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爱让我们变强大,而有些爱却会使我们变虚弱。|“被偏爱”和“被溺爱”有什么区别?
策划、撰文 / Cyte
专业支持 / Virosca、小芒
编辑 / KY主创们
我们曾在不曾被偏爱的孩子,长大后也不容易被偏爱丨如何找回被爱的信心?一文中提到,感到自己“被偏爱”是此后的人生中我们相信自己还会被其他人偏爱的底气,这也是提升一个人自尊水平、让ta学会自爱的关键因素之一。
文章发布之后,我们收到了不少用户提问:
有的来自一些新手父母:
“请问偏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呢?我怕'爱过头’,宠坏了孩子怎么办?”
有的来自一些恋爱中的人:
“我对另一半百依百顺,我这么偏爱ta,可ta为什么都不知道体谅体谅我?”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觉得大家可能对于溺爱与偏爱还存在一些误解。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溺爱与偏爱的区别。
看到“溺爱”这个词,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人对孩子宠着、惯着,并且从文章开头的提问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人知道这样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害的。
但我发现,人们对于浪漫关系中的“溺爱”却很双标。比如,你可能听说过“真正爱你的人,会把你宠成孩子”——彷佛爱情中的“溺爱”就可以被允许、被推崇。
我们认为,不管是在哪一种关系中的溺爱,对你们双方和关系都是不利的。溺爱是一种恶性的爱(有时它和爱甚至毫无关系),而真正良性的爱,是“偏爱”。
我们在这里用“偏爱”这个词,是指一个人不因为其他任何原因、仅仅因为对方这个人本身的存在而爱ta(偏爱和纪律并不矛盾,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详述)。
那么,溺爱和偏爱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溺爱是纵容(overindulgence),偏爱是包容。
来自康科迪亚大学社会和行为科学系主任David Bredehoft教授(2003)致力于研究婚姻和家庭中的溺爱行为,他发现溺爱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
物质上的(material)——不知道给多少才算“足够(enough)”,给予太多
关系上的(relational)——为对方做了太多ta本应该自己(学会)做的事情
结构上的(structural)——没有规则/纪律,或者即使有规则也形同虚设(不执行规则)
简单来说,溺爱就是无节制、无边界、无纪律的纵容。这种没有底线的、任对方予取予求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教会了对方怎样对待自己——可以用这些没有底线的方式。
而偏爱则是包容的,包容是有底线、有界限和有原则的,也就是说双方也会试探对方能接受的自己的行为方式,而让对方知道哪些行为是错误的,通过哪些方式弥补是可以被原谅的。
举例来说,当对方犯了一个错误,比如,ta打伤了一个陌生人:
溺爱ta的人会说:没关系,啥也别说了,我帮你摆平,给你出气。
偏爱ta的人会说:打人是不对的,你要向对方道歉并为此承担责任。但我也想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还是爱你、支持你的,我不忍心看你受委屈。
溺爱是满足自我需要的,偏爱是满足对方需要的。
表面上看,溺爱的人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对方需要的。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溺爱满足的其实是自身的需求,因为溺爱源于无意识的自恋。
如精神分析学家Karen Horney指出的那样,父母溺爱孩子,不是因为爱孩子本身的样子,而是因为父母在希望和想象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满足自己的梦想和实现那些失落的愿望(Vaknin, 2013)。
那些不论是溺爱孩子还是伴侣的人,因为自恋而未能完全区分“我”和“你”,所以根本看不到对方真实的、成长的需要,而是将对方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对方,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同时,溺爱他人者往往也享受着被对方无限需要的感觉,以及满足着自己的全能自恋。
偏爱可以看到并满足对方的真实需要,这不仅意味着ta能够在符合现实的合理范围内满足对方的需要,还意味着ta能够教会对方考虑到他人的需要,以及如何靠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本身就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需要。
溺爱是一种忽视(neglect),偏爱是一种关注。
有人可能会问,看看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怎么能说它是一种忽视呢,明明是过度重视了吧?
这里的忽视更多指的是情感上的忽视(emotional neglect),让我们代入一个被溺爱的孩子的视角来看——不论我做出什么行为都不会产生任何后果、我想做或不想做的事都有人替我做了,那么,我做什么才算好、什么才算坏?我自己能够做的有什么?
