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2028 | 文化之旅156:三个猛男和三个美女又去华侨赏花品果了【吴志跃黄本长刘映辉林进挺潘妙君陈瑞绒】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赏花品果侨乡来
●吴志跃
赏景一靠心情二靠缘分,如北国赏雪,泰山观日出,钱塘江观潮,九寨沟看枫叶等名景是随特定季节、天气、时间出现的,说可遇不可求一点也不为过;若是心情乱,再美的景也赏不清;若是心情舒畅,大雨滂沱或许更有诗意。这次,笔者再次前往华侨管理区,山青水绿,花靓果甜人情美,真正是一次快乐之旅,幸运之旅。华侨管区虽不是名景名园,却能吸引远近游客乐意来,玩得开心。
三色花海如天堂的织锦
我们来到深圳前海扶助合作的一个花圃,刚好遇到三色“猫儿脸”开圃上市,规模大,花色艳,这种美是震撼人心的。行走在花海中宛如是置身于南天门的云锦中。据介绍,三色“猫儿脸”是城市绿化花卉,叶片小,花冠大,花形象猫脸而得名。一株株用营养杯养着。一样的花株、花形,却有完全不同的几种颜色,红的如火,黄的如金,蓝的如白雪公子的小精灵。城里的花匠是根据它们的颜色间种在绿化地带摆成字、图案,只能赏花朵花色;这里却是分色种植,一片是红的,一片是蓝的,一片是黄的,如一方方平整的锦缎铺向天际。在这里不是赏花而是赏景,赏蓝天下五彩缤纷之景。更神奇的是这“猫儿脸”不仅颜色艳,而且很香!如果不是领队的一再催促,很想在这里多呆一会儿。
硕大如玉的甜杨桃
曾吃过华侨的杨桃,口感、质量是没得说的。但吃后有点疑虑:这杨桃是种的吗?如何能种到这么大、这么美观?因为传统观念是杨桃向日一侧日照的原因色泽会深,另一侧则色泽会浅,可拿上手的华侨杨桃通体颜色是一样的,因此爱刨根问底的我就曾产生过这个疑问。另一个华侨杨桃价格不菲,一小纸箱约十斤要七、八十元,比那街头叫卖的“美国无籽葡萄十元二斤”贵多了!这次刚好遇上杨桃成熟的季节,揭开了我心中的疑问。华侨的杨桃能成为特色产品,地质好、品种优良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管理。果农将种杨桃的整个大山用鱼网密密的罩起来,目的是防止鸟进去琢吃杨桃。一般的游客只注意到四周树柱支撑围鱼网,而整个山杨桃树的上面同样是罩着鱼网的!这个山是几十亩、上百亩,杨桃树种多宽他就罩多宽,这工程量和投资是很大的。当杨桃开花挂果了,果农就用小绢布袋将杨桃包起来,目的是防止蜂蜇了杨桃。因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塑料袋不行;因包着的杨桃成长期几个月,纸袋也不行,只能用白色的小布袋。一个杨桃一个袋,到采摘时将杨桃从小布袋中拿出来,杨桃光洁如玉!整个生长期免用喷药除虫,不存在水果农药残留的问题,出口通关老外就是拿出最严格的标准也难不着!这样种出的杨桃价格贵点该理解吧?
