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终于承认“工业4.0”失败,互联网经济严重落后中美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Xiaofu_Lu

工业4.0失败,互联网经济落后

最近,”工业4.0“议程在德国和欧盟国家都有点销声匿迹了。

自2013年依赖,德国着手推动工业全面数字化,以电脑系统及人工智能,生产高度定制化的产品。

可是,不少欧洲工业龙头实行工业4.0以后,却控诉开发系统的成本效益根本不赚钱,在未来五年,欧洲企业在互联网工业作业系统上的投资,总额高达1400亿欧元,占每间企业年均利润的3.3%。

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产业适合于”工业4.0“生产模式,欧盟内的制造业以汽车,化学品,机械设备,金属用品及食物为主,当中化学品及部份金属用品工业,难以配合整合思维,将定制化特性融入产品,投资可能得不偿失。

阿迪达斯曾经在德国建立两家模范4.0工厂,去年都已经关业了,阿迪达斯发现,机器可以缝制,可以沾胶,但是却连最简单的皮革和布料,都分辨不了,先进机器旁边,还要配备工人来帮助机器,如果把生产放在中国和越南,成本远远低于工业4.0.

欧盟发现,互联网经济已经严重落后于中美两国。相比中美两大版块,前者具备巨额国家援助款项,后者也有世界顶尖的信息科技研究机构,欧盟在资金投放及人才培训上的匮乏,以及产业结构偏重于传统产业,使得各成员国迟迟不能培养出立足国际的欧洲科技巨头。

即便“偶有佳作”,比如少数成功例子如瑞典音乐平台Sportify 等,也要将重心放眼美国市场,前往纽约联交所上市集资。

▲Sportify是少数成功的欧洲科技巨头,而它们也将重心放在欧洲以外的美国市场

工业结构偏重传统,互联网教育严重缺失

欧盟信息科技教育水平,仍然落后美国和英国。

在全世界排名前二十五的电脑科学学系之中,近半院校都坐落于美国,在英国脱欧后,坐落欧洲大陆的少数顶尖院校,难以为”工业4.0“及”工业新法国“等发展计划,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研究成果,支撑法德的庞大野心。

欧洲大陆作为传统科学理论的发源地,理应在电脑科学发展上取得亮丽成果,可惜的是,欧盟国家长期忽视信息科技教育的重要性,从经合组织发达国家数据来看,少于15%的欧盟学生曾经学习高级电脑应用,在部分成员国如希腊和克罗地亚等,更有近半学生,从来没有在校使用电脑学习,说明欧盟在信息科技教育上的发展,十分缓慢。

欧盟国家文化支离破碎,分崩离析

美中两国科技巨头之所以强大,原因在于,中美拥有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单一市场,因此规模经济能够发挥优势。

欧盟是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跨政府机构,文化差异在各成员国之间非常大,任何一个欧洲APP,至少需要三个语言版本,英语+法语+德语+所在国语言,如何平衡各国文化,取得欧盟统一单一市场支持,往往就是欧盟区内创科企业的一大难题。

拿比利时来说,真正的小国家,国土面积还不如中国的哈尔滨市,但是却又三个正式语言,荷兰语,法语和德语。这种环境下,互联网企业不管干什么,都需要三种语言,起步的时候成本就高,烦不胜烦。

图片说明:小国家比利时的三个语言分布。

在”工业4.0“纲领当中,数字生产技术只是生产手段,而要发展互联网经济,真正目标在于加强迎合市场需要,配合大数据发展,提升欧洲工业的竞争能力。

欧盟各成员国间的法定语言都不一样,人均收入差距显著,人口基数各有不同,以上三项差异,使得创新企业难以衡量业务的发展潜力,难以进一步争取投资者金融支持。

欧盟在发展文化信息类别的科技企业处处碰璧,这方面美国和英国有优势;而新型电子产业也非欧盟所长,这方面中日韩有优势,使得培养互联网科技巨头的任务,停济不前。

注重隐私,不能让欧盟出现互联网巨头

鉴于迟迟不能扶植出区内的科技巨人,欧盟走了另外一条道路,加强数据保护,加强标准制定。

欧盟发布了《一般资料保护规范》(GDPR)相关法规,被称为历史上最严格的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标准。

欧盟的策略,就是成为大数据的”监护人“,要求各个企业加入欧盟所设立的数据管治区,借此控制现有科技巨头的发展进程。

欧盟向来重视个人私隐,数据改革的立足点,在于推动数据自主权,将数字数据的存取权,交回使用者手中,并希望用户能自由选择数据监管机构,保障自身隐私。

除此以外,数据改革的另一核心,莫过于推动数据共享,建立巨型大数据资料库,并要求各个行业中的领头羊,向其余业者分享市场数据,避免出现垄断。

的确,欧盟在科技发展上走的”第三条路“,能为其重塑国际地位,确立市场定位。然而,欧盟内部仍有不少满腔热诚的科技初创企业,希望为欧洲抢占市场份额,数据改革对于新兴科技发展,没有什么好处。

过于严格的数据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其实是早期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天敌。谁有能力投入科技和资金,来保护消费者隐私?只有四平八稳的大企业才能做到。而互联网新兴科技企业,根本没有创新模式的空间,很多都被欧盟繁琐的监管堵住了。

相比起大数据规范,欧盟区内初创企业真正面对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导致难以扩大发展规模,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业务。

市值超过十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在欧洲只有29间,相比美中两大国家都已经超过了100个,数字可谓相形见拙。背后的成因,莫过于欧洲缺乏公开而稳定的集资渠道,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济后,使得欧洲区内的初创企业难以扩展规模。

欧洲的创业投资市场仍在发展当中,规模不能与美国比拟,以2019年为例,全年下来,欧洲区内的创业投资总额约360亿美元,而美国的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

此外,美国初创企业能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公开募资,让规模较少的科技企业能成功上市。但欧洲成员国内,从未设立与新型科技产业相关的证券交易平台,使区内初创企业难以公开集资。

因此,欧盟数据改革,只能控制中美两国,不断开出罚款单,但是对于欧盟重夺”科技主权“可能没有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