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大军都马饮长江水了,为什么不继续北进,一统中原呢?

吴三桂这个名字,可谓是响当当的,虽然其在明清两朝最终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名声。但由于其带领的关宁铁骑超强的战斗力,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大清,都完全可以称得上举足轻重,其一方诸侯的地位是没人可以否定的。这样的时代弄潮儿,是具备一定的登顶实力的,肯定是不会满足一个小小的云南王称号的。于是乎,他最终也是没有辜负自己,借中央削藩的机会,伺机发动了叛乱,并在随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其大军已经由云贵发展到了这个长江流域,几乎占据了当时整个大清富裕区的半壁江山,甚至还称了帝。

其气势,真可以说是要盖天了,夺取整个大清江山似乎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可就在吴三桂大军如日中天的时候,马饮长江水的吴军,突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让人感觉是大大错失了追击清军的绝佳机会,最终导致整个军事行动的失败。单站在吴三桂的角度来想,是有点为其可惜。这是这样的戛然而止又是为何呢,我觉得不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清军此时已完成了军队的集结。吴三桂能有由云南的一省之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展到大部分江南地区,一方面是由于其军事实力确实强大。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清军的准备不足,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叛乱是没有半点准备的,所以才出现节节败退的情形。而在吴军到达长江的时候,清军通过前段时间的调兵遣将,此时已完成了集结,集结地就是长江沿岸,清军就是打算要在这一代反击,扭转战局,让长江战场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所以说清军是不可能让吴军越过长江的。

其二,吴军在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虽然吴军非常强大,攻势也非常猛,但其必定是地方实力,再加上占据地盘的扩大,留守地区和前线战场需要的兵力就会成倍的增加,吴军此时在军力上已是显得力不从心了。再加上新占领地区,很多仅仅是名义上的占领,并没有实际的管理经营,甚至有的地方还有反对的力量,根本不会为吴军补充太大的军备。也就是说,蛇吞象,是需要停下来,用时间来消化吸收的。

其三,是吴三桂个人原因决策导致的。吴三桂在起兵反清的时候,已经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了,其当年怒发冲冠的少年豪气估计都已经衰减了不少。再加上,他是亲眼看到过八旗兵如何厉害的,他心中对自己还是没有很大的自信的,甚至对自己起兵的行为还是多少有点后悔的,因为他心中一直多少存在着对八旗兵的敬畏。所以说,吴三桂内心里是谨慎的,能达到划江而治,他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