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义|被误读的“八目”——《大学》修身理路体证之二

编者按

《大学》《中庸》原本分别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后被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成为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记述了儒家根本心法,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核心教材。

作者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太极文化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弘书院院长。《<大学>修身理路体证》是根据作者2019年面向资深传统文化研习者的几次讲座整理而成,并首发在中弘书院公众号上。讲座内容对《大学》作了不同常规的解读,清晰还原了“大学之道”的目标、路径和起点,指出了一条至简至易而又至广至大的人生正道,对我们广大太极学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故特请作者略作删改,分4期在本公众号上连载。后期将择机组织对儒家经典的专门学习,敬请关注。

Editor's note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所谓“八目”到底在讲什么。

常规解读颠倒原意

这段话最常见的解释是,这是《大学》的八条目,是古代读书人做学问的次第。其中,格致诚正是内明之学,对应着“三纲”的“明明德”;修齐治平是外用之学,对应着“亲民”。读书人就是既要内明,也要外用,才能功德圆满,才能达到儒家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

还是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问题,读完这些解释,我们知道该如何“明明德”、该如何“新民”了吗?如果说这学问最后是落实到“格物致知”,那我们知道“格物致知”该从哪下手做功夫了吗?还是不知道!所以那么多人学习《大学》多年不见效果是毫不奇怪的。

更要命的是,这段话开头分明说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也就是说,想要“明明德”,必须先做完后面这一系列的工作,所以后面这一系列工作,全是为“明明德”而来的,是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却说格致诚正就是“明明德”的功夫,修齐治平就是“亲民”的功夫,而且是先“明明德”,然后再去“亲民”,这不跟原文的意思完全颠倒了吗?

以天子为例讲清本末关系

我用一张图,可以把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

大家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是指谁呢?天子呀!只有天子的责任才是包含整个天下的,其他人没这个资格。天子想要“明明德于天下”,前提得先有能力把自己的国治好。当时是分封制,各诸侯国都归其国君自己管理,具有高度自主权,比现在美国各州的权力还要大。天子也有一块自己直接管理的地盘叫王畿,这就相当于天子自己的国了。天子如果连自己直辖的王畿都治理不好,怎么可能得到天下各诸侯的尊崇呢,大家也就离心离德,天下自然就乱啦。同样道理,如果自己家族关系都没能理顺,每天都在争权夺利、互相算计,王畿怎么可能治理得好呢?而要让家族和睦,团结一心,就需要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己,让大家心服口服,这就是修身的功夫。

反过来,天子如果自己正心修身功夫做到位了,也即心正了、身修了,就如武王、周公一样,那么在他引领下,整个家族必然能够齐心协力、各安其位,王畿治理也必会井井有条、国泰民安,各国诸侯也必将衷心拥戴,天下太平。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吧?所以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好,《大学》以责任范围最广的天子为例,讲清楚天子要“明明德于天下”需要以什么为前提,一步步落实到个人的修身上面来。有了这个例子,我们再观察其他各类人群,是不是也能以此类推,找到他们“明明德”的路径呀?如果是诸侯,想“明明德于其国”,也同样符合这个逻辑,需要先齐家,而要齐其家则需要先修其身;如果是大夫(大夫会有一块国君赏赐给他的封地,这块封地就是大夫的家),想要“明明德于其家”,也需要先修其身;如果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封地,没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想要让自己明明德,也离不开修身的功夫吧。于是,结论来了,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一切人,想要“明明德”都离不开的共同基础。这才是这段话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这里要提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一是为什么一上来说的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而不是“古之欲平天下者”?两者是同一个意思吗?区别在哪?二是为什么后面的文字表述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不是“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区别又在哪?这些问题背后都大有文章,如果轻易放过,我们就不可能真正读懂《大学》到底在讲什么!

