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异常现象

地质异常现象,是指直接与地质变化相关联的地震征兆,包括地震活动异常、地形变异常、地应力异常、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氡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

一、地震活动异常

一般情况下,在大地震发生之前,都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它们被称为前震。大小地震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1966年,在我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7.2级地震中,人们曾总结出“小震闹,大震到”的谚语。1975年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前,也发现很多前兆,尤其震前的小震群活动情况,对当地地震部们和政府作出短临预报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次的准确预报,成为世界上成功预报大震的唯一范例。

在我国的地震史料中,有不少震例记有前震活动。如公元1512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地大震”。1668年7月25日镇江府、丹阳“戌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动摇,江河之水皆为鼓荡,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内外震裂墙屋无算”。就是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因此,可利用前震预报大震,即“以震报震”。

例如,1809年8月11日,贵州正安“小溪里、罗乾溪忽山动石坠,居民即将器具牛羊移居对山,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土尽翻,山泉凝而为潭,深不可测”。说明正安发生强震前,在小溪里、罗乾溪存在明显的小震活动,当地老百姓在观察到这种前震现象后,马上采取措施,人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方,避免了伤亡出现。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小震活动不断,无大震发生的现象也很多。另外小震活动不明显,发生大震的例子也常出现。说明小震与大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比较复杂。

一次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称为余震。大震之后的余震活动,有的很多,有的很少,持续时间也不一样。例如,1609年12月29日,福建同安“酉时地大震,连日微震,逾震方止”。大震之后存在余震活动,主震过去以后,要防止余震,特别是强余震进一步造成伤亡破坏,应有所戒备,避开危险地方。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了前震活动,并以它作为预报大震的手段,可以设法避免或减轻大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大震发生之后,监视住余震活动,可以防止灾情的加重和扩大。

那么,大地震发生前后,小地震为什么会异常活跃呢?实际上,在前面关于地震类型一节中,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阐述。

简单地说就是,地震是软流圈中的舌岩体断裂并脱落,引发的一种大地震动现象。舌岩体前端脱落的部分称为震源体,地震的震级与震源体的质量成正比。舌岩体由下潜板块演化而来,它是一种薄片状岩体。一般来说,跨度较大的舌岩体不会整体脱落,而是沿着断裂带一段段地脱落,每一块舌岩体脱落,都会引发一次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大质量舌岩体脱落引发的地震称为主震,小质量舌岩体脱落引发的地震分两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主震之前,称为前震;如果发生在主震之后,则称为余震。可见,引发大、小地震的震源体是由同一块岩体分裂而成,彼此间具有一定的连带性,这就是大地震发生前后,小地震异常活跃的原因。

由于舌岩体的形态千差万别,同时,岩浆流涡旋作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而,舌岩体的脱落方式也不尽一致。以孤立型地震为例,如果断裂的舌岩体整体一次性脱落,那么,就不会出现前震或余震。如果舌岩体结构比较破碎,只能形成一些小质量的震源体,没有大质量震源体诞生,那么,就会出现小震活动不断,无大震的现象。

二、地形变异常

地形变异常现象分为两种,其一是指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的微小形变,岩石层会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属于一种微观地震征兆。其二是指震区地面发生升降变化,属于一种宏观地震征兆。

从多年来的大地测量结果中发现,我国几次较大的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等,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

以邢台地震为例,震区内某水准点的高程变化。从1964年12月开始,一反其历年来长趋势下降的常态,以每年82~110毫米和速度急剧上升;到1996年3月15日突又转为迅速下降,到3月22日就发生了地震。[30]

美国地震学家沿着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共布设了80多个观测点。由于这条断层的活动,使得加利福利亚州西海岸成为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水平方向错动,如1906年地震时,一次断层两侧错动了6.4米,按地质方法推算,从侏罗纪到现在,该断层水平位移量已达500公里。目前据卫星测定,该断层有的地段水平剪切相对速率可达每年5厘米。[31]

日本在几次大震之前,也发觉了异常变化。如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之前9小时左右,发觉了应变异常。当时在距主震震中70公里远的20架垂直向应变仪(垂直伸缩仪,放在40米深的井内)中,有15架记录到地面发生0.3~0.4毫米的垂直膨胀。[32]

