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简答题中“含义理解类”考题如何作答?四个步骤两个原则

顾名思义,高考散文阅读题简答题中的“含义理解类”考题就是考查考生对散文中重要句子或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的考题,这类考题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句意理解类的考题,一种是词意理解类的考题。这种考题在设计上往往表述为:结合上下文,分析某某句或某某词语的多重含义。从作答的角度看,不论是哪一种理解类的考题,作答时,均可分四步走,均须遵循两个原则。

一、分四步走

第一步,确定考题考查的句子或词语在原文的位置;

第二步,筛选相关的段落;

第三步,筛选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第四步,概括提炼出答案要点。

下边举一个例子。

2019年北京卷的散文阅读题所给散文是《北京的“大”与“深”》,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1、2两段总说北京的“大”与“深”,3、4两段说北京的“大”,5、6、7、8四段说北京的“深”。命题人命制的含义理解类考题是这样表述的: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根据题干的要求,按照我们上边介绍的答题步骤,题干中提到的那句话在文中第6段结尾,第6段的上文是第5段,下文是7、8两段。这样一来,同题干中提到的那句话相关的段落就有四段,即5、6、7、四段。

就第5段来看,能筛选出的句子是本段最后一句话,筛选出的关键词语是“历史纵深”。

就第6段来看,能筛选出的句子是“厚积于北京胡同、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根据这句话,筛选出的词语是“厚积”。

就第7段来看,能筛选出的句子是“或许你有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筛选出的词语是“犹在的活力”。

就第8段来看,能筛选出的句子是“北京是总让人有所期待的,她也总不负期待,因而你不妨一来再来。”筛选出的词语是“不负期待”。

根据上边筛选出来的词语,经过一番概括提炼,整理出的答案要点是:①有历史的纵深感;②有历史的厚积感;③犹在的活力感;④不负期待感。

二、遵循两个原则

1. 筛选一定要按照散文的行文思路展开,不可掐头去尾,不可杂乱无章,不可毫无头绪。这一点读者诸君看上文的例子就会明白。

2. 概括提炼答案要点要尽可能选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不能全是自己的话。这一点读者诸君看上文梳理出的答案要点即可明白。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经验,“含义理解类”考题对许多考生来讲,往往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笔者上边介绍的“四个步骤”“两个原则”是拿下这类题的一把利剑,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如能切实领会,并能灵活运用,相信我们定能在这类考题上夺得高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