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 | 聊聊新片区关于“事权下放、集中赋权”的那些事儿

营商环境

翻看近年来关于新片区的新闻报道,“营商环境”这一高频词汇可谓是人气居高不下、热度不减。

什么是营商环境?

按照学术圈的说法,一般指市场主体在进入、经营到退出市场的整体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切行政、市场、法律与社会环境等的内外影响力之和。落实到具体企业,则需要从市场流通环境、政策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对于企业来说,营商环境就像水、温度、土壤、阳光和空气。

俗话说,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从市场的角度看,营商环境好的地方,人才、资金与项目也会随之而来。但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好的营商环境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由“事权下放”着手,梳理临港新片区自成立以来,在争取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方面的一系列动作。

1

为何要在新片区

进行事权下放、集中赋权?

自挂牌以来,开放创新便成为擦亮临港新片区的“金字名片”,这里的“新”体现在哪里?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曾表示,增设新片区不是对原有自贸试验区进行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而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新片区要想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创新优势赋能必不可少。

下面由课代表小G来给大家划重点,新片区的三大创新法宝主要体现在——

自动适用

新片区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

政策从优

重大改革举措优先在新片区试点,出台的政策,新片区按照“政策从优”原则,普遍适用上海市层面出台的各项政策;

自主改革创新

赋予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

围绕以上原则,为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与人才,新片区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尤其注重争取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的权限,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生态,确保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经贸区域,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集中赋权、多项事权下放——即临港新片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的具体体现。

2

系列动作,让“权限”扩容落地

2020年2月3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集中行使一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事项的决定》,共517项事项,涉及投资、人才、金融贸易、科技创新、规划资源、建设交通、生态市容、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这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迎来的第一批可集中行使的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距离2019年8月20日新片区管委会挂牌成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

在此次项事权下放中,人才方面涉及国内人才引进审批、留学人员及其家属来沪工作办理户口审批两个重磅事项,这使新片区成为了具有人才引进和归国留学人员落户审批权的特定区域;

对于高科技企业方面,上海市科委直接将高新技术企业审核和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审核等事项直接下放,使得新片区对“专精特新”等科创类企业的扶持力度显著增强,进一步聚焦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前沿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和创新生态。

2020年8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再集中行使一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事项的决定》,11月1日起,第二批653项集中行使行政事权完成交接,正式行使。本次新增的集中行使行政事权在金融贸易、人才服务、知识产权等领域进一步加大了力度。

至此,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已分两批承接市、区两级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相关事权共1170项。这些事权涵盖投资建设、规划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人才服务、文化旅游等20多个领域,赋权力度在全国各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中位居前列。

3

首证发放,跑出

营商环境的“临港速度”

随着第二批行政事权的下放,临港发放了三张“首证”。

第一张

丹麦人拉尔斯拿到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一般出结果需等10到15天,拉尔斯提交申请5天后就收到了通知:审批已通过。

第二张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兆均拿到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企业代表陈海华拿到证后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才刚申请了24小时不到。

第三张

财务咨询公司丰迪拿到的代理记账许可证。这回,同样是一天后就发证。

拉尔斯、兆均、丰迪在各自领域迅速拿到了首张由临港新片区发出的证照,不仅让人好好感受了一把“临港速度”,更是营商环境趋向便捷化的具体体现。

▼▼▼▼

早在今年3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就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和最高标准国际经贸协定的“营商环境3.0版”来袭,临港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全球营商环境高地。

而上海市政府对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集中赋权,将有利于新片区管委会更好地发挥新片区的经济管理权和自主改革权。在临港开发开放的实践中,自主改革创新将扮演了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有效市场与行政管理的结合。

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已是大势所趋,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落实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强化制度保障......是推动区域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能够保障这些措施有效执行的“权限”必不可少。作为承载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自贸区新片区,临港拥有自贸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双重叠加优势,且在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上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临港将通过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上面重点提及的制度创新变革,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而位于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的张江科技港也将依托这片改革开放新高地,以未来城市为规划理念,打造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国际化产业创新集聚高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