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光绪元宝究竟有什么用处?不说没几人知道
在中国的传统银元鉴定中,真伪第 一,珍 稀度第 二,品相第三。真伪鉴定占据了银元鉴定活动的主要内容,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一句话,形、声、重,三手抓,三手都要硬,亲就保准当不了“冤大头”。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是存世量、文化价值、铸造工艺来决定的。当今世上为稀 少的莫过于是“湖北省光绪元宝”、“大清光绪奉天省造长须龙钱币”、“民国二十一年金本位币”、“圣宋通宝當伍”、“中外通宝壹两钱币”。其中““湖北省光绪元宝”已经数年没有出世,如今“湖北省光绪元宝”举世难寻出几枚,价值难以言喻。
银圆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 世银圆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圆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圆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圆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圆通体泛绿锈。真银圆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圆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圆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关键。
机铸纹是机制硬币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纹理。在硬币品相级别的评定中,机铸纹的表现状态是影响定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机铸纹鉴定银圆,一般收藏爱好者都不太熟悉。在此,我先介绍一下机铸纹的产生原因及其特点:银圆的制造机械是压力很大的液压机械,当银币的胚饼放入钢模后,机械向钢模施压,由于模具的体积是一定的,胚饼在模具中受到巨大的压力后,只会从钢模的中 心向四周延展,从而产生一种从胚饼的中 心(银圆的圆心)向圆周发散状的细微纹路,这就是机铸纹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现代假银圆虽然有的也是机器冲压成型,但由于其现代机械的先进条件,使它的压力远远达不到真银圆制造的压力,所以很难产生机铸纹。真银圆,带光银圆的机铸纹一般都非常明显。即使有使用磨损的银圆,虽然大面积的机铸纹已经不明显,但是在银圆的内齿周围,由于有内齿的保护,机铸纹不容易被磨损掉,只要仔细用放大镜观察,仍然是不难发现机铸纹的遗迹。
银元作为法定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这是银元作为法定货币在流通领域中具有的职能。然而,到了百年甚至千年后的今天,银元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文物出现在世人面前, 钱币又具有了另一种特殊的职能--收藏价值。
不要以为原光币就都是很贵的币,有些发行量庞大的银元原光保存较多,比如船洋和站洋等,原光币的价格也只是略高而已。还有新铸币,几乎全是原光的,新铸币不是假 币,比方说二十三年船洋,当年老蒋带队逃往台 湾时带走了铸造船洋的模具,前几年在台 湾用同模按照当年铸币的金属配比大量铸造船洋,市场屡见不鲜,这样的币已经失去古玩收藏的意义,但还不能说它是假 币,因为模具是真的,金属配比也一样,只是铸造时期变成了现代,由于数量庞大还能再生,本人认为没有收藏意义,鉴别台 湾回流币的方法只能是前面提到的边齿了。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光绪年间铸造了一系列银币,但北洋造光绪元宝由于不便于流通使用,故铸额极其稀 少,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