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矛盾论》——知行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
回顾中国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是因为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思想重在表现“礼”,“德””,长幼尊卑的礼节,道德教育,道德规范,用道德礼节教化众人,道德礼节约束人的心理,使人心向上,用“德,仁”来辅助管理封建统治。所以中国古代的知行观中知指道德上的认识,行是道德上的践履,而人伦日用就是人们把道德原则与规范贯彻在个体生存,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将认识和实践、知和行作为一对基本矛盾来论述,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总结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知行观——作为人伦日用和道德践履,并没有将行理解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的实践,因为未能彻底解决知行统一问题。简单来讲,现在的“知”可以是认识,知识,良知(包括道德上的认知),所以知的现代含义要比传统儒家哲学的“知”要广,同样的,“行”不单单是践履,可也是笼统上的实践,行动,所以马克思哲学中国化后的知行观就是对传统哲学知行观的拓展。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不是动名词,而仅仅是一个名词,因为认识会随着实践而改变,所以认识本身形式上它是运动的,所以叫认识运动。
《实践论》中说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知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毛泽东将行理解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的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统一的,认识世界以改造世界为基础,改造世界以认识世界为指导;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够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了客观世界也就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了自己认识能力。
改造客观世界即自然,目的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改造社会是为了促进社会个性化发展,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然而改造自然就需要克服自然的抵抗力;改造社会,就要克服专制者,得益者的抵抗与反对。认识与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人,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规律,所以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的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
总结
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永无终结,人类在实践中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永无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