你会发现,溺爱可以产生和忽视相似的后果。一个人无法为自己做事,和当ta做了事却得不到反馈造成的影响是一致的——ta学不会如何做这些事,ta学不会如何成功,也学不到怎样才算失败,这会损害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Shaman,2019)。
我们可以在偏爱里看到,忽视基本不存在,而关注却在持续发生。
首先,被偏爱的人是被允许为自己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的,ta也仍然能够获得一些恰当的反馈,比如,告诉ta这句话/这个行为是做错了/失败了,但是最终,你还是会告诉ta,你对ta的爱,既不是因为ta的优秀/成功而存在,也不会因为ta的错误/失败而消失。
被偏爱的人,始终不用担心自己会失去对方的爱,而且在这样的爱里,ta才能够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才能够产生稳固的自我价值感。
溺爱会剥夺一个人的力量,偏爱会赋予一个人力量(empowerment)。
如果我们真的爱一个人,我们会希望ta感觉自己有被爱着、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等一切能给ta带来力量的东西,遗憾的是,溺爱完全剥夺了这些。
研究发现,在童年时期被溺爱过的那些成年人(adult children of overindulgence (ACOs) ),称自己没有被爱的感觉,并需要外界的持续肯定。而且ta们更容易暴饮暴食、过度消费,以及ta们更容易在抚养孩子、人际界限和决策等方面遇到问题(Bredehoft, 1998)。
偏爱能让一个人变得更自信、对世界更有安全感。偏爱一个人,意味着ta不仅会在对方需要支持时鼓励彼此,也会在对方犯错时给出反馈和建议而不是视若无睹。
1.识别溺爱正在发生
David Bredehoft教授(2003)提出有这样4个问题可以帮助父母识别自己是否过度纵容了孩子。
我们认为,这4个问题同样可以应用到不同的亲密关系中(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等)。假设A、B是关系中的两个人:
A是否妨碍了B的发展?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问问自己:这样做、或把这些给孩子会阻止ta在这个年龄学习ta本应该学会的东西吗?
A给B的东西是否大大超过了A所拥有的或能够负担的?
比如,觉得伴侣就该宠着的人可以问问自己:当我向ta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的时候,是否已经远远超出我的能力范围?
A在满足谁的需求?A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B?
比如,当家长想要帮孩子打点好一切只为让ta好好学习时,可以问问自己:孩子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这样做是否只是希望ta考出好成绩给自己脸上争光?
A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消耗或伤害了其他人?
比如,家长在纵容孩子犯错时,可以问问自己:我无视孩子做错的这一件事,是不是否定了ta在老师那里学到的纪律、礼仪和规则?
如果大多数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说明你正处在溺爱的关系中。
无论你是溺爱别人的一方,还是被溺爱的一方,继续这样下去,对你们自己和关系都是有害的。
那么,两个人如何一起努力,才能共同将溺爱转变为偏爱呢?
2.两个人如何共同将溺爱转变为偏爱?
独立:双方都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而不会将责任推卸给对方,或是替代对方承担责任。
你需要承担自己行为和情绪导致的后果,而不是指望或依靠对方去替你完成你的人际、工作、健康等责任。
同样地,你要学会适度地帮忙,但不必主动或被动地去承担对方应承担的责任。比如你不会把对方的快乐当作自己的责任,认为对方一旦不快乐,你就要尽一切努力让对方快乐起来,你会允许对方去处理ta的情绪。
适度依赖:当双方有需要时,敢于向对方求助,而不怕失去了自己人格的独立性。
对自己负责,不代表所有事情只能自己解决。适度依赖的双方敢于暴露自己的脆弱,在有需要时向彼此求助,并且不会因为求助而万分自责、觉得自己没用,或是担心对方在帮助自己时会要求控制自己等等。
尊重边界:双方尊重彼此的原则和规定。
你要敢于告诉对方你的底线是什么,并且在对方可能侵犯你的原则时,敢于拒绝和说“不”。
你相信对方会尊重你的原则。比如当你告诉ta你不想谈论自己的家庭后,你相信对方不会逼迫你坦白。同样地,你会尊重对方的原则和底线,不会故意侵犯和试图控制对方。
共同进步:双方都在关系中成长。
你们需要在不断沟通中交流和学习对方身上的长处,或是鼓励和支持彼此去寻求更多发展。你们都会有一种感觉:认识你以后,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今日互动:在你经历过的关系中,有过被溺爱/被偏爱的体验吗?或者,你才是那个溺爱/偏爱对方的人,后来你们怎么样了?欢迎大家来评论区留言~
References:
Bredehoft, D. J., MENNICKE, S. A., Potter, A. M., & Clarke, J. I. (1998). Perceptions attributed by adults to parental overindulgence during childhood.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16(2), 1998.
Clarke, J. I., Dawson, C., & Bredehoft, D. (2003). How much is enough?: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steer clear of overindulgence and raise likeable, responsible and respectful ch. Da Capo Press.
Shaman. (2019). Narcissistic Families: The Danger of Spoiling & Indulgence. HubPages.
Vaknin, S. (2013).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Faqs. Narcissus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