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耿‖梅县客家山歌剧的雏形

梅县客家山歌剧的雏形

张维耿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迁移至闽粤赣边,与这一地区居住的苗、瑶、畲等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并与之相互融合,吸纳了少数民族的山歌形式,承传古代汉族民谣风雅颂的表现手法,用客方言来歌唱,逐渐演变而成的。

梅县客家山歌剧是在民间流传的客家山歌的基础上,于解放初期开创并逐步发展最后成形的。

我记得1951年秋梅县梅南区干部罗毓芳在上罗乡(现长沙镇上罗村)蹲点,见上罗郑姓有一套完整的八音乐器,不少青壮年会吹拉弹唱,便组成了一个山歌剧组,由热心文艺宣传的青年组成,编演了一些山歌剧小品,乐曲选自梅县山歌、竹板歌、佛曲等,配合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在本地演唱,收到很好的宣传鼓动效果。

1952年夏水车镇对岸的荷泗大区大立乡开展土改,群众反映地主黄钦元家解放前有一个叫罗宝英的婢女,常给患有麻风病的老大爷洗脚,还给地主强奸了,以致麻风病发作被赶走。罗宝英后来躲到深山里,搭了间茅屋居住,长期靠砍柴卖菜为生。女土改队员听说后很受感动,亲自进山找到了罗宝英,动员她回到大立乡控诉地主。斗争恶霸黄钦元那天,罗宝英声泪俱下登台控诉,场面非常动人。

荷泗大区土改干部张衍元,以往参加过抗日儿童团,担任过编导。他用罗宝英的素材编成了多幕山歌剧《罗宝英》,配上松口山歌、五句板等曲调,找了一些梅兴中学的学生当演员,经过排练,在荷泗大区范围内演出,推动了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我的记忆中,这应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梅县民间最早演出山歌剧的例子,成为梅县山歌剧的雏形。

到1958年,梅县山歌剧团正式成立,演出了不少山歌剧。其中多幕山歌剧《彩虹》曾到北京参加汇演,周恩来总理看后很表赞扬,还接见该剧的主要演员。梅县山歌剧团的保留剧目《挽水西流》,改革开放后重排上演,所到之处,深受欢迎。后来演出的山歌剧《等郎妹》、《围屋旧梦》、《合家福》等也颇受各地观众的欢迎,《等郎妹》在广州演出时卖票率还创出了新高。

客家山歌剧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剧种长盛不衰,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当年见证人的土改队员,我认为,在追溯和书写山歌剧的历史时,罗毓芳、张衍元两位同志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由山歌小品发展到山歌剧,成为山歌剧的初创和雏形,其功绩应是不可磨灭的。

作者:张维耿(2020年1月26日)
作者简介:广东省梅州人,中山大学教授,为一至三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二至四届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学术委员,广东省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出席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修辞学》(与黎运汉合作,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6年版)、《汉语修辞学》(与李圣超合作,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华客文化》(与潘小洛合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客家话词典》(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