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观》|如何象天才一样洞察世界,构筑世界观?
核心书摘:
爱因斯坦是犹太裔物理学家,被誉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也是最孤独的天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早在26岁那年,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十年后,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凭借一己之力把物理学带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爱因斯坦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他关心底层人民的疾苦,为社会上的不公大声疾呼,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身居象牙塔、不问世事的书呆子。
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曾这样评价爱因斯坦:他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机遇。他用眼光改写了基础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他的追求已经渗透进了理论物理学基础研究的灵魂,证明了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目光的深邃。
而同为天才的霍金对爱因斯坦的评价也相当高: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其中没有别的科学家能够比肩爱因斯坦,能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爱因斯坦除了发表学术论文外,还以和平主义者、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发表了大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友谊、犹太人复国、反对纳粹等诸多方面。后人把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整理成《我的世界观》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到爱因斯坦一系列行为背后的所思所想。这本书还被评为“最受清华师生欢迎的十本书之一”。
关于作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被认为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和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牛顿时代以来人们的世界观。他曾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以及150多篇非科学论文,留下了3万多封信件。他的智力成就和独创性使得“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代名词。爱因斯坦利用自己非凡的社会名望,致力于国际理解与和平,他称自己为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
学什么:
1、爱你斯坦的相对论是如何发现的?
2、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独行”?
一、特立独行的追光少年
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德国的乌尔姆小城出生,爱因斯坦的父亲从小就具有很强的数学天赋,但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早早地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是当地一个粮商的女儿,家境殷实,还很有音乐才华。
爱因斯坦从6岁起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音乐,练习拉小提琴,14岁时就已经可以登台演出。之后不管旅行到哪里,爱因斯坦都会随身携带琴盒,他还经常在柏林和美国公开登台演奏,为慈善事业募捐,可以说当个小提琴乐手,已经变成了他的第二职业。
爱因斯坦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包括他喜欢的音乐和物理。在他眼里,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组成。他说:“音乐和物理研究工作虽不属于同一族系,但彼此之间却有相同的目的,它们都力求反映出未知的东西,在这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爱因斯坦认为,真正的艺术和科学一样,都应该产生于心中那股不可遏制的激情。
爱因斯坦从小就表现出了强大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四五岁的时候就通过观察罗盘学到了“磁场”、“磁极”等词汇。爱因斯坦对“场”的兴趣持续了一生,后来的广义相对论的发现,也得益于这个儿时就建立起来的兴趣。
爱因斯坦刚上学时,得到了一本《欧几里得几何》,他在自觉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优美。
通过这些小事,爱因斯坦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怎么做学问,观察-想象-证明这三部是爱因斯坦后来做研究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法。
爱因斯坦是一个自觉能力极强的人,他读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并自己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13岁读完了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和长达12卷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明白了自然现象的固有规律。
这些书籍中止了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晚年的爱因斯坦曾回忆说:“我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但也让我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从那种被宗教希望和原始感情支配的生活中解放了出来。”换句话说,早在十三岁的时候,爱因斯坦的三观就已经定型。在宗教的感性和科学的理性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并一生未变。
爱因斯坦不喜欢德国的学校和老师,他说服家庭医生,给自己弄了一份精神疾病的证明,顺利辍学后,在瑞士的一所学校待了一年,补习高中未完成的学业。在这所补习学校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就开始在脑中萌芽了,也是在这个时期,爱因斯坦想明白了自己一辈子的使命,他用法语写了一篇《我未来的计划》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语言不华丽,也没什么豪言壮语,但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认识非常理性,对未来的计划也非常清晰而笃定。后来爱因斯的一生,就是按照这篇文章中的计划发展的。
二、与量子力学的相爱相杀
1900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但他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直到两年后,他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了一份专利审查的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1905年9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在德国的《物理学年鉴》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就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篇论文宣告了相对论的诞生,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
当时的物理学界除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外,还有一个以玻尔为首的量子力学。这两个存在着巨大分歧,注定无法相互吸收融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虽然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却仍保留了严格的因果性和决定论。而量子力学则直接抛弃了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宣称人类并不能获得实在世界的确定结果。
尽管爱因斯坦和玻尔是私交甚好的朋友,但两人还是展开了多次激烈辩论,紧抓对方的漏洞展开攻击,捍卫自己的观点时都寸步不让。辩论的现场也是颇有意思,爱因斯坦基本上是孤军深入到哥本哈根学派,单挑整个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玻尔。我们所熟知的原子内部结构设想,就是玻尔提出的。玻尔也因为这个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是在1917年申请创建了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他亲自担任所长,而且一任就是40年。在这40年中,玻尔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让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有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这里工作过。爱因斯坦当时对抗的,就是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组织。
在论战中,爱因斯坦说:“量子力学固然是堂皇的,但我无论如何都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爱因斯坦这句话里说的上帝,就是宇宙间的最高法则,它是理性的,有因果关系、有规律,不会像掷骰子一样随意。而玻尔反驳道:“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该怎么做。”意思是说,宇宙间的理性和因果只是我们人类以为的,而不是宇宙的真相。后来爱因斯坦还设计了一个“光子箱”实验,用来反驳玻尔,但最终被玻尔用相对论理论破解了。俩人之间的论战一直持续,即便在他们去世后,这场论战仍在持续进行中,直到今天。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正是在不断的论辩中弥补漏洞,日臻完善的。而辩论的主将,爱因斯坦和玻尔也是惺惺相惜,互为知音。爱因斯坦高度称赞玻尔:“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而玻尔对爱因斯坦也同样尊重,据说他去世前一天,还在工作室的黑板上画出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的那个光子箱,此时距离爱因斯坦去世已经整整7年了。不知道两人在天堂相遇,是否还会相爱相杀,争论上帝掷骰子的难题?
