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技术难点——寿命预测技术
目前,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非常多,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流程可以分为三步:对回收到的退役动力电池进行筛选,然后对筛选合格的动力电池进行重组,然后对重组的动力电池组进行充放电的管理。目前,我国正处于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起步阶段,技术难点有寿命预测技术、重组技术、和离散整合技术等。
编辑
梯次利用的前提首先是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技术的实现主要依托其BMS技术的成熟度。通过BMS系统提供的精确SOC、SOH以及SOP等指标估算,可以快捷选出容量达到80%额定容量的退役动力电池,同时该技术也是离散整合技术实现的基础。以动力电池编码为信息载体,构建“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动力电池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对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实施信息化管控。
编辑
如果不解决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到底怎么使用的、使用状况是什么样的,梯次利用也无从谈起。寿命预测是整个梯次利用产品技术的关键点,所以从动力电池企业的角度出发,攻克寿命预测技术是梯次利用项目的重中之重。当然,寿命预测技术之所以难,是由于很多关键技术集中体现,如衰减机理、检测、消耗量等。为确保梯次利用系统有效运行,并且尽可能弱化动力电池一致性和寿命问题,需要对梯次利用的运行控制策略和系统集成方式进行恰当设计。
编辑
退役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的关键点在于全生命周期监测,即是要建立大数据追溯系统平台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系统分析,以此获得能否进入梯次利用市场的大数据,数据包括设计信息、性能数据安全、来料检测等。而在未建立全生命周期检测系统的情形下,如何做到快速无损的检测预测退役动力电池剩余寿命,是梯次利用的关键所在。
编辑
对于判断一个退役动力电池组的可用性,有人把希望寄托于挖掘历史运行数据上。因历史数据能够详细记录着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电压、温度等重要参数,以及每次的故障代码,确实是当前能够想到的最好的筛选资源。但每家主机厂和动力电池厂起点不同,在车辆运行之初,有些厂家并没有意识到积累运行数据的重要性,历史数据不全并不是个别现象。在短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不管历史上这个动力电池组经历了什么,只针对当前退役动力电池状态做判断,可能是比较现实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