我们再看一下修身以下的部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因为心为身之帅,心若开小差,身体的感知器官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个传文2里讲得很清楚,也非常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非常好理解。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就开始让人有点费解啦,难道“意”是处在比“心”更底层的部分吗?我也曾经被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后来才参透明白。“意”者心之音也,就像我们把水加热了,水上面自然蒸腾出很多水蒸汽,这些水蒸汽遮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下面的水。心之运动也会产生各种意出来,这些意恰恰又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注意力被过多地吸引在这些意上,就会障碍着我们对心的体认。

“心”本无不正,但当我们被“意”带偏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让“心”发挥其本来作用,于是似乎是心不正了。所以,“正其心”并不是说心真的不正了,需要我们重新让其归正,而是心本来就一直处于正的状态,但我们没让其发挥作用,它让我们往东我们偏往西,这就是“意”的错认。因此,“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因为“诚其意”如此重要,所以《大学》传文部分专门用了很长的篇幅讲“所谓诚其意者”,跟其他传文“所谓A在于B者”的句式完全不同。

“格物致知”到底是讲什么

接下来就到了最为关键的“格物致知”啦。按道理,这么大的学问,最后一步步落实到格物致知,这么重要的内容,应该成为传文部分的阐释重点。但奇怪的是,古本《大学》传文却对此只字不提。所以朱熹认为肯定是传抄过程中丢失了,于是给补了一段释文。

根据朱熹的解释,他认为“致知”就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致知”的结果就是“知至”,“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我们知道,庄子说过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想让“吾心之所知无不尽”,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说需要这样“知至”之后才能开始诚意、正心、修身,那么这个诚意、正心、修身将永远不可能有开始之日,对不对?

然而,当我们老老实实回到古本《大学》原文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文章里对什么是“知至”已经做了清晰的回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前面说了,“物格而后知至”,这里回答“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是不是对什么是“知至”的明确回答?朱熹把“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给切到后边去,所以他就找不着什么是“致知”“知至”。

根据古本《大学》原文的回答,“知至”其实是非常简单,就是要明白人人皆须以修身为本这个道理,这个本没做到位,是不可能结出上面的果子来的,而且别想侥幸,不会有任何例外。明白这种本末因果关系,明白了社会人生具有这样的一种规律性,想要什么样的果,根据规律该在什么样的因上下功夫,明白这个就够啦!这就是知之至也!大家想想看,一个人明白和不明白这种规律,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不是完全不同?当我们明白这种规律之后,人生道路还会有困惑吗?还会想着各种投机取巧吗?还会搞各种自欺欺人的把戏吗?不会啦!这就是“诚其意”,这就是“知至而后意诚”!

想要明白事物的这种本末因果关系,难吗?需要像朱熹说的“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像南怀瑾老先生说的“周遍知识万事万物的理性”吗?根本不需要!只要有眼睛能看,四周望去,触目之处,一切花草树木无不在体现这个道理;只要脑子基本正常,仔细琢磨一下,一切事情的发展变化,无不体现了这个道理。所以“格物”也没那么复杂,就是用心去感知、去体察周围的各种事、各种物。只要用心感知、体察,就能得出事物的这种本末因果规律来,明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个道理,这就是“物格而后知至”。正因为“格物”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所以后边传文部分没专门进行论述,也就非常正常了。

好,现在我们明白了“格物致知”原来这么简单,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功夫,也明白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一大段话不过是要表达“人人皆须以修身为本”这个简单的道理,根本没有什么“八目”之说。先儒“八目”注解的主要问题,一是“格物致知”永远没有尽头,后面一切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二是把以天子为例阐释事物的本末因果关系,误解为知识分子要去追求的八种次第,于是本来是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相应位置之后往内看,各安其位,履行好自己的本份,就被误导为让知识分子一项项往外追求,似乎没能当官参与国家治理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这与《大学》所要表达的思想正好背道而驰!

如果我们也从内心深处认同“人人皆须以修身为本”这样的道理,那这段话我们也同样可以暂时删掉。我们一步步剥洋葱,剥去了传文,剥去了经文第二大段,这样就只剩下第一段文字啦。

下一期,我们再来看看第一段文字到底在讲什么?

元·赵孟頫《大学帖》(部分)

主编〡蒋华

图片〡蔡少宏

编辑〡袁仲  徐畅

本文图片版权归图片提供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