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024-06-19 21:43:32 *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目标1、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2、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性善论和仁政论。3、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并探究孟子的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四端”与“治理天下”之间的关系。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难点: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中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写作背景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的战国时期,孟子作为一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意识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创建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位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已的政治主张,纷纷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三、作者作品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四、题目解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自《孟子 · 公孙丑上》,不忍人之心,怜爱别人的心。忍人,狠心对待别人。故“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即善良、慈爱之心。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第二部分:“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第三部分:“四端”:仁、义、礼、智六、全文分析1.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然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仍存在私欲膨胀的问题,这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四端”。2.本文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论证的?本文开篇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接下来,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之后,孟子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最后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扩充“四端”的重要性。3.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观点一:认可。孟子首先强调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从“四心”推导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观点二:不认可。孟子虽然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自己的论证,但是在本文最后还是强调“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苟不充之”的正反对比,更是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善的本性,离开后天的努力也不行。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七、中心思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着重阐述了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为此,孟子又推导出“四端”,即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论述了“四端”对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八、写作特点1.文章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了“不忍人之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全篇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推进,逻辑性强。2.文章善于运用论证手法。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强调了人性本善及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论证灵活。如文章列举的“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以及文中由“犹”“若”引出的比喻论证,成功有力,使整篇文章逻辑严谨,一气呵成。 九、补充资料《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 · 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二百六十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科举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十、总结全文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吧!十一、布置作业拓展阅读《孟子》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赞 (0) 相关推荐 “亚圣”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其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子展等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 ... 孟子的代表作是什么 一. 代表作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 ... “四书”之一的《孟子》都讲了什么?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开始分享<孟子>,一说到孟子,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家之一,人称"亚圣".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 ... 《孟子》导读(一)——简介 一.简介: (一)作品概况: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与<大学>.<中庸>.<论语>同列为"四书",<四书> ... 《孟子》研读讲义第一讲:概述 <孟子>研读讲义第一讲:概述 教学内容:<孟子>研读第一讲: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什么要学习<孟子>:了解<孟子>成书年代及作者生平:<孟子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翻译及赏析 孟子 [先秦]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完结篇)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 [题解] 选自<孟子>,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为"四书".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即 ... 孟子日课044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44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题解] 选自<孟子>,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为"四书".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即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人都有恻隐心,这是人之本心. 赏 析 这是孟子讲"四心"理论前提的一句话. 因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 君王由于 ... 语音版《孟子》赏析(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赏析(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单元 论人性本善 第二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二单元的第二节,节选自<公孙丑上>,也是孟子论人性本善的重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②.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③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④恻 ... 毕业特辑(上)|人皆有别离,愿君长相忆 2020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有过焦虑.恐惧.迷茫,但终于熬过最困难的时期. 6月是不同寻常的一月,它见证过太多青春的离别,同时镌刻着许多新的开始. 2020年6月,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也将迎来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