赤子情,慈母爱
华侨管理区的前身是华侨农场,是解放初期政府专为安置归侨创办的。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广东、福建等地沿海百姓离乡背井去南洋做苦力,受尽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境外反华势力变本加厉反华排华,深受其害的是身在他乡的华侨。毛主席、周总理等新中国领导人当即作出决定:回来!你们已有家可归了,不用再去寄人篱下受人欺负了!于是在全国各地创办了一些华侨农场,安置归侨。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海外赤子》就是以华侨农场归侨为题材的。
华侨是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而且因为远离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更深,爱,更深!抗战时期,汪精卫等卖国贼大谈投降误国的贝当路线,华侨首领陈嘉庚不顾个人安危,无视日伪特务环伺,公开疾呼:“敌未出国门,言和则汉奸!”中华儿女,铁骨铮铮!他们在海外变卖家产购买抗战物资运回国内,组织抗日救亡先锋队回国参战,组织医疗队奔赴前线等等。
张光旺,华侨管理区第二社区新加坡归国华侨,原是一名裁缝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号召南洋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机工回国支援抗战。为响应回国参战号召,他通过潜心拜师与突击训练,用较短时间学会了汽车驾驶技术,并化名张万森,报名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1939年8月,张光旺与机工回国服务团战友们分批来到昆明,他被编入华侨先锋第二大队第六中队,接受短期军事训练后迅速投入抗战。张光旺与战友一道无数次驾车运送物资,在滇缅公路上冒死穿越,还多次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长途跋涉,辗转数千公里,抢运了大量国际援华抗战物资。抗战胜利后,1946年,张光旺与战友们启程回南洋。1948年,回国支援祖国建设,后到陆丰华侨农场,默默工作。1995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颁发给张光旺为国抗战荣誉证书。
刘观妹,原名刘桂芳,是华侨管理区第一社区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刘观妹从小在马来亚长大,青少年时代在马来亚吉隆坡从事割胶劳动。1944年起在马来亚蕉奈双溪弄参加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抗日组织,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工作,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又与战友一道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上山为马来亚人民抗日军送信和送粮、送水、送日用品等物资,全力支援“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与日本侵略军浴血战斗。2005年8月和2015年8月,刘观妹分别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并被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首都大阅兵观礼活动(因年龄较大及身体原因未能赴京参加)。
正是有中华儿女的同仇敌忾我们赢得了那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建立了新中国!
弱国无外交,昨天的国民是任人欺负!今天有了强盛的祖国,我们挺直了脊梁!2011年2月中旬利比亚动荡,共和国军舰撤侨35000人,2015年3月也门动荡,军舰撤侨数百人,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地震,共和国用直升飞机撤侨!不论身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今日侨乡之行,赏美景,忆往昔,谁不为今日祖国的昌盛而欣慰?
