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所建所的三关(1)
建所第一关,克服中苏分裂和三年经济困难,艰苦奋斗。
(见“第十五研究所的筹备和基建”)
建所第二关,明确科研方向,构成科技生产综合管理体系
建所第三关,是面对实战,构建功能一流的电子测控系统
建所第二关,明确科研方向,构成科技生产综合管理体系。
十五所的专家人数较少,所里邀请华罗庚讲学,邀请慈云桂任顾问。
1963 年,陈力为任四机部十五所总工程师。陈力为对技术标准、规范有独特的见解,日新月异的电子电路,要在保守求稳和不断升级之间慎重权衡与选择,不仅要适用眼前,还要考虑长远。
陈力为总工程师
1965 年,国防科委推广哈军工的441-B 计算机,慈云桂建议108 乙机使用康鹏设计的441-B 机的核心电路,即“隔离—阻塞式它激间歇振荡器”。
负责电路选型的赵自强对比了“隔离阻塞”电路和饱和型标准逻辑电路的特点,两批次测试了上千支晶体管,求解方程式得到三维图解的参数稳定空间,编程计算元件取值范围,验证选取参数的合理性。陈力为总工程师非常重视稳定性设计,要求三天一汇报,随时检查,支持继续开展电路定型工作。他看准了本所的潜力所在,希望从中获取更好的设计数据。
1965 年5 月,十五所与738 厂合作研发121(DJS-21)机,根据《121 计算机设计技术任务书》,四机部科技司副司长罗沛霖在十五所主持召开了一次电路选型决策会,特别邀请了张效祥出席。电路室修少驹介绍了本所开发的“与非电路”,经受了500 小时测试,结果甚佳。他于1963 年10 月在全国第三次电子计算机专业学术会议上做了题为《多电平控制的电流开关逻辑电路》的报告。
右起:陈力为、罗沛霖、陈正清
张效祥认为,从向集成电路的过渡角度,采用“与非电路”有其必要性,且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罗沛霖认为,隔离阻塞电路有许多优点,在441-B 机上显现了优势,但是在晶体管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我们这样一个很大的国家,不要一头扎在一种电路上,应当创造更多的基本电路,适应不同计算机的需要,这对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有利。十五所的与非电路已比较成熟,要从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选择。陈力为的个人意见和罗、张二位相同。他对到会的738 厂技术人员表示,与十五所合作,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吸取“与非电路”成果,要尊重厂方的意见。决策会最终做出决定,108 乙机选择与非电路,在生产应用中得到成功。
1965 年六七月间,陈力为坚持采用“中断技术”,他认为不仅121机第一台的用户“京津唐电网系统”的实时控制需要,而且也要借此扩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中断”是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有了中断计算机才有可能完成多任务、多用户实时处理任务。早在1963 年的计算机交流会上,江学国和汪家云提交的论文题目就是“一台实时计算机中的程序中断系统”。从提出到应用,两三年时间,已见成效。
1965 年12 月3 日完成的108 乙机(DJS-6 机),共生产156 台
108 乙机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两弹一星”工程中,承担了多个课题,使十五所在航天测控事业中一举成名。此后,十五所的研发方向转向研制兼容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的通用计算机,实现了厂所结合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张效祥院士说,“十五所是我国计算机自主产业的努力实践者。”他追忆起十五所在20 世纪60 年代致力于108 乙机的自主研究开发,实现批量生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说,“108 乙计算机在'东风四号’、'东方红一号’这两项历史性任务中不负众望,在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在当时,它的性能与国际水平都很接近,甚至毫不逊色。从任务下达到造出第一台样机,只用了一年零九个月。”每当提起108 乙机,沈荣骏院士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108 乙机和ALGOL 语言编译程序,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7 年5 月4 日,154-Ⅱ期工程安全控制中型计算机320 机开始研制,运算速度每秒20万/30万次,1971 年12 月完成,共生产35 台。
108 乙机、121 机和320 机在5 家工厂生产超过300 台,在我国计算机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国家、军队和部委都看到我们自己的力量。
这一阶段,十五所形成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陈力为总工提出“可靠性第一”的口号家喻户晓,要求“把错误消灭在图纸上”,制定了从电路设计、逻辑设计、结构设计、电源设计的一系列可靠性要求和规范,建立了设计自检和一系列标准化审查的制度,所有的图纸必须有标准化审查和签字才能生效。在技术条件标准化的推动下,两周时间就完成了108 乙机的样机正确性调试。
108乙机的穿孔员
首次投入使用的108 乙机,在试验现场通过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每次试验任务前,钱学森都到发射现场指导,一待就是几十天,十五所的科技人员经常在路上看见他的身影。1969 年11 月16 日,在试验任务中,导弹起飞后飞行了一段时间就失踪了,怎样尽快找到导弹和弹头成了问题的关键。
钱学森问:“计算机方面有什么发现?”在154 工程中负责落点预示的十五所人员,根据108 乙机输出数据在平板绘图仪上绘制的导弹落点的预示轨迹,汇报了飞行体落点的经、纬度和离发射场的距离。钱学森点头肯定了这个意见。首长当即指示:计算机组和回收组一起派人寻找。机关人员和十五所何荣成连夜飞往现场,在计算出的预报地点降低高度盘旋,发现有似导弹形状的目标。部队立即出动,赶到落点成功回收弹头,钱学森和指挥部首长都非常高兴。
从此十五所的测控工作迈开了新的步伐,在两弹试验中多次完成规定任务,树立起我国尖端武器装备试验的里程碑。1970 年,108 乙机还保障了“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上天。
陈力为,1917 年8 月30 日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36年济南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40 年在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助教,1943 年赴英国入通用电器公司实习,1946 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电机系副教授、南京有线电公司(有线电厂)技术科长,1963 年起在十五所工作,1981 年任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总工程师,1994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12 月26 日在北京逝世。
《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三联书店隆重出版,现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