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布局谋篇章法
● 我对所谓章法的浅陋认识
所谓章法,也就是结构、架构。作诗与写记叙文、议论文等一样,都是要有结构的,要不就杂乱无章了。懂得了章法,理解了章法,才能在写诗之前,进行整体的构思,进行素材的谋划,进行素材使用的布局。也就是布局谋篇。
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章法呢?
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则无,大体则有”。如果一味地死守结构,必至于平淡无奇,而难成佳作。清朝人沈德潜在他的《说诗晬话》中是这样说的:“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住,月到风来,何处看得死法?”这就是说,不可以不知道写诗的章法,但是也不可以拘泥不化。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清人徐增又是这样说的:“诗盖有法,离他不得,却又即他不得,离则伤体,即则伤气”。 那么,对于我等初学写诗的人来说,应该怎么做呢?愚陋以为:先要学这个章法,知道有这个章法,等到心领神会了,要跳出这个框框时,也才能够如鱼得水,也才不至陷于沉滞呆板之境。如同初学写字要知道“横平竖直”一样,待到欲升“书法”之道时,则已不必矣。
● 我对律诗的“联”的偏爱叫法
在以前与大家交流对律绝诗认识的时候,我曾经说过我赞成对律绝诗句叫作“第一二三四句”的叫法,不甚赞同叫作“起句、承句、转句、合句”的叫法,因为有好多好律绝诗并不完全含有这四个层次。并以“律绝诗的十三种布局谋篇方式举例”为题加以了浅陋的说明。当然,“起承转合”四步俱全者为好。
同样的,对于律诗的“联”的叫法,我赞成“第一二三四联”的叫法,也赞同“首、颔、颈、尾联”的叫法,不甚赞同“起、承、转、合联”的叫法。当然,极其赞同在律诗里存在“起、承、转、合”四个着笔点的说法。这是因为,一是有好多好的上乘律诗并不完全含有这四个层次外,二是有的诗的“承”在第一联的下句就开始了,有的在第三联还在继续“承”着,有的“转”推迟到了第四联的上句上,更有的将“转合”糅合在了第四联的下句即第八句里。
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组成,每联两句计八句。在容量上比绝句多了一倍。因此,在布局谋篇的架构上就与绝句有了些差别;又因为律诗的颔联、颈联要求对仗,这又对律诗的布局架构产生了极大的约束和影响,致使它不能像律绝诗的布局谋篇那样灵活多样。
● 题目中所谓的常见章法
一、“起·承·转·合”四章法
二、“起·承·继承·转合”五章法
三、“起承·展·转合”五章法
除了这三种完全具有“起承转合”着笔点的律诗外,还有“起承转合”不全有的律诗,这一类律诗,我浅陋地认为是千姿百态的,但也是好诗,也有许多好诗。
下面仅仅就所谓符合常见章法的、大家比较熟知的律诗,分别列举几例并简单浅陋说明之。
● 一、“起·承·转·合”四章法
律绝的所谓“起承转合”布局法,那是以“句”为单位来谋划、筹措的。而在律诗的“起承转合”布局架构四章法法里,则是以“联”为单位来谋划筹措。
首联为起。起,就是开个头,要达到点题、定基调、或笼罩全篇的作用,因此,起的作用有:
①有的首联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②有的首联挈领总括全篇;
③有的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直接写景或抒情。
④也有的采用倒序起法。
根据“起”与主题的关系,有“以题起”、“以事起”、“由景得兴以兴起”、“由事得比以比起”,因之,对“起”有诸如“明起、暗起、陪起(衬起)、反起、引起、兴起”等详细称谓。我的浅陋认识是,第一句只要能引领后面的诗句,统统视为“起”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得复杂。后面的问题是“起”得恰当与否的事了。还有腹联、尾联,只要恰当、顺畅就好,当然,能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水平,那是最最好的了。
颔联为承。承是承接着首联写下去,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以加深扩充首联的内容。
颈联为转。转是笔锋一转,要别开生面。或由写景转到抒情;或由此时、此地、此事转到彼时、彼地、彼事。
颔联与颈联又可合称为“腹联”。
尾联为合。或称“结”。所谓“合”,就是整首诗的最后落脚点,前面的都是为这个“落脚点”打基础服务的,以能深化主题、揭示要旨、振醒全篇、含蓄蕴藉、余味无穷为好。常有画龙点睛之神功。
这种布局方法,是律诗布局最最常见的方法,是惯例。
— · — · — · —· — · —
【例1】五律·旅夜书怀·唐·杜甫
【题解:旅途之夜 + 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首联:起。
第一句交代“旅”所到的地点 --- 岸;以及在“岸”所得之“景” ---- “草”细“风”微。
第二句交代“旅”者所随之伴 ---- 独;“旅”所用乘具 ---- 舟;“旅”之时段 ---- 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颔联:承。接上一联,写“旅”之“夜”所看到的景色,“星”怎样,“野”如何,“月”如何,“江”怎样。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颈联:转。由景色引发有思、有想,转到抒怀,转到对自己对文章效应、对为官之结局的认识、判断上,并似发未发、已发且隐的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哀叹。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尾联:合,结,落脚。以无家飘零的沙鸥自喻。升华抒怀。
