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孩子踢打妈妈致骨折
建议WiFi条件下观看
河北孙大姐是一位14岁孩子的妈妈,孩子小宇每天沉迷于玩手机看电视。有一天晚上11点多,儿子小宇还在看电视,孙大姐就喊他,不要看了,该去睡觉了,明天还得起来写作业。但是小宇两耳不听窗外事,依然沉迷在电视里。孙大姐看说不听,就直接过去把电视关了。没想到,儿子竟然站起来就对她拳打脚踢,用尽全力,毫不留情,直到把孙大姐的打到全身淤青,小腿骨折,小宇发泄了脾气才住了手。
爸爸知道后,工作回家教训了小宇两句。后续也把电视机搬到了亲戚家,不让小宇看。但是小宇更加变本加厉了,一不顺心,就打妈妈,拿酒瓶砸,拳头打,用脚踢……无所不用。孙大姐说,儿子打人的手段越来越厉害了,都怕了,现在晚上不敢在家里住,回到娘家住。
但是可以想象吗?面对这样暴力嚣张的孩子,父母依旧没有选择报警,问其原因,爸爸说:“孩子在叛逆期,给一个机会。”
作为家长,看到这对父母的教育态度感到惊讶却也心寒,就如网友的留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在这个家庭里,正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还是个孩子,过分的谦让、溺爱,才会导致把孩子养成这样“不正常”。小宇玩手机父母会给,要吃饭父母会做,沉迷电视也没有办法,甚至暴打亲生妈妈也不会被管教。溺爱孩子,父母以为是对孩子好,孩子觉得父母是理所当然的,最后不仅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也会毁了一个家庭。
没有原则的溺爱
是包庇是纵容
不是爱
我们常说要无条件地爱孩子,但是无条件不等于没原则。比如,孩子做了错事,父母要管教,更要让孩子承担一定的结果。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舍不得管教孩子,甚至用“他还是个孩子”来包庇纵容。报警人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儿子13岁了,出言不逊,在家中砸东西,还打了自己几巴掌。
据悉,儿子当天没有写作业,母亲就督促他喊他去写写作业。但是儿子嫌母亲啰嗦,非常生气,开始骂人,打砸家里的东西,甚至还顺手就打了母亲几巴掌。民警在现场教育孩子时,孩子气势汹汹,毫无悔改之意,双手叉腰说:“TMD是常用语,改不掉的。还有另一个常用语,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不好。”
后来父亲回家听到民警的批评教育的态度,更加让人气愤。他冷漠地说,儿子还是个孩子,这是家务事,不需要民警帮忙教育。
小小年纪,不仅满口脏话,还扇打自己的亲生母亲,作为家里的一家之主,父亲竟是如此纵容态度。父亲用“他还是孩子”作为推脱理由,殊不知,这句是父母最大的谎言。2019年3月,广西柳州36岁的潘某开车撞了隔离栏后又撞上一辆五菱小客车,然后肇事逃逸。事后接受调查,潘某的母亲称:“他还只是个孩子。”然后就以头痛为由去了医院。最后,交警大队依法判定潘某因交通肇事逃逸负该事故的全部责任。
2019年8月20日,贵阳一名23岁男子和妈妈坐电梯时,将指纹机暴力拆卸并于26层楼抛下。物业调查清楚并索赔时,妈妈说“他还是个孩子”,不赔。后来报警处理,涉事男子家人赔偿了7050元。律师分析说明,该男子其实已经违法,如果致人伤亡的,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他还是孩子”这句话是孩子无视规则横行霸道的护身符,但却不是法律给孩子的护身符。父母溺爱孩子,不舍得管教孩子,孩子终会被社会好好教训。或是撞到南墙后孩子还能回头,或是受到法律的制裁,孩子的一生画上了黑点。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很多父母不让孩子接受生活的苦难,有应必求,衣来张口饭来张口,以为给孩子最好的就是对孩子好。《百姓调解》电视专栏曾经收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她说,儿子东东30多岁了,沉迷游戏,甚至把自己给的钱都拿去买游戏装备,好吃懒做,应该怎么办?
