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张过去的cd,看看那时我们的手艺丨闰土看片会
丨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丨
- 风物君语 -
编织手艺不止在靖江竹编
放眼人才济济的中华大地
湖南肖氏字画竹编
贵州歪寨刀枪不入的藤甲
新繁棕编的棕帽和凉鞋
湖口草龙
卡拉鸟笼
北京绢人
无不彰显着中国匠心之美
……
▼
生活也许再也难以回到悠闲的慢时光,但旧时的手艺到底还是保留下来了。
编织,指间的艺术,每一丝纹理都是时光沉淀下来的巧思。
向往慢生活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一部央视连播五季的纪录片——《手艺》。
1
湖南肖氏竹编
会同肖氏是手工竹编世家,从乾隆年间便开始以竹编手艺谋生。
肖氏竹编在第六代传人肖玉的手上变成了新的艺术,从此竹编不再只有简单图形纹理,肖玉能把传统的书法、绘画都用篾给编出来。
九十年代,大量廉价的塑料制品冲击了这个传统的小村庄,竹编从此没落。从小跟着父亲肖玉学竹编的第七代传人肖体贵,一度因为生计原因停止了竹编工作,直到退休之后才重新捡起这门手艺。
▲ 肖体贵老人
因为传承,我们才能看到这位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在瓢泼大雨里披着蓑衣寻找上乘的水竹,扛回家后端坐一个月将竹子破成三千多条不到一毫米的竹篾,再跪地一寸一寸编成竹编制品。
老人的坚持是因为他心里有个执念:
即使这门手艺传不下去,日后也能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纪念。
▲ 各种竹编
2
贵州歪寨藤甲
《三国演义》中有个传说,孟获因屡战屡败而借了乌戈国三万藤甲军,此藤甲穿在身上刀箭不入,经水不湿,渡江不沉。
自藤甲军一上阵,诸葛亮便无法招架,节节败退,直到想出火烧之法,才扳回一城。
传说中,在那场大火中逃生的藤甲军逃到了歪寨村,在那里扎根繁衍。
制作一套藤甲衣要经过采藤、修藤、喷药、编织、桐油反复浸泡、晾干等七个步骤,全套工序做完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即使藤甲工艺如此复杂,制作藤甲的青藤也越来越难采集,歪寨村民也从未丢失过这项传统。
一千七百多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初六和六月六,他们都会穿着藤甲战服,手持矛、盾,跳起藤甲舞,与祖先古老的英灵对话。
▲ 藤甲
3
四川新繁棕编
“过去不会打棕丝的话,可没有人家要你哦。”
村里的婆婆这么揶揄道。
棕编,是新繁人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祖传手艺,也是新繁的骄傲。
过去用棕丝打一顶帽子就能给孩子交上学费,做一双拖鞋可以割两斤肉,两双拖鞋可以换一件衣裳。
▲ 棕编
但如今,棕编再也卖不出好价,手工艺人不舍得丢弃过去吃饭的家底,只得将模具们默默地堆到墙角,狠心转身离去,另寻出路。
转型后的棕编小动物摆件,在民间作为儿童玩具重新畅销起来。但棕编的鞋帽却是真的一点点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也许小动物们会作为棕编的代表,作为新繁的骄傲一直展示下去。
但是我想,墙角静待了十几年的鞋帽模具们,一定很希望未来有人能想起棕编鞋帽的实用与自然美,让这些旧日时光再见一次阳光,再回到过去的辉煌吧。
文丨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