愿做一粒油柑
●黄本长
天空辽远
站在矮山群中最高的
一座山上
东南亚的风涌向奎池
经过我。此生
我愿是一粒油柑——
一粒奎池的甜油柑
与世无争,偏安一隅
背负成长的重压,低头
把叹息埋入尘埃
苦尽甘来,是生活的本质
或者是人世间的愿望
我在初入口的微酸里
咀嚼沉甸甸的等待
侨区里的越南小镇
●刘映辉
我以为会有越南新娘
以为会有身著奥黛长衫的女子
她们风情万种
此刻只有一池黑羽红嘴的鸭子
在你举起相机时,游向远处
一群高贵美丽的孔雀
无论我们怎么逗引,它们高傲地不肯开屏
八十多岁的归侨老阿妈用方言祝福我们
抱仔抱孙,长命百岁
她慈祥的笑容里写着满足:
内心安处,即是故乡
侨区特产
●林进挺
杨桃
小小的杨桃
裹着青翠的外衣
挂满了树枝
仿佛是自然里的小灯笼
挂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
照亮华侨的岁月
小小的心里
滋生着甜美的味道
滋生着甜美的生活
传播侨区人的勤劳与善良
展现一个个灿烂的笑容
油柑
饱满的绿珍珠
一粒一粒缀在枝条上
目不暇接
我多想把美好的画面留住
一一纳入镜头
信手摘来一粒入口
没有一点酸涩的味道
口齿生香
弥漫着夏天的凉爽
收获的季节
打开了多少回甘的心
大地飞歌
●潘妙君
“大师们夜观天象,见南边有一真龙正蠢蠢欲动,他们立刻带兵一路追寻,行至此,惊觉龙脉迤逦,当即抽剑劈斩……”一行人穿越山缝夹道踩着脚下绿草黄叶,听蔡锦明副部长讲述鳗鱼山传说。抬头望,山头低矮,林木葱茏,百米来长的两山夹缝笔直伸展,宽不足一米,峭直山壁劲草野花蕨类植物冬阳下摇曳生姿。
“天时尚早,今天就上山看看鳗鱼头,要是能找到龙眼宝地,就不虚此行了。”蔡部长的提议让大家迫不及待。攀山援枝,十几分钟,我们占据了鳗鱼山山顶平地。他还指着不远处几座山坑,告诉我们那是农场初期建设时留下的采矿口,至于为什么没有继续开发,这块神奇的土地到底蕴藏了多少宝藏就不得而知了。大家笑谈来华侨农场走路要小心看地,别被金子磕绊摔倒。
山下一眼绿湖静谧,养殖场的猪儿正扯着嗓子高歌,四周矮山群起伏,绿殖遍布。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穹顶之下,一览无余。夕阳未颓,红霞似锦,山风徐徐撩拨,只恨自己毛衣裹身,无法似古人兜两袖山风素馨归家。大家或坐或立交谈起今日收获,重温所到之处,余味回甘。
迎着冬阳,第一站到达深圳前海扶贫项目苗圃种植基地。2018年4月28日,深圳市纪委、前海管理局创新产业扶贫思路,以虚拟收益分红,苗木种植回购及劳务就业支持等帮扶形式对口华侨管理区一、八社区。7月通过招商引资,促成汕尾市华侨弘润农业有限公司落户侨区,承接前海时花等苗圃订单。10月,正式投产,一期占地23亩,投资200万元,可满足500万元时花订单生产需求。截至目前,基地解决了50余人的就业(含贫困劳力11人)。基地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支持,并回购各户种植的时花产品。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基地设施齐全、规划整齐。地面被覆上黑毡,金鱼草、三色堇、木春菊、猫儿脸……红的、紫的、黄的……一盆盆花儿列队接受侨区阳光、空气、清泉的滋养茁壮成长。戴着大沿西部牛仔草帽的帅小伙兴奋地向我们介绍各种花的花期、喜好。他骄傲地从小盆里提起一株娇艳的金鱼草向我们展示隐于盆内紧抱泥土白净健硕的根须。投产才两个月,基地已完成了第一张订单——35万元。
我看见一位包着头巾戴着草帽的大妈蹲跪黑毡上,对每一个小盆提起又放下,忍不住上前探问原因。大妈抬起头送我一个甜蜜的微笑,却不作答。目光示意我见她手中的活计。噢!原来如此。被大妈提起的那盆漂亮的紫三色堇底部几株嫩根越狱,穿出盆底小孔透过黑毡布正深吻大地。一声哀叹,幼根断裂。抬眼望风中摇曳的花海,她们的成长不同于基地四周撒野的小野菊,为了家乡建设,她们的美属于需要她的诗和远方。
第二站到达越南小镇。华侨管理区的前身是陆丰华侨农场,创办于1952年,是国家鉴于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安置归难侨民的带有事业性质的农场,先后安置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民近2万人。
