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收藏的味道(五)书中书
阅读书籍的快乐里最大的享受之一是产生共鸣。这种感触用一句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话来表达就是“在别人的文字里感受自我”。比如李娟、鲍尔吉原野、舒飞廉这样的原生态写作就是自然、纯正的一种分享,把其他人希望的生活以真实又美丽的文字分享给众人,然后引起共鸣。但对于书痴来说,还有一种更高级别的心理享受。那就是在作者的书中发现了一本好书。这种“书中书”充满了各色趣味,这种趣味往往是你莫名爱上一本书甚至收藏它的归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而是不可言喻的魅力所在。
而第二波垃圾就在这一波的尾声出现。这一时期的标志则是书腰的出现。引入书腰后,国人开始被洗脑。洗脑的开始往往是背后消费习惯的养成记。就好像最伟大的钻石骗局一样,虽没能达到钻石的消费高度上,意淫的效果却是雷同的。人们普遍从有思想的读者被培养成看书腰定思维的半脑残读者。先入坑再求解脱的市场化行为取代了原来口碑相传的经典模式。然后就是我们没事就会看到的动不动冠以“中国的…”、“最…”“史上…”“读了就停不下来…”等等千篇一律的套路广告词。此后,经典难出。原来的那批经典也因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消费养成及市场化消费模式的惯性被束之高阁,大部分的人已经失去了判读能力。再往后,IP、网红等轮番轰炸,经得起折腾的作家就只有70后的几位,来来回回也只有那些书。纯文学也日渐式微,书籍本身从读者手捧肉沦落为无人问津的废纸回收。剩下一批爱书人小众的就行消费。当然,书腰本身的出现最初也是无奈之举、出版社自救之路。盗版书、网络售书的双重大山压的出版社出了这样一个不被读者买单的设计,实在是无奈的市场经济存活之路,不管我们怎么去贬低它,也要认识到最为双刃剑它直观的好处。关于书腰的血泪史,也是一部长篇巨著的描述啊!
书腰始于日本书籍营销手段,和方便面、味精一样,被我誉为日本人三大洗脑消费发明。就像这本书的书腰广告上写的作为书腰收集者来说,我表示这是生与死的召唤,爱与恨的缠绵。
(二)
书话到处是,前辈是精华
提到书中书,最能起到隔靴搔痒作用的是作者专题介绍的书了。这样的书往往是以书话形式出现的。而书话同样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冠之的。同样是在90年代,有很多编辑出身的人士写了很多的书话作品。这些人中有的也是大家,但书话作品却不一定就是精品。今天我们提起书话,第一个想起的当推姜德明!写书写文章的人是如此之多,但是能以书话留名的目前还真的只有姜老头一个人。尽管他一生编书无数,多有粗鄙,但在他的书话中却留下了经典。寻书问典,在他的书话中总不会缺少精华,当然了附带着书籍背后的文化寻访更是它的招牌。
姜德明先生是书话大家,是迄今为止写作靠“书话”出名的“唯一”一个“作家”(人家实际上是职业编辑)。
书话是一种主观意识非常强的“编外文体”,严格来说它只能放在杂文类,甚少入散文,虽然也有人把她放到学术范畴里。比如版本目录学下也有不少书话,如果你学习古籍,《西谛书话》是不得不读的非专业课外书。但如果有书痴评级的话,这个书却又是必读书目。因为作为一个入门书痴,没有读过或听过郑振铎这位书痴届大咖的书,实在是过不去。
说“书话不是一般人随便写写的”原话不是我,而是在另一位出版界前辈大咖的某本书做的序中看到的。前辈抨击的是90年代后期以降书话题材书籍扎堆但参差不齐的现象。他们那一年代的一批文人有这样的发言权(比如萧乾)。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批作家、编辑在上一代和上上一代人眼中同样是“恨不能他们快快长大”。这些老前辈没有市场化的“腐蚀”,有的只是希望文章能真实、真诚,编辑可以挖掘出很多、更好的作家。即使如前文所提姜德明先生这般我辈敬重的老编辑在书痴范用面前同样毕恭毕敬,聆听教诲。至于什么样的书话是精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同好者一句话的点评也是精华,异类者,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是惘然。何况,较之枯燥乏味的书评,书话至少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居多。
郑振铎的笔名很多,他的头衔也很多。“西谛”是他在图书编目时最常用的笔名。《西谛书话》版本也很多,三联书店的流传最广。而83版是最经典的版本
(三)
少则精,精须寻
虽然寻书不易,共鸣难求。但还有一种书中书则是着实挠痒到了书痴读者的心窝里。那就是作者吝惜介绍,一笔带过却又是对作者的观点、文风甚至是本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书籍。
有一回读陈丹青老师的《笑谈大先生》,在先生的主旨之外,我意外的发现了丹青先生提及的《伶人往事》,同样是一笔带过。但是我欣喜若狂,因为我就成了丹青先生的“同好”。伶人,旧时代谤曰“戏子”。至解放后我们把诸多的戏曲大家赞为人民艺术家。但最适合从事戏曲演艺工作者的称谓还得是古老的“伶人”一词。而要写伶人,特别是伶人往事,还必须得是资深票友才行,普通的戏迷还不行。比如京剧,本身是南戏北上杂糅各家而成,形成时间较其他地方戏种较晚,大家离的较劲。甚至于梅兰芳这样的四大家代表都是和京剧共同成长起来的第二代,而他们离我们也不是很远。所以老戏迷写的书自然是权威之作。如果当年袁寒云写一部戏曲专著,怕是能完爆齐如山这样的半商半学(者)吧。于是乎,对梨园熟悉又和梨园巅峰时刻诸人有过深交的人物写的梨园往事变成了经典。而我这样的观点能有几人晓?丹青老师只是一句带过,但我深解其意。那句话外音:“要了解戏剧届老八卦,就找的《伶人往事》吧”在我读到轻描淡写的一句时就在耳朵旁飘着。只是很可惜,我当年也只是在图书馆看完这本书,现在要去寻这本书已经很难,很难了!
