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莱尔《在柏林》| 跟大师学读写

经典重温
在柏林

【美】奥莱尔

【开端】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伏笔】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悬念】
【发展】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悬念】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助推情节】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悬念】
【高潮】“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悬念】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助推情节】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阿卡姆疯人院啊。”【解疑】
赏 析
《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写的一篇微型小说,它被选在最新的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与另外两篇经典的微型小说《桥》《穷人》共同组成了第4单元。就选文而言,这个单元堪称经典。
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在柏林》是她名篇中的精品。
文章不足400字,短小精悍,是侧面描写的典范。
它以二战为背景,写一节火车车厢里的一个生活场景,只有几个镜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语言叙述也是不动声色,却折射出战争给平民造成的肉体的巨大痛苦和心灵的沉重打击,其震撼力和冲击力,足以使任何正面描写战争残酷的小说或电影逊色。
这么短的一篇文章,却有如此魅力,这与作者的作家和记者的双重功力是分不开的。语言的凝练与构思的技巧,在文章中展现得炉火纯青。
从选材上看,以一个家庭的遭遇,来反映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命运,属于典型的“以小见大”。这就给同学们一个很重要的启发,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件,社会上的一些小人物,往往蕴含着宏大的主题和深刻的哲理。关键是你能不能看到、看到了什么。
从结构上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分完备,而且还有详有略。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从技巧而言,伏笔、悬念等手法的运用,引人入胜;“重复”手法的使用,比如老妇人的数数儿和两个小姑娘的笑,则助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好几处地方,是悬念和重复在一起使用。

小说的立意,更值得我们学习。从故事情节来看,老妇人和后备役老兵这对老夫妻应该是德国人,三个儿子应该是为纳粹德国当兵而丧命,作为父亲的后备役老兵也即将走上战场为纳粹卖命。这一家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它的命运也是二战期间纳粹统治下德国众多家庭的命运。作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于他们个人,没有指责,没有鄙夷,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同情和悲悯;而对个人的同情和悲悯,也正是对战争和发动战争者的强烈控诉。

这的确是一篇闪着人性和思想光辉的经典之作。
(0)

相关推荐

  • ​【黄泽楷】《在柏林》续写

    <在柏林>续写 福清市实验小学六年七班  黄泽楷 指导老师:刘鸿丹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老妇人那声音如春雷炸响,让乘客们心中再也无法平静.不远处的那两个小女孩脸上一片复杂神色,既羞 ...

  • ​【张曦予】《在柏林》续写

    <在柏林>续写 福清市实验小学六年七班 张曦予 指导老师:刘鸿丹 车厢里只留下紧锁的眉头和一片令人发毛的寂静-- "一.二.三--"老妇人轻柔的声音再次响起,她呆呆地望 ...

  • 陆生作:​小说三要素分析课文《在柏林》

    小说三要素分析课文<在柏林> 文/陆生作 这是一篇小说,它的篇幅真的很小,切口也小,但以小见大.课文中的细节也值得回味.这些都算是小说的"小". 小说有三个要素:环境. ...

  • 郭广华:在柏林—根据奥莱尔小说《在柏林》改编

    在柏林 --根据奥莱尔小说<在柏林>改编 郭广华 火车缓缓出柏林 车内尽是妇孺身 并肩并背两老人 一为战时后备役 一为体弱呆眼神 老妇数数一二三 盖过咔嚓车轮音 反反复复数不停 两位姑娘不 ...

  • 【郑佳蓉】《在柏林》续写

    <在柏林>续写 福清市实验小学六年六班 郑佳蓉 指导老师:郭群娟 车厢里只留下紧锁的眉头和一片令人发毛的寂静-- "一,二,三--"老妇人轻柔的声音再次响起,她呆呆地望 ...

  • 《富饶的西沙群岛》|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桃花心木》|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草虫的村落》|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匆匆》|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荷塘月色》:游记写作技法大全 |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别饿坏了那匹马》|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山中访友》|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索溪峪的“野”》| 跟大师学读写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

  • 跟大师学读写 | 《观潮》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