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纸媒(2)今后就靠人工智能程序写新闻了?

新年第一天,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22岁生日,改版致辞中说,“今天起,我们将天天推出人文周刊,提升人文价值;做24小时的历史底稿,彰显记录价值。让报纸更锐,做强舆论监督;让报纸更深,体现专业眼光。”

华西都市报可以说是第一张有影响力的都市报,但不是第一张都市报。在2016年的末尾,该报的人工智能程序写出了第一篇机器人新闻稿件。

最早的报纸是凯撒的公告。在中国,报纸起源于西汉的邸报。不久的将来,记者们会失业吗?

一饼文字,看起好累啊。这样感叹的读者,也包括采编人员。

阅读是刚需,更需要悦读。这是重庆九龙报2016年初报道两会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版面,机器人能够干这个事情吗?

有次,吃小面时,我说桌子有点油腻。小妹拿来一份报纸,让我垫手机。凭职业敏感,这份半月前的报纸,我是第一个打开的。

这份报纸的命运已经不错了,据说它们的同类,很多出生入死——还没有打开包装即被成捆地送往收废站。

其实,报纸还有很多功能,比如雨天垫座,包香肠腊肉什么的。

几年前,有次“走转改”,听到有人评价报纸:没得意思,像学生作文,当读者是哈儿啊……此处省略200字。

他们的大意是,有的报纸写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都知道的事”“绕起一大堆,写起不累吗”。初听时,略感不适,心里说他们没有文化,听完后后背冒冷汗,所谓旁观者清。

资深新闻人的徒子徒孙都有了,今天应该如何做新闻?故事,还是故事,区别于《故事会》里面演绎的故事。

这是华西都市报的“深一度”版面,机器人能够采写出“人性的温度”吗?

某年夏天,在成都文殊院,和一个老同事喝茶。他说,他曾经从报社出来经商,不到两年时间竟落得口袋里只剩10块钱。于是,给《知音》编辑打电话,说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希望预支一半的稿费。对方同意了。他从此过上了职业写手的生活。其实,那个故事是他编的,而且按照编辑部的要求找相公单位签字盖章。

“知音体”的风行说明我们依然喜欢故事,不管是在哪儿看到。

这是重庆晚报的品牌栏目,他们报道的很多人物成为了“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因为有故事,因为有温度,报纸被人收藏、惦记。

我不担心会被机器人取代。是否会被取代,那是科学家研究的事情。

说明:本文无意批评,如有不适请举报删除。


作者:兰在南方,业余作者。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