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对待质量问题的态度和意识

很多企业的墙上都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个标语,这是企业质量管理教训总结出来的结论,大家已深信不疑。也就是说:如果产质量量不合格,最终就会被市场淘汰,企业就会慢慢衰弱下去。质量好坏事关企业的健康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

对待质量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和质量意识:

1,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让员工做事有方法,执行有标准,不迷茫,不瞎忙。

2,要高度重视客户投诉。每次客诉都必须有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要验证整改效果。必要时,完善质量管理系统,不能多次重复类似的质量问题。

3,产品设计和研发是产质量管理的源头。产品试产是质量管理的咽喉要道,要保证产品试产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4,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单纯依靠检验出来的。质量管理要“全员培训,全员参与,全员检查”,不能仅仅只依靠品管部。

5,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品管部不是发现的质量问题越多就功劳越大,预防出现质量问题是质量管理的核心。6,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不是价格越低越好,需要满足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再谈价格。

7,出现质量事故,要调查清楚质量事故的根源,树立不能找理由,只能找原因和找方法的风气。

8,出现质量事故,处理完之后,要检讨质量管理系统是否有漏洞?是否需要完善质量管理系统?

9,要调查清楚质量事故的性质和类别。

发生了质量事故,一定要调查清楚质量事故的性质(特别严重//严重//一般,功能性//外观//包装)和质量事故的类别(产品设计//研发结构//原辅材料//制程//仓储//客户使用等)

调查清楚质量事故的性质,统计质量损失,可以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调查清楚质量事故的类别,可以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有针对性地与相关方沟通交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让类似的质量事故不再重复发生。

10,质量事故责任人和监督人要处理

发生了质量事故,要彻底调查清楚导致质量事故是人的执行力问题还是管理方法的问题还是质量检验标准的问题?若是人的执行力问题,就要查清楚责任人是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乃至按章处罚,不能以“员工的质量意识低、员工的质量素质差”就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员工或理所当然,麻木不仁和得过且过是质量管理的大敌。如果是质量管理方法或质量检验标准的问题(需要文件化,不能只是口头说),或者是文件的可操作性差或文件在睡觉,或领导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就要追究其领导的责任。

11,纠正预防措施要落实到位

纠正措施包括临时措施和永久性措施,质量事故责任部门要严格落实到位,同时要保留落实的证据和记录,做好落实前后的效果对比分析,才能充分证明措施是否有效性?而不能抱着:你要我做,我做了,至于有没有做好,我不知道。纠正措施落实后,要跟踪验证效果,避免责任人敷衍了事。

纠正措施是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事故,不能仅仅处理完了就完事了,还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质量事故。

12,质量事故调查与处理结果要公开。

每一次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结果,要在公司内部公开,起到警醒的作用,能够让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引以为戒,以儆效尤,起到广告效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