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的“大观园”
红河行
(3)
建水的临安古城从元代起历时7个世纪之久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古建筑 。在古街巷里有众多的故宅,其中最大的要数朱家大院最有气派。
这是座私宅始建于光绪年间,1911年落成整个建筑庄严华贵是滇南私家园林的佼佼者,这个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大观园在建筑风格上完全参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规格设计建盖的。
民国后朱家家道中落未能按愿设计完成,最能体现朱家建园风格的当属的朱家宗祠中祠堂前的水上戏台四根精雕细镂的石柱把30多平米的戏台悬于池塘之上,戏台雕镂画凤古色古香,是一座空中楼阁。
朱家的家训刻于大门的匾额之上,进门是“循规蹈矩”出门为 “谨言慎行”这个朱氏家族中对宗族后人的一种训诫 。
我发现云南许多私宅大门都是斜着的,同行的好友说: “这在北方叫做旁门左道,而在这里叫做财不外流,贵不显富,朱家花园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陆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我去过江南的许多园林,常听行家们讲园林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园林的命运,总与园主的命运息息相关。建于清末的建水朱家花园悲喜交集的命运,生动地记录了清末民初战火硝烟的动乱年代中,一个家族的盛衰命运。
当地的陪同告诉我们:解放后这里被政府收归公有成为办公场所,这座大院所以保护的如此完好应该得益于成昆铁路建设时期铁道兵的一家医院驻扎在此。
但在“文革”时期,朱家花园也曾被弄得一片混乱,很多不是朱家的人也住在里面,连卖零食的小贩都可以大摇大摆地从大门进去,挨家挨户叫卖,然后又从另外一道门出来。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房屋门窗、木壁等已完全破损,大量的雕刻、楹联、匾额已不复存在。
198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朱家花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建水县政府收回维修。1999年,朱家花园列为“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旅游精品景点,对朱家花园再次重新修缮,并重建了后花园。
修旧如旧,让南来北往的游客观赏这座百年的故宅。我提议把部分院落拿出来作为参与式体验清代起居的旅游项目该多好。
两年后夫人携闺女再次来到这里时,才发现县旅游部门利用原建筑房间众多的特点,从二进院的四个院落中增辟了“梅馆”、“兰庭”、“竹园”、“菊园”共28个房间作为体验式客房,她们住在菊园,
亲身体验了一次清代起居的生活方式。
她们回来告诉我客房内的床,凳,桌,椅及宫灯均采用紫木雕刻,体现了清代风格:门僮及导游小姐的服饰和接待客人的清式礼仪,有一种恍若置身百年前历史生活的感受:
游清代深宅,缘红楼幽梦,夜静静的她们与同行的好友坐在藤下品茗,听着四周嘀哝的虫鸣遐想万千…...
夜深人静,当了解了这座大院的兴衰的历史经历后,睡在这所故宅的雕花床上,却会让人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