眼前几口池塘水草丰茂,鹅群嘎嘎欢叫。一间铁皮屋,铁丝网内,树架上、铁杆中、沙地里,孔雀、山鸡、珍珠鸡或憩或行,自由散漫,全不理会我们的到访。一只孔雀忽而美丽开屏,大家兴奋得连按快门。突然一只威猛的阿拉斯加犬欢奔着向我扑来,看它那蓬松柔软的大尾巴下垂着拼命摇摆,似笑非笑的友善面容里双眼澄澈,我接受了它热情的拥抱。但它的庞大与过份热情的确吓坏了好几个怕狗的友人。蓝色铁皮上赫然贴着一张大广告:出售胡须阉鸡,喂饭糠谷养大的胡须阉鸡,图片里一只大鸡昂首踱步。
环顾四周,林木葱茏,恰如桃花源里所述意境。
我们接着来到北坑村,两株古榕分列村口伸展巨手欢迎我们的到访。新建小公园内亭台楼榭,各具画意。绿树挺拔,花草鲜妍。一道风景墙圆形、扇形、八角形三个窗兀自让平地内外层次分明,一排绿竹掩映黄瓦红砖分外别致。绿栏圈起的塘内几株残荷凋零,假若夏日来此,定可幽会满塘荷色。村内旧瓦屋新楼房交替迭起,古老的石子墙、洋式的白栅栏相互映衬倒也和谐。踩在村口新铺的一大片鹅卵石地,五口朴实的大石臼排成一列宣读昔日生活,背后是村委红色艺术化宣传栏,张贴着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展示和本村党员名单。
1928年红四师十二团追歼白旗队,在北坑村祠堂设下攻打白岭指挥部,村民们自觉到前线送水送粮,高举尖串、大刀,呐喊着跟着红军往前冲……树下闲坐,笑眯眯看着我们行走的这些老人一定知道许多红色故事。弯腰捡起地上一块圆滑小卵石把玩于掌内,石的清凉带走内心所有烦扰,轻声诵读公园居中圆坛,黄色巨石上镌刻的大红行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古榕须根飘扬,他们才是时光见证人。
下午我们来到豪哥生态农业种养园。红杨桃、莲雾、菠萝蜜、花卉、中药材是这里的示范品种。穿过甬道,一棵棵杨桃树悬坠一个个白袋子罩紧的大杨桃。南非叶、忧遁草、洛神花、紫辣椒……仿佛走进植物王国,花果清香,醺然欲醉。好客的主人为我们泡上自制的南非叶茶,一篮新摘的小红蕃茄水灵灵诱人,一大盘切成条状的杨桃汁液饱胀。热情的豪哥告诉我们吃杨桃一定要按瓣切成条状,先咬青绿的一端,享受酥脆的快感,一口口至末端的金黄,享用香甜。吃了大半辈子的杨桃,总是切成五角星大嚼一顿,实在是对不起那些被我吃掉的杨桃。忽见一大家子兴冲冲赶来,俩小孩挎上小篮钻进蕃茄田里不见了踪影,才知豪哥已开发了致富新思路——亲子采摘游。
在奎池油柑园,第一次见到漫山遍野油柑树。拇指大的油柑一嘟噜一嘟噜糖串般紧密无序,挤挤挨挨满缀枝条,低矮的油柑树累得近乎着地。想轻轻摘下一颗往嘴里送,却不小心摇落几十颗。酥甜无粕已无法形容它带来的满口浓汁蜜液。白玉、凤珠,小小一颗油柑能冠以此名的确非同一般。
神话传说、红色革命、花香果海、脱贫致富……站在鳗鱼山头望这片神奇沃土,山岚照人,风声如涛,大地飞歌:“唱过春歌唱秋歌,唱过茶歌唱酒歌,唱不尽满眼的好风景,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唱过老歌唱新歌,唱过情歌唱喜歌,唱不尽今朝好心情,好歌越唱大路越宽阔。”
风日洒然北坑村
●陈瑞绒
村口中央,一块土黄色的“巨石”立在圆形花墩上,上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棵榕树静立在巨石背后,树干粗大,盘虬卧龙,根系深深扎进大地,显然皆是百年古树。古榕树在风中舒展着墨绿的枝叶,从容,稳健,安祥,遮蔽着一方天地。天空辽阔,云朵洁白纯净,蓝天只露出一角,明亮的阳光无声地倾泻下来,鹅卵石铺砌的地面与天空两两相望,周围新建的的长廊和亭台沐浴在冬日暖阳里,花草和树木显得宁静美好。
风日洒然,光影浮动,古老和新生,过去和现在,在这偏安一隅的村落,一切和谐共生,毫无违和感。
我站在古榕树下,凝望着她的枝枝叶叶。我对古榕树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甚至怀抱敬意。
一个村庄的地理标志往往是村口的一棵古榕树,这棵古榕树往往是村里人的集合场所。我记忆深处就有这样一个画面。孩提时代,夏日午后,阳光炙热,村口的古榕树下总坐满了休憩的人群,老人们靠着树干聊天、打瞌睡,小伙子们坐在席子上打扑克,妇女们则在树下织渔网,一双手来回穿梭,飞快地织出长长的渔网。我们小女孩经常在树下蹲着玩“着子”(一种手抓小石头的游戏)。