人们好把“说话或写文章直接了当就进入正题”的叫做“开门见山”法。在律诗中,使用“开门见山”手法的“起”不妨叫做“直起”或者“明起”。所举上例杜甫的诗,就是“开门见山”的“直起”例。杜甫还极善于使用比“开门见山”更直接了当的“起”,是没有所谓的“门”,也不说“山”,就已直接在“山巅”了。像这样的“起”,不妨叫做“突起”或“裸起”。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 · — · — · —· — · —
【例2】七律·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起。题目是“登”,却不说“登”,不说“登”的过程,不说登途之所见所闻之景、之事、之人等,开笔就直接写登到高处时的所见所闻之景色。
题目“登高”,登的可能是山、可能是楼、可能是山上之亭榭……没必要细纠,
上句:直写在“高处”所得“风、天、猿”之景象,“风”是感触之景,“天”是仰望、视觉之景,“猿”是听觉之景;“啸哀”是气氛之判断。
下句:写在高处俯视所得“渚、沙、鸟”景,即水中水上水旁之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承,接着上联写景,且是分承法。
第三句,承第一句写物景 ---- 树木之景;第四句承第二句写水景 ---- 长江之景。且都是“远视”所得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转,由写凄凉之景转到写人,抒情。
上句:抒空间之“我”情 ---- “万里”之遥,且“悲”且“客”;
下句:抒时空之“我”情 ---- “百年”之久,且“病”且“独”。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合,落脚到自己的当下的生活境况上:人老境困、悲怆难言 ---- 潦倒得就连“浊酒”也喝不起了。
— · — · — · —· — · —
【例3】七律·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首联,起,直起。写在“野”望物 --- 上句,远视,且由“西山白雪”思及边防之安危。下句,近视,由“万里桥”思及为国家安危出力奉献(三国时期,诸葛亮派费祎出使东吴亲自送行到万里桥,费祎果然不辱使命。)【题外话:“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句与这两句含义相近,含有杜甫思及国家安危和为国出力奉献的胸襟,只认为是两幅如“画”的自然景观的理解是肤浅的。】
海内风尘兄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颔联,承。承上联而望,上联望“物”,由“物”思事;这联望“人”,由“人”生“悲”。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颈联,转。由“望”转到“看”自己当下的身体之现状、由“因望而思及的为国效力”转到自己对国家贡献之微的自叹上 ---- 抒情。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尾联,合。由景色之萧条归到自己之萧条,由自己境况之萧条归到国家政局人事之萧条。落脚到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上。升华意境。
● 二、“起·承·再承·转合”五章法
在一首律诗中,首联起、颔联承、颈联继续承之、尾联上句转、下句合,尾联担当“转合”两层功能的布局架构方法,不妨称之为“起·承·再承·转合”五章法。
所谓的“再”或“继”,就是接着颔联的意思,继续发挥而不断,而把“转”压缩到尾联的上句上,与“合”的功能放在了同一联上。尾联打破了以“联”为单位的布局法。这种方法在律诗的布局谋篇中也是常见常用的。
— · — · — · —· — · —
【例4】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首联,起。直言草之生生不息之况景。上句紧紧扣题目、下句含评价、议论之咏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颔联,承。承上具体说明“草”是怎样“一岁一枯荣”的。上句写“枯”,下句“荣”。赞草生命之顽强,语不言而意自现。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颈联,再承。接着上一联说到的草的“又生”,继续说生之后又如何?继续发挥 ---- 草有“芳”且能飘远、草旺盛到覆盖道路,晴朗的天气时看草,翠绿到遥远。赞草之意又深一层。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尾联,上句转,下句合。上句,由写离别地点“古原”草之“景”,转到送别朋友之“事”上;下句由上面的“枯、荣”,怎样“枯”,如何“荣”,以及“草香(芳)”延伸的远、生长得旺盛(晴翠),总括收拢,合(落脚、杀尾)到“别情”的深度(萋萋、满)上。真是“情萋萋”似“草萋萋”且胜“草萋萋”。以物之茂喻情之深。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赋得”二字。在诗题的前面冠以“赋得”二字有两种情况:①按照唐代科举考试的规定,凡考生按考试旨意答题,自命文章题目的前面必须冠以“赋得”二字。②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凡皇帝指定题目或指定韵让臣民作答,臣民作答时,题目前必须冠以“赋得”二字。这首诗就是白居易的一首应考作品,时年一十六岁。考试题目是“草,借物惜别”。
— · — · — · —· — · —
