栊翠庵确实在大观园里吗?
按
本文原题《若隐若现栊翠庵》。
作者
姚明
我们都知道,大观园里有个栊翠庵。不过,栊翠庵确实在大观园里吗?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弱智。因为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就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之时:
贾母一行从藕香榭出来,到了栊翠庵。 第四十一回
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妙玉将她们请到栊翠庵喝茶。这都是栊翠庵就在大观园里的最直接的证据。
但是,纵观前八十回,也有好几处不合的情节,使栊翠庵变得若隐若现、渐渐模糊起来。我将这些情节归纳为:宝玉未题,元妃未进,妙玉未挪,此庵未详。
宝玉未题。“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段,贾政带宝玉和一帮子清客相公进得园来,一站一站,移步换景;宝玉给园里的房舍屋宇、亭台楼阁起名、题联。整个过程写得浓墨重彩、曲折有致,充分展示了宝玉的率真天性和不凡才华。元妃归省时,贾政还特意奏告元妃,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由宝玉所题”。
但整个过程,没有写到栊翠庵。虽曾点到“幽尼佛寺、女道丹房”,却无栊翠庵之名。可注意的是,为迎接省亲,贾府专门买了小尼姑小道姑叫她们学念经咒,专门下帖子、备车轿请来了妙玉,这会儿贾政又连“帐幔簾子并陈设玩器古董”的配置都问得很细致周全,但就是没提栊翠庵。
下表列出了十七、十八合回中的题名情况。
大观园亭台轩馆题名简表
元妃未进。元妃游大观园时:
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与一班幽尼女道。
此处不见妙玉出现、更没提栊翠庵。根据后文,元妃焚香拜佛的不是栊翠庵。
为什么说元妃进去礼佛的不是栊翠庵呢?因为十二个小尼姑和十二个小道姑分别住在玉皇庙和达摩庵这两个地方:
且说那个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一班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如今挪出大观园来,贾政正想着要打发到各庙去居住。 第二十三回
前文写了,为迎接元妃省亲:
小尼姑小道姑也都学念了几卷经咒。
因而元妃进香的当然是这些小尼姑所在的玉皇庙或达摩庵了。
妙玉未挪。省亲结束后,贾政准备遣散小尼姑小道姑。凤姐却以承应娘娘之需、不能散伙为借口,提出将这些小尼姑小道姑集中送到贾家的家庙铁槛寺,以备娘娘随时召唤,同时推荐贾芹负责管理。此议获得了贾政和王夫人的同意。这样,这些小尼姑小道姑便由贾芹领着到铁槛寺去了。
也就是说,小尼姑小道姑是为承应元妃归省而买,在玉皇庙达摩庵二处礼佛诵经,元妃还进到其中一处进香并题匾。省亲一结束,贾政便将这些小尼姑小道姑挪出大观园:
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 第二十三回
奇的是没有叫妙玉挪出,所以妙玉成为第一个正式入住大观园的人,比宝玉及众姐妹还要早——除非栊翠庵不在大观园里。
此庵未详。从二十三回我们知道,大观园里有一处玉皇庙,一处达摩庵,现在又有了一个栊翠庵,难道大观园里建了三处寺庙?
大观园选址选在宁荣二府连接处,会芳园一带。贾蓉说周长三里半(第十六回),推知边长约450米,占地约20万平方米(300亩)。即使占地300亩(现存最大的清恭王府占地90亩),也不大可能在里面建三座寺庙。因为寺庙不是大观园的主体建筑,没有必要兴建多处,有了玉皇庙和达摩庵二处,似已不能再多了。
这些,都使栊翠庵显得扑朔迷离。至于为什么,笔者推测有多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改稿遗痕,因为此书经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改动之处肯定不少,有些地方还会多次修改。有关栊翠庵的情节或系改后未核,导致前后描述不一致。如第十三回,作者由于删除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导致此回少了四、五页;同时由于未删“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这句,即被脂批点出。其实这些就是改稿遗留的痕迹。
第二种可能是曹公故意为之,把一些情节弄得烟云模糊,以规避文祸,同时也免得有人对号入座。如小说在开头即宣示:本书情节是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的。言下之意如果写得牛头不对马嘴也别当真。
第三种可能是这样描写是整篇布局的需要。但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虽然我们不知道原著八十回以后的内容。
2021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