲到这里周振兴有些哽咽,“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俺不苦,就是现在地里不收啥。俺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俺活不到今天。当时我就受到刺激了,我的泪当时就止不住流下来了。”

当天晚上周振兴和县里的同志研究到半夜一点多,决定把小井村和周围的几个贫困村成立新的工作组,从县里抽调干部去加强领导。之后,周振兴做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策:把全县的盐碱地分给农民。此举开启了山东土地改革的闸门,从此山东农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愤懑的“一记耳光”

提及媒体报道中的“一记耳光”,周振兴告诉记者,“当时这样的事情很多,打一巴掌也是情不自禁。这个事没有什么可说的,作为领导干部工作没做好,自责是应该的。”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仲春时节,周振兴去曹县看望一位曾经为革命做出很大贡献的重病老人伊巧云。在伊巧云家中,当他询问老人有什么要求时,伊巧云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

伊巧云的回答让他十分痛心。

“生重病的老人,在我们的领导下,竟吃不上半碗肉。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我们这些大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回到县里开会时,周振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懑,不禁扬手扇了自己一耳光,在场的同志无不动容,陷入愧疚和自责之中。

“当时,想吃猪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振兴表示伊巧云老人的要求更加坚定了他改革的决心。

坚持来的“两把刀”

在1977年秋天,周振兴在曹县调研时,遇到了三四个老太太,就问道,“群众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啊?”

其中有一位老太太说,“啥要求,快死的人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上口猪肉呢!”交谈间,两头在场里乱跑的老母猪,让周振兴陷入深思,“明明养着猪,为什么不能让老百姓吃上猪肉呢?”

后来,为了解决群众的吃肉问题,周振兴就提出来“两把刀”政策--“‘一把刀’留给公社屠宰站,按照规定杀猪;‘另一把刀’给自己养猪的农民,经过市管所批准之后,他们杀的猪,可以上市。”这“两把刀”一经推出,整个市场大变样,“农民吃上猪肉高兴的不得了,但到了省里就不行了,通不过。”周振兴提出的“两把刀”,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省里会议上,周振兴和许多同志就此事争得不可开交。迫于周振兴的坚持和执拗,最后省里领导只好默许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证实‘两把刀’是行得通的,报纸头版也刊登了。”

我。”一时间,所有与会人员收起了原先准备好的各自工作成绩的汇报稿。
虽然时间已过去40余年,可周书记那一记耳光至今依然回响。面对想吃肉的伊巧云老人,周书记的耳光是自责,为了使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的初心;这记耳光是警醒,取得政权靠的是与人民鱼水情深;这记耳光是自勉,为人民服务不变色;这记耳光是承诺,要让劳苦大众过上尊严富足的生活!
如今,虽然周振兴那代干部已退离岗位,但他们为小事的自责,为党、为国、为民的担当,树起了一代共产党干部的风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