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田明霞《盛夏 在家门口纳凉看川戏》(专题)

【阅读悦读丨散文】田明霞《一生“爱书”是天然》

图文/田明霞

【作者简介】田明霞,四川绵阳日报记者。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2016年盛夏来临时,每当华灯初上,伴着铿锵的鼓点、琴声,绵阳年轻的川剧演员纷纷步入舞台车,玩罗帕、踩高凳、滚灯、变脸、吐火……舞台车下不时传来观众的鼓掌喝彩声。原来,这些天,由绵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的“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川剧表演,先后走进了绵阳的科园社区、蓝湖小区近10个社区,人们抱着孙子、摇着扇子、端着凳子,来看刘菊、仇小青、王强等“90后”川剧演员带来的经典川剧。

天气燥热难耐 演员敬业坚守

进入伏天,绵阳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川剧团虽说是黄昏时候进的小区演出,但室外气温仍有30多℃。演员们化妆的地方十分简陋,在闷热的候场区常常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然而仇小青、蒋婷等演员们仍旧穿着厚厚长长的戏服,化着浓重的彩妆,披挂着众多的行头,一走上舞台便铆足了劲地表演。

在科园文化广场,经典的川剧折子戏《挂画》登场。18岁的蒋婷姑娘饰演的耶律含嫣,把一个喜不胜喜,待要出阁的女孩,从内心到外形,刻画得淋漓尽致。她身轻如燕地在台上腾挪跳跃,在板凳上,双腿立、单腿立、单腿蹲、凤凰展翅、童子拜佛,种种表演,般般绝技,精彩至极,赢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室外暑气蒸腾,演员们的内心也是一片火热,参演的川剧演员仇小青,今年只有20岁,却已学习了川剧近10年,她说:“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惠民演出,这对于我们年轻演员来说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王紫娟是国家一级川剧演员,也是本次参加巡演的好几个节目的编导,每一次表演她都要去现场观看,也帮演员整理衣服、化化妆等。炎热的天气下,王紫娟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直向下滑,她边帮演员刘菊整理衣服边对记者说道:“这次参演的演员很多都是要参加省川剧比赛的,很多都是绵阳市艺术剧院团带班出身,这些娃娃们从小学习川剧,都很能吃苦。”

(王紫娟,编导)

剧目精心挑选 观众喜闻乐见

据悉,此次参与社区演出的川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重重考量的剧目,其中多是喜剧色彩浓厚,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家庭戏,力求通过认真细致的编排和卖力投入的演出,给社区群众们带来一个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夜晚。

在绵阳晶南湖社区演出时,川剧小品《滚灯》的男演员“皮金”因为打麻将被妻子“修理”,他从台上跳进观众群里“躲避”时,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而当他把点燃的油灯顶在头上,做各样的动作,例如翻跟斗、从板凳下钻过时,更是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欢呼喝彩。此次社区表演的《滚灯》节目是经过了绵阳市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用现代的艺术手法重新打磨包装,推陈出新,以崭新的面貌加以呈现的,其用更现代的手法带给了观众更开心的体验。

而另外一个经典节目——《变脸》,在科园小区压轴上演时更是把现场气氛带到最高峰,两个演员下台,走进观众中,伴随着激越欢快的音乐,掌声响起,变一张脸,掌声再响,又变脸一次,现场观众无不连连称赞。年轻姑娘刘青说:“太好看了,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变脸,今天现场看到,好惊喜哦!”社区阿姨杨纯华说:“我都快30年没看过川剧了,今天晚上看到川剧在我家门口上演,真是饱了眼福,令人高兴。”

编导王紫娟说:“传统艺术下基层对观众和演员都是好事,为了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我们这次编排的主要是诙谐有趣的家庭戏。台下观众看戏时开心的笑容,让我倍感欣慰。今后,我们会创作排演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让川剧更具时代特色。”

社区舞台精彩不停 传统文化倾情传递

在近期的四川省第三届青年川剧演员大赛中,经过选拔,绵阳申报的8个剧目进入了决赛。而这次入围决赛的绵阳川剧演员中,有仇小青在川剧《失子惊疯》里饰演青衣胡氏,24岁的王强在川剧《双喜临门》里饰演老生欢喜大伯,20岁的刘菊在川剧《拾玉镯》里饰演花旦孙玉娇,18岁的蒋婷在川剧《挂画》里饰演花旦耶律含嫣,19岁的蒋维在川剧《扈家庄》里饰演武旦扈三娘。

这些青年演员都毫不例外地都参加了此次社区巡演,他们以优美的唱腔,有板有眼地“唱、做、念、打、武、舞”,生动诠释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川剧精髓。在燥热难耐的天气下坚守着自己的位置,怀着对川剧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将川剧所具有的独特韵味与魅力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社区表演,一次次酣畅淋漓文化盛宴,这背后却远不止是一个盛夏的努力和坚守,更有为了川剧传承而不断奔走努力的一代又一代的川剧人。

绵阳市艺术剧院川剧团负责人张君详说,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自唐代开始,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后来又继承了宋元杂剧、明清传奇和巴蜀文化的丰厚积淀,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面旗帜。从2000年开始,绵阳川剧进入嬗变期,绵阳的川剧团队伍在缩减。2006年,川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绵阳市艺术剧院川剧团“团带班”应运而生,川剧改制中退休的老艺术家们重回舞台当起了老师,王紫娟就是这样又被返聘回来当老师。

几年后,几位学员在2009年第1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摘取小梅花,“团带班”的成效不言而喻。这次入围四川省第三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决赛的川剧演员,基本全是是“团带班”的学员。几年后的又一次文化体制改革,昔日的学员进入绵阳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川剧团,继续活跃在川剧的舞台上,为川剧艺术传递与传承发光发热。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