东东已经30多岁,没有成家立业,即使工作了也还是住在家里,吃在家里,也从未交过一分钱的生活费。调解员调查过程中,东东也是十分的不耐烦,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不对劲。
最后,东东的哥哥说出了弟弟如此懒的真相,“妈妈一直给弟弟提供方便,对弟弟有求必应”。
这位母亲也坦言,从小比较溺爱儿子,儿子说没有电动车不方便,立即给他买;听他说下班没事做,又给买了电脑;儿子问她拿买烟钱,她也给。甚至自己已经迈进老年人的年龄,还出外工作,给小儿子挣钱补贴他的生活。父母担心孩子爱孩子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毫无原则的爱,事事顺应,显然已经不合适了。而且这种溺爱从小时候持续到了成年,养出一个“啃老族”,也不出奇。看过教育书籍里有一个结论: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增加依赖性,形成脆弱、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的人格。要知道,没有孩子会自己突然长大,也没有孩子可以突然独立。小鹰可以展翅高飞是老鹰的狠心放手,肉虫可以破茧成蝶是自己的不懈努力。所以,想要孩子的长大,不是18岁的到来,而是父母逐渐放手,孩子找到自己的过程。《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教育书籍里有一段话: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单独的空间来自由呼吸,需要在自己的地盘伸展手脚,需要在亲历中学习,需要在挫折中成长,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爱孩子,就请后退一些,再后退一些,守住你和另一个生命体之间的界限,只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就如开头的小宇,之所以沉迷网络,暴打母亲,就是观察到父母没有说这样不对,所以形成了“我可以继续做”的想法。
想要孩子“成人”,父母要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让孩子习惯成自然,就能养成尊重他人尊重父母的态度;做错事有引导有惩戒,孩子心里才会有底线,知道有所能为有所不能为。
这个暑假,在陕西有一位7岁的男孩小赵,每天帮爸爸擀500多个包子皮。爸爸也象征性给孩子30元工资。后面发现,孩子的工资一点也没有乱花,都是拿来买饺子皮,买菜,买文具等等。小赵说“嫌爸爸妈妈跑的累,所以我拿自己钱,爸爸妈妈马上就没钱了”、“准备擀到大学,让妈妈身体可以好一些,爸爸可以歇一下。”小赵深知父母的不易,是因为他体会过生活的苦。他知道钱来之不易,是因为自己也在尝试“赚钱”。所以,为人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历生活的风吹雨打,孩子才能更独立,更懂事,更有责任感。
还记得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别人家的孩子——华为“天才少年”201万年新的张霁吗?
一个如此优秀的孩子,背后的竟然是一对“佛系”父母。从小到大,张霁每当要做出一个决定,父母从来不会给他最后的决策,而是给他分析利弊,最后让张霁自己做选择。如果张霁需要买什么东西,父母也不会立即满足,比如,有个东西100元,爸爸也会先让张霁去赚5元,然后再给他补95元。自己的路自己去走,但是父母还是你的指路人,这种界限分明的尊重,让张霁形成了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张霁说“爸妈特别尊重我的选择,让我长大后养成了有主见意识。”
在这个关系里,孩子被当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对待,他才能越快成长,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分寸、有责任感的人。我们所能给孩子的,只有两份长久的遗产,一份是根,一份是翅膀。
父母正确的爱,就是孩子最牢固的根;独立自主,就是孩子可以翱翔远方的翅膀。从现在起,学会有原则有界限的爱孩子,既给孩子关爱,也给孩子管教,同时又适当放手,相信孩子定会有教养有责任感,又能独立自主。*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专门研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跟着青榄听名著》音频节目正在热播,多本中外名著免费听。每天陪孩子聆听书中好故事,养成阅读好习惯。不少读者反映7:00没有收到我们的推文
其实青榄君每天都在准时推送
只是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
建议大家将「青榄家长地带」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消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