三、独自前行,安静死去
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中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是一个寂寞的天才,他在科学研究上选择了一条孤独前行的道路。爱因斯坦曾经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独行者”,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朋友,乃至最亲近的家人,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以及对孤独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他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让自己内心的平衡置于更为稳固的基础之上。
正是这种独立判断能力,让爱因斯坦早早地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不会因为权威人士的说法而盲从,也不会轻易服从大多数。
早在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就因为不满德国学校的军国风格,毅然逃离了德国,去瑞士读书。他还说服父亲,替他申请退出德国国籍。按照瑞士法律,只有年满21岁的人才能成为瑞士公民,所以从15岁到21岁,爱因斯坦都是一个无国籍的人。直到1901年2月21日,他才取得瑞士国籍。爱因斯坦宁可做一个无国籍人,也不做压抑的德国人。
后来爱因斯坦因为创立相对论声名鹊起,德国物理学学会主席普朗克非常欣赏他,就利用自己的权威,为爱因斯坦争取到了一个很好的职位,他邀请爱因斯坦担任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兼柏林大学教授,领导一个即将建成的物理学研究所,不需要再承担讲课任务。这种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安排可以让爱因斯坦更好地做研究,于是他欣然接受,在1913年返回了德国。
但一年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出兵比利时。爱因斯坦的三位好友,德国科学家哈伯、能斯特、普朗克成为主战派,他们联合93名知识界人士联名发表《告文明世界书》,为德国军国主义的侵略暴行辩护。爱因斯坦则与三位朋友针锋相对,在《告欧洲人书》上郑重签名,反对破坏文化合作的战争,呼吁欧洲团结。这封《告欧洲人书》上只有4个签名,和普朗克那边的93个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即便如此,爱因斯坦毫不妥协,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他说:“我多么想把我们处于不同'祖国’的同行们团结在一起。这个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小集体不就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怀的唯一'祖国’吗?难道竟要仅仅取决于国境这一偶然条件吗?”
等到“一战”结束后,爱因斯坦两次出访巴黎,回国后有人指责他在巴黎期间,为博得法国听众的喜爱而否认了自己的德国血统。爱因斯坦当即发表声明,他在声明中说:“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任何人。”的确,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他一直都是在做自己,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政治、文化上,都和其他人保持着距离,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论证,得出自己的思考结论。爱因斯坦说:“科学家最适合的工作就是看守海洋上的航标灯塔”,除了科学这座灯塔外,爱因斯坦还一直守护着和平主义的灯塔,即使孤独却能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1945年,爱因斯坦65岁,他做了一次大手术,三年后又做了一次,最后发现腹部主动脉上有个瘤子。之后十年,这个致命的定时炸弹跟着爱因斯坦周游世界,颠沛流离,隐而不发。但在1955年4月13日,它爆炸了。
那一天,爱因斯坦腹部剧痛,医生建议他立即开刀,这是延长生命的唯一办法。但爱因斯坦却摇摇头,低声说:“不用,就让它爆炸吧。”4月16日,爱因斯坦的病情恶化,爱因斯坦在医生的劝说下,勉强同意住进普林斯顿医院。住院后他还让人把老花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和没做完的计算送过来。
4月17日,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来看望他。爱因斯坦笑着安慰儿子并立下遗嘱:“不举行宗教仪式,不发讣告,不举行葬礼,不要坟墓,不要纪念碑,不要故居。总之,什么都不要。”然后,他让所有探望他的人都回去,他独自坐在病榻上,开始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计算。他计算的是统一场理论。他算累了,就把草稿轻轻放在床边,平躺在病床上。
午夜时分,睡梦中的爱因斯坦悄然去世。
爱因斯坦曾经对朋友英费尔德说:“我喜欢生命。但如果我知道再过3个小时就要死,也不会惊慌失措。我只会考虑怎样更好地利用剩下的这3个小时,然后,我会收拾好纸张,静静地躺下,死去。”爱因斯坦的确是这样做的。
爱因斯坦去世后,人们遵照他的遗嘱,没有官方讣告,爱因斯坦的遗体在普林斯顿马瑟火葬场火化,没有仪仗、没有花圈、没有乐队、没有悼词,送行的只有他最亲近的12个近亲好友。仪式结束后,三位亲友根据爱因斯坦的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在了一个秘密的地方,三位亲友终其一生保守着这个秘密,至死都没有透露将爱因斯坦的骨灰洒在了何处。
爱因斯坦说过:“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界一个极微小的组成部分”。而现在,这个极微小的组成部分已经和自然界融为了一体,落红化泥,叶落归根。
结语
以上就是《我的世界观》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我们用短短的几十分钟,回顾了爱因斯坦的一生和他的心路历程:少年时期沉溺于罗盘和几何,感受琴弓在琴弦上震颤发出的优美叹息,还毅然离开德国奔赴瑞士读书,感受光与时间的魅力;壮年时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理论,和玻尔多次展开雄辩,并始终坚守和平主义;最后他平静地离开人世,归于尘土。
1927年,德国画家萨尔逃出纳粹魔掌来到普林斯顿,他问一位普林斯顿老人知不知道相对论,老人说他一无所知。萨尔追问他知不知道爱因斯坦,老人说:“我热爱爱因斯坦,因为当我想到他时,我就感觉自己不再孤苦伶仃。”这才是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他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思想独立、想象力丰沛、永不盲从、执着坚韧、爱好和平、永不向暴力和权势低头、能看到所有渺小和容易受伤害的灵魂……我们注定成不了爱因斯坦,但我们应该知道,伟大的灵魂何以伟大,我们所敬仰的爱因斯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感受他那种温暖而有穿透力的力量,让自己不再消沉绝望,让自己不再孤苦伶仃!
【编辑:北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