【例5】五律·夜宿七盘岭·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首联,起。以“游”的人 --- 独、“游”的远近 --- 千里外作铺垫,紧接扣题。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颔联,承。写夜宿地所感天际之景即“远景”:“月”景,实际远感觉近,“银河”景,实际高感觉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颈联,再承。写夜宿地之“近景”。先以“芳春”补充完善第一句“游”的时间 ---- 季节,以“清夜”补充完善第二句“卧”的时间 --- 夜,扣题更紧。以能看见“平仲”之“绿”形容“月”之明,喻己之清白;以能听见“子规”之“啼”形容“夜”之静,喻己之思乡情。平仲,银杏,也有说是杜仲的。这里的“绿”不是形容词,是“绿色”意,名词;“啼”不是动词,是“叫声”意,是名词。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尾联:转合。上句由写“景”转到写“人”游子“我”上、我的寂寥的行为上;下句合,落脚到游子“我”思乡的情绪上 ---- 心早已到了家乡“褒城”,且听到了雄鸡司晨的叫声。
● 三、“起承·展·转合”五章法
在一首律诗中,若首联的第一句领起、第二句就承;中间两联的四句都在“承”的基础上,展开铺叙,或景或事,把诗的“腹部”搞得好大好丰满,第七句为转,第八句为合,高度凝聚诗的主旨,这样的布局谋篇的方法不妨称之为“起承·展·转合”五章法。
首联和尾联都打破了以“联”为单位的布局法,中间两联的功能相同,真正成为了大肚子“腹联”。
【例6】七律·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联:上句,起。点明春行开始的地点。下句:承接上句写开始行时所得远望之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颔联 + 颈联 = 腹联,再承,首联的第二句写远景,这两联的四句都写近景,展开来写。
“几处……”句:展开一:一路走来镜头一 ---- 早莺之景;
“谁家……”句:展开二:一路走来镜头二 ---- 新燕之景;
“乱花……”句:展开三:一路走来镜头三 ---- 多花之景;
“浅草……”句:展开四:一路走来镜头四 ---- 浅草之景。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上转下合。照常理来说,上面各种景色这么好,这么多,到这里应该转向抒情了,诗人却没这样“转”,而是通过转向另一个景点“湖东”来用这些衬托。上句转:转到我的“心之所系”。笔锋急转,以上景色虽好,但不是我的最爱,我的最爱湖东。湖东的什么地方值得“最爱”,没有说,卖个关子。下句合,给出上句的答案,寄爱于此,寄情于此,落脚“白沙堤”,又不直接说出“白沙堤”到底怎样美,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以及渴望去一游的信念。升华。作者为了说钱塘湖“白沙堤”的景“美”,不惜用重笔作铺垫,用众景作铺垫。表面是在铺垫,实际是在渲染。
— · — · — · —· — · —
【例7】七律·春题湖上·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首联,上句,起:点题起。画图之由来。下句,承:从山和水的角度,对“图画”作总的描绘。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萝裙带展新蒲。
颔联 + 颈联 = 腹联。再承,对“图画”展开来写:
展开分镜头、特写镜头:分镜头之一 --- 松林;分镜头之二 --- 月亮;分镜头之三 --- 早稻;分镜头之四 --- 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尾联:上句转,由上面的写景转到写人 --- 写人的行为。下句合,落脚到我爱西湖,竟然达到胆敢有违君命的程度。
— · — · — · —· — · —
下面提供两首属于这个架构的律诗,各位诗友不妨试析之。
【例8】七律·咸阳古城楼·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 — · — · —· — · —
【例9】唐 · 高适
七律·送李少府贬陕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猿啼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除却上面说到的三种常见章法,“因起承转合跳跃而显凌乱”、“起承转合不全”、甚至四联是并列关系的律诗也时常见到,这样的“布局”就不能说是“章法”了,它是非常态情况下的作品。
有的时候,会发生非常的事件,这非常的事件就会引起人有非常的感情,非常的感情会使人的情绪难以控制,在表现感情的形式上也就会不一般,说话办事,往往颠三倒四。如果是写诗,各联之间,甚至上下句之间,在时空上就会跨度很大,表现出明显的、突出的跳跃性,所谓的“起承转合”的痕迹,会显得前出后窜,十分凌乱,残缺不全。理解这样的诗,也只能随着主题的脉络,从逻辑方面去理解、去寻觅了。这样的“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布”的是非常时期非常的“局”,因此,这种方法难于驾驭,一般人使用,往往被认为凌乱而被否定,所以,用这种方法写的律诗尽管有,但比较少见。因此,这里仅留下几首诗的题目,就不加浅说了。
— · — · — · —· — · — · —
【例10】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例11】七律·安定城楼·唐·李商隐
【例12】五律·咏史·唐·戎昱
【例13】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