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砚 | 麻子坑
原文于2012年发布一鉴斋新浪博客,今修改增补古砚部分。
麻子坑为乾隆年间开采的坑口,相传是一位满脸麻子的砚农发现并开采的,后人为纪念他,把该岩命名为麻子坑。麻子坑的洞口与端溪水垂直高度约六百米,分上下两洞,有麻子旱坑和麻子水坑之分,两洞相距约数米,水麻坑口在旱麻坑口之下。水麻坑口因洞内泉水如雨而得名,因有水的浸润,石质多滋润,发墨极佳,多数优于旱麻。
乾隆年后麻子坑断断续续地开采,往后麻子坑正脉枯竭,在正脉附近又开采出多个麻子坑砚石旁支。至晚清民国年间,麻子坑基本停采。到1962年又重开,1999年封坑,2000年国家为了保护资源,上三坑全部停采。2007年9月13日,为防止盗采行为,麻子坑16个采石坑被全部炸封。
麻子坑质地细腻,下墨在上三坑中相对较慢,但发墨效果非常好,且研出的墨墨质细腻。一些清代的老水麻端砚,下发墨俱佳,极似老坑。
麻子坑是端砚众坑口中相对最容易辨认的坑口。麻子坑砚石石色与老坑近似,青中偏蓝偏白,显得略深沉。麻子坑典型的特征为雨淋墙青花“麻子斑”,但有些水麻此特征不太明显,有些偏红的旱麻此特征也不明显。麻子坑石眼灵动,多呈碧绿色。
此外,“虫蛀斑”也是麻子坑常见的石品石瑕。正因为麻子坑“虫蛀斑”烂洞多,因此处理麻子坑的时候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处理,不然看起来平坦的砚面,一不小心磨下去可能就是个烂洞,直接导致砚石作废。
麻子坑中的水麻,石质润而细腻,石品如天青、鱼脑冻、蕉叶白与胭脂红过渡水乳交融。
大多数水麻优于旱麻,但并非所有的水麻都石质上佳,旱麻中也有石质好的,这个要具体砚石具体看。现代的新砚,因为矿脉开采原因,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水麻、旱麻之分,市面上只要看起来润的,皆说是水麻,凡是石质干枯的,便说是旱麻。这种说法渐渐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成了一种定式,水麻就成了质优麻子的统称,而旱麻即成了品质一般麻子的统称,已经偏离了早期对于水旱两麻的定义。关于润不润的标准,各个商家自有说法有所不同,于是出现的现状是——似乎市面上都是“水麻”,因为只有说“水麻”,才能得到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