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芳:多余的红红|故事
文/润芳
【作者简介】润芳,原名申芳玲,教师一枚。兴趣广泛,而无一专;无事宅家,养花饲狗。率性固执,豪爽仗义,人送外号“独行侠”。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吃过早饭,还不到九点,蕙兰把两个小儿子送到爷爷家,回来给红红换上粉色的新裙子,粉色的新凉鞋,自己也换上出门的衣服,一切收拾停当,朝房间四下里看了看,好像没有什么遗忘的,红红的东西前两天都收拾好了,四季的衣物装了两大旅行包,现在就放在红红的床角,给红红妈带的礼物到镇上再买。
“书包都装好了?”
“嗯。”
“走吧。”
蕙兰装上钥匙,背上自己出门的小皮包,提上那两个大提包,红红背上自己的书包,低着头,跟着妈朝大门外走去。
邻居发财嫂看见蕙兰这行李,心里明白这是要送红红回她亲妈家,笑着和蕙兰打招呼:“蕙兰,出门去?”
“嗯,嫂子,扫门上呢?”
“这门上见天都得扫,你就是麻利,早上搭车凉快。红红这裙子真好看,红红这娃懂事,知道干净。”听着这些话,蕙兰笑了笑没有说话,领着红红继续朝南头村口走去。
走到村中间,蕙兰看见三婶坐在门墩石上,停住脚,和三婶打招呼:“三婶,吃饭了没有?”
红红叫了一声“三婆。”
“红红娃就是懂事。”三婶拉着红红的手,转过头看着蕙兰,低声问道,“你这是要送红红去?就不能把娃引上?”蕙兰脸上挂着笑,不说话,把两只提包放在地上。
“不是婶多嘴爱管事,你把娃引上,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她能吃多少穿多少?再说了,女娃子大了是一门亲,你有能力,给她一份嫁妆,没有,她还能怨你不成?你就这一个女子,也不多余呀。红红这娃也乖,知道干活,等你老了,给你洗洗涮涮,照顾你们两口子,自己养大的女子,到底贴心。”三婶劝着蕙兰,希望她能回心转意。
“三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大城市不比咱农村,好生活,我这拖家带口地去了,没有工作,就靠他爸一个人那点工资,难着呢。再说了,没有户口连学都难上。”
“他爸在省里工作,给娃能上不上个户口?公家办的学校能不让娃上学?”三婶不能理解蕙兰说的这些理由,两儿子能上户口,红红就不能上?
“三婶,你不知道,他爸的房子是两居室,都去了也住不下。”蕙兰耐着性子给三婶解释她的难处。
但三婶觉得这都不是事,说到底,红红不是亲生的。想到这,三婶有些难过:“蕙兰,你们两口子都识文断字,婶没念过书,没你们懂得多,这事不能这么办呐。娃今年都十岁了,你养了这十来年,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三婶,话不能这么说,我只是把娃送给她亲妈,怎么是不要娃了?”蕙兰脸上依然挂着笑,但心里已经很恼火。
“蕙兰,你就不怕村里人说?再说,娃大了,也懂一些事了,你这会伤了娃的心。”三婶用手帕擦着眼睛,她知道蕙兰已铁了心,长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
十八年前,蕙兰刚嫁到村子里,年轻漂亮,见人说话不笑不搭腔,村里没人不夸。可过了五六年,比她结婚迟地都抱上孩子了,蕙兰还是出来进去一个人,穿得干干净净。她的公婆不免要在门上抱怨给邻里听:“模样好有文化,生不出孩子有啥用?”蕙兰和公婆吵了几次,可拦不住村里人的嘴。不痛快了,就去丈夫那住上一段时间。
虽讨厌别人说,但两口子心里也着急,怕耽搁年龄大了,省里的大医院都跑遍了,所有看过的医生都说没问题,精神放松,不要过度焦虑。医生虽这么说,可蕙兰心里能不急不焦虑吗?
最后还是听老人的,按当地农村的习俗,抱养一个孩子,这样自己的孩子保不齐就招来了。刚满月的红红就是这样来到蕙兰家的。当时,由中间人搭话,蕙兰和红红父母说好永不相认,红红父母觉得自己已经有一儿一女,认不认地也没多大关系,反正蕙兰没娃,不会亏待娃的,于是就答应了。红红两岁时,蕙兰生下了大儿子大平,三年后,又生下小儿子二平。邻里亲朋都替蕙兰高兴,都说多亏养了红红,红红就是个福星。
正因为这个原因,现在蕙兰要跟丈夫去省城了,只带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不要红红,村里人觉得蕙兰两口子太绝情,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这种做事方式。
红红站在一旁,低着头,用脚在地上划拉着,她想哭,却不敢在妈面前哭,她明白,妈不会带她去省城的,尽管她很想去看看那个美丽的城市,上到那高高的城墙上,一定很美。她也想看看爸的单位,听大平说,爸单位门口还有站岗的。她不知道亲妈什么样子,住在哪里,她没有问过妈,自己也想不出来,心里有一点儿害怕。
“三婶,我还要赶车,你歇着吧。”蕙兰没等三婶答应,提起包,拉着红红匆匆走了,她不想再纠缠这件事。
最近一段时间,红红亲妈在电话里和她吵了几次,指责她没有良心,全然不念她养孩子十年地辛苦。也不来看红红,更不愿意来接红红。村子里的人背地里闲言碎语议论她,回到娘家,父母也是一顿数落,周围亲朋没一个人理解她,体谅她,想到这些,蕙兰心里最后地一丝不安愧疚已完全被抵消掉了。
车来了,蕙兰带着红红上了车,放好东西,找了个座位娘俩挤着坐下来,她觉得自己已筋疲力尽,一句话也不想说。一会儿到了红红亲妈家,说不定又是一顿吵,她已经想好了,无论红红亲妈怎么说,怎么发脾气,她都不与她争论,由着她说去。想着这个周末,丈夫就回来接她和儿子去省城,心里忽而轻松了许多。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