在传统地震学理论中,把地震的形成机制与断层活动联系起来,认为地形变现象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而在舌岩体脱落说中,断层活动只是一种表象,地形变现象源自于舌岩体作用。舌岩体的作用方式有两种,分别引发了两种地形变现象。

(1)在地震孕育过程中,软流圈中的舌岩体对地壳岩石层产生扭旋作用,由于舌岩体处在倾斜状态,因而,将使岩石层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发生移动。由于舌岩体作用局限在岩体结构强度范围内,因而,岩体不会发生破裂,只发生扭曲和变形。这种地形变发生在岩石体内部,变化尺度较小,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变化,通过仪器能够测量出来,称为微观地震征兆。

(2)地震之前,震源体尚未脱落,舌岩体沿着断裂带发生张裂,下潜板块的重心发生偏移,在地面表现为重力异常。由于下潜板块和地表板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下潜板块将带动地表板块同步运动;其结果是,地表板块翘起,整个地面处在倾斜状态。

震例1,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地震爆发时,极震区东侧猛然上升,使相邻的江苏赣榆东面的海水后退了十五公里。[32]

震例2,在5.12汶川地震震前50天内,发生了3次山体大滑坡;究其原因,就是由于震前地面发生了倾斜,导致部分表层岩体附着力(摩擦力)减弱,以至脱落下来,造成山体滑坡现象。

三、地下水异常

大地震之前,在一些地区,经常会观察到地下水发生异常变化。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现象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河北邢台区隆尧县马兰大队有三口水井,一口在村南,一口在村东,一口在村东北。1966年3月,村南那口井突然向外喷砂,村东那口井井水突然冒气泡、翻油花,而村东北那口井井水突然变苦,这三口井这么闹腾一阵之后,邢台发生了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之前,先后发现467口井水位有升降变化,此外出现井水翻花冒泡、变浑、变味、变色、浮油花等总共449起。如岫岩县哨子河公社油房沟生产队的养鱼池,在震前4小时,水从冰面上的通气孔中突然喷出,水柱高达7尺余。丹东市郊九连城公社套外三队的一口井,在震前井水严重发浑无法饮用。

1970年1月云南玉溪大地震前,某公社旱情十分严重,但在大震前六、七天,却有几口井的水位突然显著升高,有的甚至溢出井外;那里有几条河,在天旱无雨的情况下,突然变浑而且流量增大;在极度震区,某村的一口甜水井,不仅水位急剧下降,而且水的味道也变咸变苦,相反,有的井水却突然变甜;有的井水,煮的饭变红,用来做豆腐、豆浆不能板结。[33]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地下水发生变化的呢?分析认为,这与震前地下岩层压力增大有关。按照舌岩体脱落说的观点,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在扭旋的舌岩体作用下,地壳岩石层将发生水平转动。其中,地下含水岩层在转动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内部压力增大,引起地下水脉重新分布,水位随之发生升降变化,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下水异常现象。由于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互相补给的关系,因而震前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河水流量的变化。

地下岩层内部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地应力增大。目前,地震工作者们利用埋设在地下一定深处的测试元件,来监测地应力的变化,已成为预测和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震前地下岩层压力增大,除了引起地下水异常变化以外,还会使岩石释放出一定量的氡气,导致地下水中氡气含量增高。1966年,苏联的塔什干发生5.6级地震,该地区有一口2000米的深井,自1961年起至震前,井水中氡的含量增加了3倍,地震过后又恢复正常。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利用井水开展氡气测量,用以预报地震。[33]

还有一种震前现象与地下岩层压力增大有关,它就是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地气异常与地下水异常的起因是相同的。大地震发之前,地下水被加热生成水蒸气,与地下其他气体混合在一起。由于地下岩层内部压力不断增大,迫使这些气体向外溢出,以地雾的形式弥漫于大地表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气异常现象。而震前地下水异常出现的变色、变味等现象,则是地下气体渗出后,溶解于水的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