古榕树承载着村庄的情感记忆,见证村庄的风雨沧桑。古榕树就是一个村庄里最老的那个人,也是一个村庄中最美的那个故事。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无非是人不要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任意破坏。北坑村的古榕树至今保护完好,这里面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敬意。人对自然万物的敬意,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敬意,对过往对现世对未来的敬意。
古榕树前面的空地上装置着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我仿佛看见,每一个傍晚,夕阳西斜,放学归来的孩子,齐聚在村口嬉戏,跳跃,在各自喜欢的健身器材上像猴子一样迅速地爬上爬下,或者站在某个器械上晃动双腿,摇动身子。夜幕降临,孩子们才循着妈妈呼叫吃饭的声音,满头大汗地跑回家里。
古榕树的左边,是铺上不久的绿色草坪。草坪上有间距地种植着树苗。视线越过树苗,一条长廊,红柱白瓦,灰色石凳分列两旁,想必这是造给村里老人家们休息聊天的场所。我走过去,坐在草地上拍了几个照片,同来的文友说,这个景致有点像城市的景色。是的,村前这一整片园林式的绿化和城里的绿化并无两样。
然而两年前,改造之前,北坑村地处偏僻,是贫困村,村前这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现在政府大力推行扶持新农村建设,北坑村的村容村貌几乎已经换了一片新天地。
当地社区还积极寻求脱贫方案。我们来到北坑村之前,参观了邻近的一个苗圃基地,是深圳前海投资的一个扶贫产业。苗圃占地面积很大,所有的盆栽按种类按颜色整整齐齐铺陈,铺列成一块块方形队,井然有序,姹紫嫣红。
走进苗圃,三色堇、木春菊、大红海棠、龙船花……各种各样的花儿挨挨挤挤,争妍斗艳,小女孩似地仰头对着我们粲然地笑,我们也笑,蹲下来,凑近她们,看一看,闻一闻,抚一抚红颜,亲一亲芳泽。文友们在苗圃赏花,拍照,乐此不疲。爱花的美女买下几盆花儿,捧在胸前走在苗圃中,诗和远方就洋溢在空气里。让人差点忘了这儿是苗圃,以为置身于某片诗意盎然的花田呢。
北坑村的村前有一口池塘,围着绿色栅栏,池水倒映着天空云朵,残荷点点浮在水面,夏日里,荷花不知怎样热烈地绽放,而此刻,一池平静,内敛低调。
走在村里,屋舍俨然,巷陌干净齐整。而我东张西望,似乎在努力找寻过去年代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因为早就听闻,北坑村是一个拥有革命历史的村庄,这里毗邻惠来百岭乡,曾是红四师攻打百岭指挥部的所在地。
时间翻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叛变后,威胁陆丰、惠来革命力量的反动据点在葵潭圩和百岭乡。彭湃派黄符到惠来加强党的领导并作出指示:“海陆丰东南的农民向惠来发展并准备惠来的暴动。”
海陆丰和惠来的农军当时准备攻打百岭,消灭百岭极端反动的匪首肖觉。刚好红二师十二团追歼白旗军至北坑村,在村中祠堂休整一周。1928年1月16日,进攻百岭的战斗打响了,可是红军三天还未能拿下百岭,红四师党委书记唐维又不幸被敌弹击中,壮烈牺牲。
我们可以想象战争的艰苦卓绝。据载,北坑村和周围地区的村民全力支持红军,自发给红军送水送粮,有的村民还抱着棉被、棉衣挡子弹,高举尖镩、大刀,加入支援红军的战斗。红军终于在围攻百岭四天后拿下百岭。
对于北坑村来说,那是一段风起云涌的岁月,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北坑村作为一个红色村庄躲进史册的一角,曾经默默无声,如今好风凭借力,正在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发展。
村民于此繁衍生息,孩子好奇地打量陌生的客人,老妪的脸上挂着慈祥的表情。山风吹过,阳光普照,愿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有幸福的滋味,愿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有丰富的颜色。
转自:汕尾日报2018.12.30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