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好山好水多逸趣,朱梅邨绘《石涛诗意图》

公元1689年,康熙南巡到了扬州,他在此接见了一批江南名士。这些名士中有一个特殊的画家叫石涛。对了,就是清四僧中的那位石涛。当时石涛寓居扬州平山堂一带,他感觉受到了皇帝的重视,从此可以平步青云。于是他写了两首诗,名为《客广陵平山道上见驾恭纪》,在诗中他描述了见驾时的喜悦心情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中有两句“松风滴露马行疾,花气袭人鸟道攀”。马蹄疾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风得意马蹄疾,花气袭人很容易让人想到好事临近。如此好的“彩头”,引起了近代画家的兴趣,从而有了这幅《石涛诗意图》,专门图说这两句诗。

这幅画的作者是海派名家朱梅邨,他是吴湖帆的外甥。由于石涛是一位著名画家,他画石涛的诗,如何摆脱石涛的影响就成了创作中的首要问题。他干脆采用元人技法,彻底摆脱石涛画作的影响,从立意上就打破了惯性思维。

朱梅邨在画中题写了几个字,“元盛子昭依承赵文敏遗规”。盛子昭是元代名家盛懋,他和元四家中的吴镇是同乡。世人常常拿他们两人进行对比,盛懋成名很早,他比吴镇名气大很多。吴镇一点也不艳羡他的名气。因为吴镇知道,十几年后,人们将只会知道吴镇,而不知道盛懋。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跑偏了。盛懋不如吴镇,那朱梅邨为什么要学习盛懋的技法?原来盛懋是临仿元人冠冕赵孟的高手,他学习盛懋的画风是为了揣摩宋元画风的转变。只有了解,才能理清脉络。朱梅邨是海派画坛的摹古高手,他以传统为师,还不排斥创新,从而形成了典雅细腻的画风。

朱梅邨的创作没有被石涛的诗句所局限,他更多在表现山的壮美与树的苍劲。他通过山和树强调文人对人生的思索。文人的想法有时很复杂,怀揣家国天下之事;文人的想法有时又很单纯,遇到山水就像找到人生知己。朱梅邨画的就是这种感受。

朱梅邨喜欢画色彩分明的山水,于是他在画中特别强调构图的重要性。开门见山的全景式构图,通过一道曲折延续的山脉,强调空间关系。这样的手法,是清初王时敏的风格。色彩不能单纯追求明艳华美,也要考虑到画面结构,朱梅邨用作品展示了他对色彩的理解。

画中人物在作品下方,仅仅起到点题的作用。他这样安排,就是不想让画中人过于出风头。毕竟诗意图,强调的是韵味,不能仅仅是图解文字。

https://www.360kuai.com/9b72de5cd6db669f4?nsid=184oNbGFs020JnChcvopXIO93&djsource=XsgsZ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