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涨价迷局:生产企业赚大钱,农民为涨价买单
化肥涨价,肥企赚翻,农民种植压力徒增,国家出手干预,但近期化肥依然不可能降价,这又是为何呢?
涨价下的化肥市场
据基层化肥经销商介绍,本年度的化肥涨价,可谓是前所未遇、百年罕见,为了维护农民种植利益,稳定化肥市场,国家相关部门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无论是种植补贴,还是约谈重点肥企,貌似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对化肥价格的上扬,虽然起到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于众人期盼的化肥降价,却成了一种美好的愿景,至少在秋种之前已经没有降价的可能。
对于化肥短期内不存在降价可能,该化肥经销商这样分析说:“其实,这次化肥涨价,从去年这个时候就初见端倪了,但轻微的涨价,对库存充足的化肥市场来说,根本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包括今年的玉米用肥,虽然尿素价格已涨至历史新高,但提前打款的化肥经销商,依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甚至一些提前拿低价货的经销商,最后跟着市场走,将低价肥料卖出涨价后的高利润,这让抓住机遇的经销商,尝到了涨价的甜头。
然而,从七月份开始,本年度的小麦用肥就开始预定了,在价格飞涨的前提下,很多经销商认为这是化肥企业炒作行为,还有很大一部分经销商将希望寄托于化肥批发商,毕竟这是买方市场的天下,肥企和批发商都要看基层销售商的脸色,他们一致认为批发商会帮他们拿到便宜肥料。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后来观望的基层零售商,发现肥企已经不收预定金了,这才慌了手脚,即便是高价化肥,也纷纷购进,时至今日,很多化肥生产企业厂门口,等待装肥的货车,都能排队数公里,有的经销商排了很多天,既拿不到货,又不敢走,这也是化肥步入市场经济后的出现的一大奇观。
这时大家才发现,曾经风光多年的买方市场,怎么瞬间就转换成了卖方市场了呢?”
为什么近期化肥不会降价
至于化肥为啥在秋种前没有降价可能,该经销商继续表示:“虽然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总体来说,还是为时已晚,为啥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化肥销售均是采取提前订购的模式,如小麦用肥大概在10月份进行(黄淮海冬小麦种植区),而当前7月份就要求经销商打款订购了,通常在淡季时订购化肥,价格比较优惠,即便是今年化肥涨价,如今80%以上的基层化肥经销商,都完成了化肥订购。
也就是说,当年订购的化肥,价格体系已经形成,这时候让大家低价销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化肥生产企业,他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销售目标,你让他们把装进口袋的钱再掏出来补贴农民?这样的事情恐怕不会发生。
所以,今年农民购买高价化肥,已经成为事实,至于化肥降价,这样的美事就不要再想了,即便是降价,那也是秋种之后的事情了。”
化肥涨价,肥企赚翻,农民种植压力徒增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搞不明白,为啥化肥生产企业今年可以这么硬气呢?更有知情人士透露,本年度的化肥生产企业,可谓是将近20年亏损的钱都给赚回来了,一些濒临倒闭的小型肥企,也跟着大赚了一把。
化肥为什么会涨价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虽然原材料上涨、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流通成本增加、肥企开工不足等因素都是造成化肥涨价的主要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外肥企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工或开工率低,所需肥料只能依靠国外采购,这就为国内肥企提供了大量的订单,化肥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肥企销售经理表示,打个比方,化肥出口国外一吨可以赚2000元,而供应国内市场每吨只能赚200元,如果你是肥企老板,恐怕你也要选择出口吧,在巨大利益面前,作为肥企老板,这样的选择并没有错,这是拉动国内化肥供应紧张,并导致涨价的根本因素。
最后,还有一个特别值得警惕的现象,如今很多肥企都开启并购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大鱼吃小鱼,一旦我国的肥料生产,最后掌握在极少数几家巨头手中,就极易产生价格垄断,这种缺少竞争的肥料市场,最终为他们的高利润买单的,还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