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散语】郭景贵︱湿地,大自然的恩赐

湿地,大自然的恩赐

文/郭景贵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除了高山、丘陵、盆地、平原,还有就是湿地。说起湿地,可能有的人还不太清楚湿地是什么概念?形象点说,湿地就是地球的“肺”。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部六三农场四分场场部东北、东南那一片片的望不到边的大草甸子,到了春夏季,便是风吹草低见牛羊,野鸭、灰鹤、大雁自由飞翔。到了六一前后,人们走进湿地可以捡到一窝窝的野鸭蛋。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们前去四分场湿地野游,捡野鸭蛋,好玩极了!

湿地,故名思义,就是草下有水,水中有鱼有青蛙,“塔头墩子”一个接一个,更是湿地一大奇景。有的是上下一般粗,也有的是上细下粗。“塔头墩子”是怎么形成的呢?塔头墩子东北俗称“塔头”、“塔头甸子”。湿地类型属草本沼泽中的苔草沼泽。是一种高出水面几十厘米甚至一米的草墩,由沼泽地里各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碳长年累月凝结而形成。据林业专家考证,塔头墩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天然植物“化石”,一个直径65厘米的塔头墩子,需要千年才能形成,年岁最长的可达十万年。一旦遭到破坏,依附在植物根系上像头皮一样的草灰碳薄土,在干旱和风力作用下就会流失,露出薄土下面的黄沙,不可再生多的草墩子。墩子的下部已基本都是草根子,裸露在外面,给墩子上部长的那撮兀拉草吸收水和养分。但也有的墩子上面长着一撮撮小叶樟,小叶樟杆硬、挺直,杆上还吊着鸟窝,窝里还有手指肚大小的鸟蛋。

湿地,在全球中仅有美国和中国拥有,而且面积有限。保护和维系湿地面积,是整个人类的共识。

2000年1月份,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责令省农垦局,务必在2000年度将各大农场内自1995年以后开垦的土地全部退耕还草,恢复湿地本来面貌。如有违抗不执行的农场和单位,将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湿地,是地球最滋润最有生命力的一块土壤,比起高原、戈壁、盐碱、沙丘要美妙的多少倍。在湿地即可以种植农作物又可放牧,水草丰美,鱼鸭满地。而且生活在湿地的人及动物,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气候宜人,舒适度极高。

啊,湿地!大自然的恩赐,我难以忘怀的曾经的美丽温馨的家园。

作者简介

郭景贵,笔名:郭秋实。著有长篇小说《总是一往情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泰来县作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多家文学平台。文学可以滋养一个人的思想,是抵抗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