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大明风华》告诉我们这两个字,装怂
《大明风华》有个片段,太子朱高炽从他爹那儿回去之后,老婆指责他太怂了,他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老爷子自己篡权谋反,所以他最怕自己这几个儿子也自相残杀,怕太子这个怂也是装的,所以太子说他不能对老二老三落井下石,他头一天落井下石把老二老三送进天牢,第二天他们两口子就也要跟着去天牢。至少从这段话里看,朱高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怂,而是装的怂,为的是让他爹放心。
老爹太雄才大略,当儿子尤其是要当太子,都很难,很不容易。曹操雄才大略一辈子,在立储的问题上就一度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摇摆,曹丕被曹植逼得很压抑的时候,找贾诩问计,贾诩回答说:“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贾诩这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你好好修身养性,先当个好儿子,就可以了。因为这时候曹植正在千方百计的展现自己在文学、政治上的才华,但贾诩给曹丕的建议完全没往这个路线走,因为他知道这时候曹丕要让曹操放心,就只有装怂。
朱元璋也是如此。虽然从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朱标就已经被确立为接班人,但朱标从不飞扬跋扈,朱元璋也特别注重按照儒家的要求进行培养,延请名士给朱标做老师,对他进行教育。在兄弟们犯了错误,朱元璋发怒要杀要砍的时候,别的大臣都不敢劝谏的时候,也只有朱标每次都敢站出来苦苦相劝,保全他的弟弟们。而在别的人眼里,朱标这些不省心的弟弟当然都是该死的,只要朱元璋一死,就会成为朱标的麻烦,但朱标却一直在不断的给他们求情。
朱棣雄才大略不次于曹操,也不次于他爹,雄猜也同样不次于曹操和他老爹朱元璋,同样给他当接班人也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太子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命,然后是保住自己的位置,首先就要认真揣摩他爹的心思。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朱高炽其实一直在暗暗的学习他大伯朱标,而朱高煦则自以为别人都说他英果类朱棣,就沾沾自喜,所以胡作非为,一直在不断的给自己挖坑,但却没有猜透他爹的心思。
作为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其实一点都不窝囊,同样是有性格、有想法的,否则怎么会在很小时候就让朱元璋说他已经有了君人之识呢?朱高炽继位后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但在这十个月期间,他干了大量的事,可以说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本的基础,而他做的事情中,最多的就是“罢”,也就是把他爹生前开始做的许多事情都停下来,因为那都是一些不急之务,劳民伤财,没有多大意义,而他要做的就是像汉文帝一样,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收揽人心。
而且,在朱棣谋反的时候,朱棣率军出征,每次都是老二老三随军出征,留下朱高炽镇守老巢北平。在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时,正是朱高炽在城中全力抵抗,才保住了北平老巢没有被攻破。而在他在临死之前,小臣李时勉上书劝诫他,他勃然大怒,甚至到临终时还不忘“李时勉廷辱我”,可见他其实也是很有脾气的,并不是真的那么怂、那么窝囊。如果他和老二老三一样不识大体,就是要和老二老三硬怼,那才会让朱棣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