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伯
巷伯
《诗经欣赏》—小雅 ‧小旻之什·《巷伯》
(峻岫)
这是一首描写西周时期天子身边的近臣受到谗佞谗害,临刑前的“自悼”之歌。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
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毛诗注疏》]所谓“寺人”是男子受到宫刑后的称谓。也就是说《巷伯》是一首宫中近侍小臣被人谗害,遭受宫刑,成为寺人而写的诗歌。读罢诗歌发现诗中并没有“巷伯”这两个字。命名为《巷伯》该如何解释呢?朱熹说:“巷是宫内道名。秦、汉所谓永巷是也。伯、长也。主宫内道官之长,即寺人也。故以名篇。”[南宋·朱熹《诗经集传》]因为诗歌描写巷伯遭到小人谗害,遭受宫刑,成为寺人。所以命名为《巷伯》。因此《小序》说“刺幽王”,《大序》说:“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可存一说。“或是本为士夫,以被谗而宫刑者,又一说也。或是寺人见人之被谗,作此诗以恨谗人而儆君子,又一说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东汉班固有《司马迁传赞》一文写到:“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就是说司马迁写作《史记》,犹如《诗经·巷伯》是“自伤悼”之作。总之这首《巷伯》就是描写近臣遭谗,被宫的一首“自悼”之歌。
《巷伯》分为七章。
第一章:诗人写到:“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萋、斐,文章相错也。贝锦,锦文也。”[《毛诗注疏》]表面字义是,织成贝锦,文采斐然,非常好看。实则是说,谗人罗织罪名,洋洋洒洒,其实满篇谎言,无所不用其极。“彼谮人者,亦已大甚。”这个编造谗言害人的人,使我遭受极刑,定成重罪,太厉害了!“宫刑”是仅次于“大辟”即“死刑”的刑罚。
第二章:诗人写到:“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哆”,解释为“大貌”。南箕,就是天上的“箕宿”。星相学认为“箕宿”主口舌,比喻遭人拨弄是非而被陷害。“侈”原意是夸大,在这里当作事出有因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肆造谣,罗织罪名,触碰到“南箕星”受到谗佞的陷害。“彼谮人者,谁适与谋。”你这个谗佞之人,到底是和谁谋划的呢?
第三章:诗人写到:“缉缉翩翩,谋欲谮人。”“缉缉”是拨弄口舌的样子,“翩翩”是喋喋不休的姿态。两个双声叠字的运用,勾画出谗佞者可憎的嘴脸。“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希望你还是慎重你的言行为好,不实之词,是难以让人信服。
第四章:诗人写到:“捷捷幡幡,谋欲谮言”。“捷捷,犹缉缉也。幡幡,犹翩翩也。”这一句还是描写谗佞者的嘴脸,他们搬弄是非,传播谣言,煽风点火,诬蔑陷害。“岂不尔受,既其女迁。”如果大王不接受你的谗言,难道不会抛弃你吗?
第五章:诗人写到:“骄人好好,劳人草草。”“好好”就是非常高兴。“草草”就是非常操劳,心都要碎了。“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谗佞得逞非常高兴,而自己却非常痛心疾首。苍天啊!苍天啊!你看奸佞多么骄横,而我则非常伤心悲痛。
第六章:诗人说:“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这个奸佞之人,是和谁密谋的呢?“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应该把这个奸佞投进老虎笼子里,让老虎把它吃掉。“豺虎不食,投畀有北。”如果老虎不吃他,就把他投弃到北边的阴冷的不毛之地,冻死、饿死他。“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如果北边的不毛之地也不收留他,那么老天一定会惩罚他。诗人满腔仇恨,诅咒奸佞之人,不得好死。
第七章:诗人写到:“杨园之道,猗于亩丘。”“杨园,园名。”[《毛诗注疏》]“猗”是超越的意思。要到杨园去,必须经过“亩丘”。意思是“此谗人欲谗大臣,故从近小者始。”[《毛诗注疏》]“寺人孟子,作为此诗。”诗人知道自己将要遭受宫刑,所以自称“寺人”,临刑作歌,以儆后人。“凡百君子,敬而听之。”所有的君子你们都好好地听一听,警惕呀,千万别犯我这样的错误。“敬”是“儆”假借字,意思是警惕。
《巷伯》不是什么刺幽王,此论“泛而无著。”[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七章写的明白:“寺人孟子,作为此诗。”此人是个近臣,或者就是一位“巷伯”,因为遭到小人谗害,即将遭受宫刑的残害,而为自己的不白之冤鸣冤叫屈,警示君子,远离谗佞小人。也就是:“时有造谗而被宫刑,为巷伯者,作词诗。”[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巷伯临刑作诗,出口成章,言辞激烈。所谓“成是贝锦”,就是罗织罪名,编造谎言。所谓“成是南箕”就是犯了“拨弄口舌的星宿”。“缉缉翩翩”、“捷捷幡幡”,两个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勾画出了谗佞小人的嘴脸。第五章,五句,作者呼天抢地,大鸣奇冤,读之似乎看到诗人被羁押出监的悲愤景象,而谗佞者则是一脸的骄横得意之色。“谗人与受谗于人,两面双题,总上起下,为全篇枢纽。”[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六章,八句。巷伯立马就要受刑,痛恨至极,破口大骂,恨不得把奸佞拿去喂老虎,老虎不吃他,就把他弄到不毛之地去,冻死他,饿死他。如果还不能弄死他,就要老天爷来处置他。巷伯相信好人有好报,坏人总是会受到惩处的。第七章,六句。寺人亮明自己的名讳“孟子”,以示自己的清白。最后一句结尾“凡百君子,敬而听之。”精辟而惊醒。你们听着,就是他陷害了我,言下之意就是你们也要警惕那些谗佞小人啊。(署名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