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很累,但不敢停:额头上的汗水,眼中的泪水,总得选一样
人到中年,想要让自己活得从容坦荡,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安静的心。不再像个陀螺,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在2017 年,联合国发布文件称“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 15~24 岁之间的群体。
这一消息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讨论,按照这一标准,25岁以上的人群全部被纳入了“中年”的范畴。
一时间,“第一批 90 后”相关的话题大量涌现,而内容多指向 “秃”“离婚”“失业”“养生”等并不太年轻的字眼。此后,90 后(也包括一部分 00 后)仿佛集体迈入了“中年危机”,即使当时最年长的 90 后也不过 27 岁而已。
无论你把自己的年龄忘记的有多么彻底,无论你多么努力的更新自己,依然接纳,依然热情,依然有情怀,在很多事上,你还是自动自觉的不再以“年轻人”自居了。
只有年轻人才会真真实实的“怕老”。
而当你对变老这个事实,不再挣扎,不再感到抗拒和排斥,而是从容接受和认同,并且有一种归属感的时候,你才真的开始老了。
事情多,并不是人近中年唯一的标签。
压力大、给世界看的是故作轻松,责任重、什么都可以扛起来,少谈点理想、多联系实际,想法很多、时间太少来不及落实,让全世界高兴、不在乎自己快不快乐,想休息。
一刻也停不下来,朋友很多、时时感到孤独,对陌生人殷勤、曾熟悉的人不常联系,想出去走走、找不到请假的理由或勇气,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啊、眼前身后只记得柴米油盐酱醋茶。
中年貌似是个矛盾体。
许多人眼里,中年是三明治,上有老,下有小,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也是舆论场上的靶子,只要把蘸着毒液的箭往靶子上射,总能正中靶心;
中年又是小区外的电线杆,站着不动,就会被人拿着蘸有唾沫的小广告,胡乱贴上各式标签。
一个中年男人,如果碰巧没钱没势,他可能是不称职的丈夫、父亲和儿子,但却唯独没有任何资格,是自己。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感到孤独,因为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他依靠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中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这两个字。
中年人一切的职业危机、情感危机,最终都落脚成了财务危机。
中年人往往处于两种状态:
一种是在拼命赚钱,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
一种是在拼命花钱,过着“挥金如土”的日子。
年龄是资本,却从来不是限制。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中年,是人一生中的分水岭,不同于年轻时的一无所有,这个时候是成家立业的年纪。
不同于老年时期的无欲无求,这个时候还要努力打拼养家糊口。
人到中年,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事业小成,继续奋斗。可是,很多人人到中年还是一事无成。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三十岁还在摸索人生的方向,也可以允许自己八十岁还在挑战自我。
人生到了这般境界,还要什么自行车?
在江河奔流的时代大潮中,渺小的个体被裹挟其中。
学成毕业进入社会,有的涉险滩,经风雨,壮筋骨,愈挫愈强,成了弄潮儿。
有的胸怀“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的理想,初涉险恶江湖。
屡受打击,雨打风吹,风流不再,曾经的意气风发变成垂头丧气,梦想被现实击碎,心灰意冷,面对命运过早的低下了曾经高贵的头颅。
岁月是一把刻刀,能消去一切棱角。
再狂妄的鲜衣少年,在这把刻刀下,终会变成一个沉默的中年人
余秋雨说,人到中年,越来越明白的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而是自己已经不能做什么。
此言颇得人生三味。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
改变别人和改变自己,可谓是这个世界上的两大难题。
改变自己不易,改变别人更难,而人在青年的时候多数想改变世界,却没有改变自己。
有起有伏是人生,有得有失是生活
生活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取舍。
得与失像生命中的两个半圆,只有将其拼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生。
人生起起落落,生活有得有失。
没有谁的人生一直拥有,也没有谁的人生一味失去。
人到中年,很多人都认命了,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差不多这样了,再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但是真正能够大器晚成的人,从来都是不甘平庸的,在他们的人生信念里面,自己天生非池中之物,终有一天能够飞黄腾达,成就一番事业。
成熟的人,从来不去浪费时间做无意义的争夺,而是懂得珍惜时光,不断提升自己,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路同行,把自己的人生路走的足够辉煌。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开启人生幸福与美好的密码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
而大多数中,却在艰难的生存过程中,因着惯性的力理,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抗的能力。
如果你不主动获取你想要的,你一定要花同样的精力,来应付生活塞给你的。
人生的下半场,你还有翻盘的机会,你愿意尝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