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象数学大师邵雍的四分归纳法

《易经》重视四分法,每一个卦都有四个部分组成:卦、爻、彖、象。

四条方法论原则:言尚辞、动尚变、制器尚象、卜筮尚占。

四种卦爻象:得、失、忧、虞。

四种断占心态:吉、凶、悔、吝。

邵雍的观物哲学根源于《易经》,还进行创造性发挥和解释。

每一个思想家都会思考天地是如何生成的?天地之先还有什么?

《易经·系辞传》曰:

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可以看出太极生天地万物,太极就是道,道生万物。

邵雍根据易经,静静地在那里观察,对宇宙生成进行推断。时间久了,道理就看得透彻,他看什么也都是四分法,万物都可以四分。所以4这个数字是很重要的。

他在《观物内篇》中这样解析:

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

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

四时四维者,天地至大之谓也。

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

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

一柔一刚交,而地之用尽之矣。

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少者谓之少阳。

静之大者谓之太阴,静之少者谓之少阴。

这样,阴阳就变成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有2变成4了。接着都有各自的对应。

图示:

— — ______

阴 阳

— _____ — — _____

— — — _____ _____

太阴 少阳 少阴 太阳

月 星 辰 日

太柔 少刚 少柔 太刚

水 石 土 火

寒 昼 夜 暑

雨 雷 露 风

情 形 体 性

感之变

性之走善色

情之走善声

形之走善气

体之走善味

性之飞善色

情之飞善声

形之飞善气

体之飞善味

性之草善色

情之草善声

形之草善气

体之草善味

性之木善色

情之木善声

形之木善气

体之木善味

应之化

走之性善耳

飞之性善目

草之性善口

木之性善鼻

走之情善耳

飞之情善目

草之情善口

木之情善鼻

走之形善耳

飞之形善目

草之形善口

木之形善鼻

走之体善耳

飞之体善目

草之体善口

木之体善鼻

那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邵雍继续分析、归纳:

夫人也者,暑寒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形体无不感,走飞草木无不应。

所以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物之声,鼻善万物之气,口善万物之味。灵于万物,不亦宜乎。

人无时不在变化感应,能贯通这些万物和现象,所以是最灵的。

人出现后,一切都在起变化,价值秩序出现了。

邵雍提出伟大的发明:昊天尽物有四府,圣人尽民也有四府。

昊天尽物有四府,春夏秋冬,阴阳升降其间。

圣人尽民有四府,《易》《书》《诗》《春秋》,《礼》《乐》汙隆其间。

天强调时,时是必然性。

人强调经,经是主体性。

天以时授人。人以经效法天。

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出来了

春夏秋冬对应生长收藏,他进一步做了乘以四的步骤,并进行对应。

生生→意→三皇→易

生长→言→五帝→易

生收→象→三王→易

生藏→数→五伯→易

长生→仁→虞→书

长长→礼→夏→书

长收→义→商→书

长藏→智→周→书

收生→性→文王→诗

收长→情→武王→诗

收收→形→周公→诗

收藏→体→召公→诗

藏生→圣→秦穆→春秋

藏长→贤→晋文→春秋

藏收→才→齐桓→春秋

藏藏→术→楚庄→春秋

尽物之性

尽物之情

尽物之形

尽物之体

尽人之圣

尽人之贤

尽人之才

尽人之术

尽物之性

尽物之情

尽物之形

尽物之体

尽人之圣

尽人之贤

尽人之才

尽人之术

看上去,邵雍的四分归纳法,有点机械。但他观物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事” 纳入“天道”。

这样归纳,旨在说明不同时代领袖人物的道德功力和化教劝率的不同。

邵雍纪年单位也是四分的,即元、会、运、世。

1元=12会,1会=30运,1运=12世,1世=30年。

1元=12会=360运=4320世=129600年。

1会=30运=360世=10800年。

1运=12世=360年。

邵雍把民众也拿去四分,即士、农、工、商。四乘以四,总共十六个等级。

所以易经的思维方法和邵雍的四分法,可以成为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