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Antoine Pinchon连叔:见信开心。我是前两天给您写信的爱哭的小女孩的妈妈,非常感谢您给孩子温柔细致又通俗易懂的回信。收到回信的那天,孩子晚上回家,就认真拜读了连叔给的回复。连叔的话给了娃可以肆无忌惮哭出声的底气,那天读完信孩子足足哭了有五十分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没眼泪了还哭的哭嗝不断、停不下来。我这个老母亲在一旁看着娃,真是又心疼又自责。姐姐因为亲子分离属于焦虑型的,离开妈妈睡眠会有障碍,所以虽然她就读的是私立可寄宿学校,宝爸还是坚持每天早起晚归在十几公里以外的学校接送她走读。平常宝爸工作很忙,带娃的琐碎事务大多都是我一个人在忙,妹妹才刚满一岁,姐姐一哭没三五分钟我就不耐烦了,安慰三两句没啥效果就会甩几句狠话吓唬她,比如:再哭就送她去寄宿,既免了宝爸每日抽时间接送她的辛劳,也省了我每日安抚她糟糕心情的麻烦……可是当孩子在看完连叔的回信,大声哭出来的那五十分钟里,我第一次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直以来我都没能够正视孩子哭这件事,反而压抑着她,让她克制,还吓唬她,真是羞愧难当。她还只是个8岁的小姑娘,她觉得训练辛苦,离开妈妈她会想念,哭一下又有何不可呢?!从那天孩子发泄式地哭过后,接下来的这几天里,我再没说她别哭了云云,反而她自己哭一下就好了,还会自己跟集训队的生活老师说,别嫌她哭得烦,她只哭三分钟就好了。总之,非常非常感谢连叔,既解了孩子哭的忧愁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妥善地面对爱哭的女儿。祝连叔连太安康喜乐!爱哭的小女孩的妈妈爱哭的小女孩的妈妈:很开心替你们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但这个问题还是我们合力解决的。没有之前你要求她克制,她也尝不到这50分钟情绪释放的痛快。从你那儿知道了要克制,从我这儿知道了可释放,她最后就很容易接受只哭3分钟的解决方案,既尊重自己的情绪,也尊重他人的情绪。自己的情绪可以释放,这句话送给孩子,也送给父母。在不如意时,人都有情绪的,而世事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如意,每天总有几件事是失控的。当父母的有点情绪,再正常不过了,压力之下,情急之中,骂几句,甚至打几下,也并非罪过。不充许父母有情绪、有疏忽、有过失,看起来很美好,其实是脱离现实与人性的空中楼阁。真如此操作,只能把父母逼疯逼死,没疯没死的,就陷入无尽的、过度的自责,心理出大问题,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有什么好处?父母要善于体察孩子的情绪,体谅他,引导他,这样孩子健康而不压抑。但只单方面做到这点不够,孩子永远在接受,在得到,毫无成本,理所当然,反而可能将他养成极度自私的人,将父母视为天然的奴仆,无法与他人展开平等的交往,别人只能服从他,给予他,他是一个黑洞,只有吸入,没有付出。给了爱,就需要得到爱的回报,这不是什么教育的功利,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养出一个不回报的,甚至以不回报为荣的人,那是教育的失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爱的双向流动,体谅父母就是重要的一课。体谅就是孔夫子说的“恕”,是一个终身必须执行的字。“恕”字掌握了,实践了,人生必然幸福,成绩好坏,技能高低,都是次要的,不是决定因素。爱孩子的父母,也是人,像孩子一样,有压力,有情绪,有失误,当孩子的,慢慢学会能体察,会体谅,还能引导,这才是教育的完成。所以,在履行自己养育职责的父母,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但完全没必要自责与恐慌。真实的、会犯错误的你,需要孩子爱与体谅的你,是一个正常的你。你如何控制,都有失控;你再有能力,都有错误。可是,正因为有这“失控”与“错误”,孩子才能学会体谅,全知全能的完人,是不需要体谅的。现实中发生的一切,人的全部,都可以是教育的内容,放轻松,用好它们,即使是看起来的“坏事”。祝开心。连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