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随笔】王明学《吃斋饭》
文/王明学
【作者简介】王明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副秘书长、重庆市散文协会会员、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南岸区作区作家协会理事、成都铁路局文联会员、重庆铁路文协理协理事。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南岸涂山寺环境清幽,视觉独特,坐在寺内的观景长廊,一碗茶,一本书,观景看书累了,起身活动几下,一整天像眯眼打个盹一样就过了,尤其感受别样的是中午寺内的斋饭。
《现代汉语词典》1449页解释曰:斋,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斋饭:和尚向人乞讨的饭。斋饭给人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是电影、电视的传导:脑壳剃得光光、穿长纱、颈项挂着佛珠的僧人敲开施主的门,然后在施主和善怜悯的眼神里端着一钵饭菜念着阿弥佗佛而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想在现实生活里看到银幕上的镜头,无奈没见到过一次。如今在涂山寺里休闲,听身边游客介绍,饿了中午有斋饭吃,急忙向卖香腊纸烛的僧人证实,回答确有其事,于是心痒痒起来:斋饭到底什么样儿?本人就要亲尝其味了,安逸!
寺内斋堂在正中的大雄宝殿左侧,顺着柱壁墙角的指示标记就能顺利找到。伴着清风绿意读书上瘾,不知怎么就过了饭点,见面熟的游客关心地问,你吃饭了么?我从字行里醒来,拍额惊叫哎呀,我的斋饭!还有没有?你们吃了么!踩着回答的尾音,我急速地赶到早侦察熟悉的斋堂。
宽大的斋堂吃斋的人仍然不少,我细看堂内设备设施,观察墙壁粘贴的宣传字画,再问身边的“斋友”,很快对斋饭有所了解。
吃斋饭与到饭店吃饭最大的区别是,饭店里你是宾客,坐在桌边,桌面上早就摆好饭碗、筷子、杯子、碟子、餐巾纸等物,或者你坐上桌后,有笑眯眯的服务人员给你送上就餐必用品,还问你喜欢吃点什么,边问边随时准备在记录簿上记,以满足你光临惠顾所需。斋饭堂的桌子不少,桌子边除了木方凳外,什么也没有。少数桌边有几个人吃斋饭外,大多数桌子是空的。
斋堂右侧一个大柜子里装着碗,旁边的大筲箕放着筷子,吃斋饭的人自已去拿碗拿筷子,然后走到发放斋饭的窗口,戴着白帽穿着白罩衣的煮饭僧人或者住寺居士面对几个不锈钢盆子装的不同素食菜问你要吃什么?按你的回答往你伸出的碗里舀,请放心,绝对不会多舀给你,他们的秘诀是宁走十次路,不浪费一粒食。至于米饭,自己动手在斋饭窗口外的长木桌上的木桶里舀;吃多少舀多少,吃得再多,没人干涉,一口不吃也没人劝你。
饭桶边有大盆米汤,也是自己想喝多少舀多少。吃完饭,自己用的碗筷,自已到自来水龙头前洗,洗干净后再分别放入柜、筲箕里。吃斋的人,自觉性高,没那位吃完斋丢下碗筷就走的,总是把自己用过的碗筷洗得干干净净,不慌不忙地放好。那些头发花白手脚活动不便的老年人,不是身旁的后人就是一同来的朋友抢着给他(她)做。因此斋饭桌总是干净的。
谁收斋饭钱?问身边的人,回答别慌,到时有人来收。饭吃完好一会了,还没见人收,忍不住发声问。这时一个厨房罩白衣的僧人出来问,那位施主缴费。
有人问,缴多少。回答自愿,你拿五元、十元不嫌少,缴三十、五十不算多。随性,随喜功德。当然人们普遍都是缴十元。我也看到有人拿出五十元叫不找了的。我也是缴的十元,觉得炒的大锅菜,油水少,成色差,舀的份量小,味道一般,平常饭馆里如此,肯定不会去第二次。
但我还是去了第二次,第三次……因为毕竟是风景如画的寺庙,远离喧嚣,无汽车尾气,少灰尘,还有涂山寺大禹治水的悠远传说,那些得道高僧们向善所作的贡献,早就让我的精神世界饱得很了。尤其是听人介绍,斋堂左边有个小炒厅,除禁止饮酒外,可以按个人要求点菜,尽管那些香喷得让人流口水的红烧肉、炒肉片、蒸蹄子、宫爆肉丁……全是用豆腐、茄子、冬瓜丝、土豆片做成,经过菜油、豆油、豆瓣、盐巴调配和精心制作,完全可以假乱真,有色有型,口感好,不油腻,真是享口福又避免长胖的好餐之一了。
又快到朋友相聚的日子了,早早就有人来电约,去涂山寺拜谒大禹圣人,饮清风尝翠绿,中午的斋饭可以哟!要得,回应着朋友的话,心已飞向神往的涂山寺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