信札,作为章伯钧二女儿,戏曲研究学者。老太2015年居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我很喜欢她在《伶人往事》中说喊出的那句“艺术已死”。
还有一次在读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宝妈写的《小鸟睡在我身旁》,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普通到确实没什么内涵。但是我一口气读完了,奇怪的是还读了第二遍。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稀疏平常。就是自己的家长里短。包括孩子、母亲的日常。文字也没有特别好的功底,严格来说作者黎戈只是一个女文艺青年长成了宝妈,爱好文学罢了。(但她此前有一本书籍随笔《私语书》确实不错。)是什么吸引我又读了一遍还印象深刻呢?我觉得就是简单。和当初喜欢《在母亲家的五月》一样的简单。文字中的内容是许多家庭都有的日常。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用纸都很好,应该也是她能市场化的另一个原因。手感佳也是喜欢读书的人被欺骗剁手的另一个原因啊。它的定价也因此不是很美丽,属于我愿意读但绝对不会花如此高价买的那种。
黎戈新作品《小鸟睡在我身旁》取自李健歌名,有李健对其妻子呢喃的爱意。同样适用于家庭温暖的任何场景。本书很日常,我只对《惜书》一文印象深刻。因为这样的文字是很多人都可以写的,但是得到出版的只有少数人。黎戈只是代表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少数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章节我印象十分深刻。说是自己的母亲和她抢读一本书,《布鲁克林有棵树》。我刚好也抚摸过那本书,无缘由的共鸣就这样来了。而促成这本书的记忆就只是因为另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它和《安吉拉的灰烬》属于同一类“成长型小说”。国内不瘟不火的有过类似却始终没有大火的书,比如桑格格的《小时候》,更早一些有一本现在鲜为人知,但当时大肆炒热的《看上去很丑》。有些书就是有着奇怪的奇遇,她不经典但很适合市场。一时间可以“炒作”,但过一阵就会消失。书本里的世界这样的太多。比如成长型小说,一般都是情感细腻的女性去阅读,同样的也适合情感细腻的女性去书写。女性出书,普遍有这种倾向性。它反映了女性细腻的柔美,这也是女性散文独有的魅力。即使不是经典,也会因为三毛式的文学熏陶写出感性的文字来。
桑地作为曹文轩的高足高调出世却没有逢到一个网络时代。作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没有可持续产出也是一个尴尬的职业。特别是市场化的今天,纯文学已经消亡了。
这样的经历有很多,除了书评、书话这些经典的带你去它想带你去的书世界里外,列出参考书目的专业或专题同样可以大书特书,比如我现在醉心于民俗学、上海学,我就更愿意读相关的精华。但是书永远读不完,如同牛顿踩在前面科学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他自己的成就一样,每个人在倦佚浩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经典才是最大的人生喜悦,才是属于自己和那本书的“相遇”。
我相信这样一种与“书中书”相遇的方式很多书痴都经历过,读书就像是练武功。也像是今天玩游戏打怪兽练经验,要逐级逐层的通关上去。一本书开拓你的眼界,但很有可能带你去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书中之书,贵在这里。它不一定是武林秘籍,但却可以带你找到你寻求的或者你认同的,丰富你的价值观轮廓,让你的思维、见解更清晰或更拓展。
附: 文章提及或相关书籍
1、《笑谈大先生》陈丹青
2、《伶人往事》
3、《新五代史·伶官传》欧阳修
4、《西谛书话》郑振铎
5、《书痴范用》吴禾编著
6、《买书锁记》范用
7、《余时书话》姜德明
8、《齐如山全集》台湾联经版
9、《梅兰芳全集》北京出版社
10、《读书这么好的事》张新颖
11、《草言草语》鲍尔吉原野
12、《草木一村》舒飞廉
13、《羊道》三部曲 李娟
14、《私语书》黎戈
15、《小鸟睡在我身旁》黎戈
16、《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
17、《在母亲家的五月》蓦然静
18、《安吉拉的灰烬》弗兰克·麦考特
19、《小时候》桑格格
20、《看上去很丑》桑地
PS:
(1)出手书籍
《读书这么好的事》逻辑性很强,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自去寻来一读,不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拿来读一下刺激下阅读欲。手头有一本,放久了,出让。
《看上去很丑》家中有一本,已过看成长型小说书籍,愿出。
《梅兰芳全集》自己留有一套,还有一套
未拆封 出让。
(2)寻觅书籍
持续寻找马识途《夜谭十记》老版本和《伶人往事》;因昨日寄出《草木一村》后悔,希望自己能找回来一本全品相的收藏。另想找3本林青霞《窗里穿外》赠送大学时期一直有愧的友人,一直未能寻得满意本。
有意者请电联13587444489,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