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古牌坊群
棠樾古牌坊群
我家乡潮州的牌坊街可以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牌坊街,其历史意义,文化价值,建筑规模等等都可以列为全国第一。可惜近代以来的破坏和年久失修,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为的破坏,更使得所有的文物荡然无存。所以我小时候虽然说就居住在“牌坊街”,却从来都没有牌坊。我的同龄人根本不知道牌坊为何物。感谢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得以重建,恢复了它原来的模样。
第一次到黄山旅游就顺道到了“棠樾牌坊群”参观,当时很震撼,因为我的家乡牌坊街还没有重建,所以棠樾牌坊群就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牌坊群。之后再到黄山,又见牌坊群就没那么激动了,因为全国各地到处的“古牌坊”都已经重建了。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的东大道。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多年的辉煌历史见证。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棠樾村头,坐落着7座气势恢弘的古牌坊。这些牌坊按照“忠孝节义”的顺序排列。述说着几百年来这座村庄的兴衰。这些造型精美的石坊和村中的男祠,女祠已是黄山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所以跟团旅游,这里是必经景点。
“牌坊群”是为棠樾村的鲍氏家族旌表本族历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筑群。由七座巨型石牌坊组成,跨村头石板大道迤逦而建。其中三座为明代所建,四座为清代所建。牌坊群中有碑亭,牌坊群进村一端有鲍氏宗祠,祠内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御书对联。牌坊群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石牌坊粗壮简朴,体现了徽派石雕风格。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一连7座,建筑风格浑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
每一座牌坊都有它感人的故事,比如:有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用持续吸吮的办法治愈母亲化脓的双脚的“鲍灿孝行坊”、历代皇帝出资修缮的“父子争死,以求他生”的“慈孝里坊”、有青年守寡,养育儿女,孝敬老人的“鲍文龄妻江氏节孝坊”,有捐款捐物,治理家乡,扶贫济困的“乐施好善坊”等等。
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这些青石牌坊群,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一座一座直冲云霄,一座座精心设计和施工,一座又一座经官批御审,历代统治者用这一特殊方式来表彰那些在社会中有“贡献”的人,这足以证明历代都极为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不仅给后人留下精神财富,也留下了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等许多方面的财富。
最令人感慨的,也是最难得的是几百年来,牌坊周围没有加建其他的建筑物,更没有参差不齐,不伦不类的商铺,这点在中国几乎是见不到的,唯一的。牌坊群就这样独立的屹立于村庄外,成为村庄的“大外门”,四周的农田、树木、池塘、小桥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从这么多的鲍氏家族的牌坊,有皇帝御笔,有朝廷出资,也有家族建造的,可见当年的鲍氏家族是何等辉煌!居住在这里的鲍氏家族可谓是徽州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啊。我想这里彰显的不止是鲍氏文化,更是徽商文化和中国的古文化,是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浓缩版。
不过,我想在全国大力弘扬古文化的同时或许更应该反醒古文化的糟粕?要知道,在中国开始大力宣传孔子文化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在研究“阿基米德定律”。二千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以人文文化为代表,而西方国家研究的则是以科学为主流,也许这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有点因果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