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 | 乡音无改鬓毛衰(音频版)

诗词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闲解

我年少时离开了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

故乡的口音一点都没有改变呀,两鬓黑发却已经衰白!

家中的小娃娃们见着了,也认不得人,还笑着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有人问我:这首诗浅白极了,好在哪里?

好在平淡浅白的情境,好在阔达疏朗的情怀。

贺知章作这首诗时,大约是86岁高龄,齿摇手抖,皓首苍颜。

老头子几十年没有回过一次老家,也是非常不恋家了。这一次辞官回乡,心底便多些感慨。

见着家族中的孩子们,大约也是高兴的吧,只是哪里有人认得他呢。

你看他诗里,还是一贯的没有悲没有苦,只用一个“笑问”,渲染儿童的欢乐,隐约衬托他无人认识的那一瞬间,漫上心头的万千感慨。

一首诗读到这里,心底难免唏嘘,也许是为诗人,也许是为读者自己。

1

说到贺知章的乡音,这里又有唐人封演记下的一个小故事。

昨天的文章里,我们介绍过贺知章是浙江人。

在唐朝,京城是北方人的天下,来自浙江等地的南方官员作为荆蛮,往往要受排斥和歧视,惯常喜欢用'獠’来称呼瞧不上眼的南方人。

武则天就曾经因为褚遂良劝唐高宗废后,怒骂:“何不扑杀此獠!”

意思是:为什么不杀了这畜生。

2

贺老头任职秘书监很多年都没有升迁。当时的宰相是广东人张九龄。

后来张九龄被贬官了,有一次遇到一把年纪的贺老头,有点不好意思,感叹说:“哎呀我当宰相这么些年,事情实在太多,竟然都没顾上给你升升位置。”

贺老头听了,一点儿没觉得生气,特别风趣地回他:“哎呀,哪里话,我可得了你不少庇护!”

张九龄奇怪了,问:“我庇护你什么了?”

贺老头就说了:“自从你在朝廷当了宰相,可没人敢骂我是'獠’啊!你看现在你被罢免了宰相之位,就有人时不时的用'尔’、'汝’这种轻蔑的称呼了。”

张九龄听了很惭愧。

3

张九龄为什么感到惭愧?

因为贺老头说的,不是实话,而是一个善意的玩笑。

贺老头不但是南方人,还操着一口塑料官话,地方口音特别重。

然而他在官场与同僚的关系却非常好。

从高宗到武则天,又经历武则天几个女儿儿子当权,一直到唐玄宗灭了一群对手成功上位。

这中间官场沉浮可说得上是波澜壮阔,多少人上位,又有多少人被清算甚至杀头?

贺知章能一路平平安安做到三品,从未被人背后捅刀子拉下马,可见他人缘好得不行!

人缘这般好的他,哪里需要张九龄这样的“庇护”?不过是不想对方尴尬的玩笑话而已。

贺老头的风趣幽默,从这个故事里便能窥探一二。

4

关于贺老头,还有一件趣事。

据说他有一次遇到一户人家园子建得特别好,非常豪迈地找上门去看景儿,还跟主人家说:你别担心没钱沽酒,我钱袋儿里有钱!

估计这家人都傻眼了。

看完景吃完酒,他还作了一首诗。

《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这实在是叫人好气又好笑!

结语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不止一首,另一首也是流传甚广。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一样是浅白可爱、恰到好处的一点惆怅。

这真是个有趣的老头子呀!

风流狂客贺知章,醉眠诗书真好些。

偷闲

不辨来路,不知归处

你也匆匆,我也匆匆

不如,停一歇儿

偷个懒儿,聊个闲儿

陪读小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