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斌:降气法-巧治咳嗽】

咳嗽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症状,最近降温明显,感冒咳嗽的患者多起来了。

中医治疗咳嗽方法很多,但“降气法”知道者不多。我是通过学习明代名医缪仲淳的著作,并经过临床实践而体悟到的,现介绍给大家。

缪仲淳临证非常重视“升”、“降”二字。

他在著述中经常提到,某种情况宜升,某种情况宜降。

可惜的是,他没有把升降问题论述得很详细、很明确,包括那些他认为具有降气作用的药物如苏子、枇杷叶、降香等,也只是一笔带过,使读者很难把握他的心得和经验。

我读仲淳著述后,开始在临证试验降气治法与方药,在咳嗽、胃痞、面红、眩晕等证均获得一些经验。

在咳嗽方面,患者咳嗽的特征是有气往上冲的感觉,与一般的咳嗽患者多见因咽痒、或痰多、或痰粘致咳不同。这种咳嗽,采用缪仲淳的降气法多有明显效果。

案1

邬某,女,59岁。

2009年3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2周。

病史:咳嗽2周,自觉胸口有股气往上冲到咽喉中阻塞,然后咳嗽,胸口、咽喉痛。自觉有痰,但吐出是唾液,口苦,大便一天一次,干结。舌紫,脉沉弦。

处方:枇杷叶(包)30g,苏子30g,降香3g,白芍12g,麦冬15g,山栀子9g,黄芩9g,玄参30g,橘梗9g,生甘草9g,7剂。

2009年3月12日二诊:气往上冲已除,其余诸症均大减,大便通畅,自觉舒适,舌脉如前。

处方:守方,7剂。

按语:

本案患者,除有气往上冲的感觉外,还伴有胸口、咽喉痛,故运用了三种治法:

枇杷叶、苏子、降香、白芍、麦冬是缪仲淳的降气法;

山栀、黄芩是凉膈法;

玄参、麦冬、橘梗、生甘草是利咽法。

案2

林某某,男,50岁。

2011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咳嗽2月。

病史:两月前有感冒,后咳嗽,初有咽痒,现无。咳嗽,有气上冲的感觉,咳剧则气急,胸痛,痰少易咯,白色泡沫。有时胃痛,大便偏干,眠可,有时腰酸。舌苔黄腻,脉弱。平时抽烟。

处方:苏子30g,枇杷叶(包煎)30g,连翘9g,黄芩9g,山栀9g,象贝9g,乌贼骨30g,蛤蚧粉(吞服)2g,旋覆花15g,白芍15g,白芥子12g,炙百部15g,腊梅花5g,天浆壳5g,太子参9g,生甘草9g,7剂。

效果:服药1剂咳嗽即除。

按语:

患者,也伴有胸痛, 有时还有胃痛,咳剧则气急,故运用了四种治法:

  • 枇杷叶、苏子是降气法,旋覆花、白芍、甘草也是降气法,可视为仲景的降气法和金沸草散降气法

  • 连翘、黄芩、山栀,是凉膈法

  • 象贝、乌贼、旋覆花、白芍、甘草、太子参是和胃法

  • 蛤蚧是纳气法

  • 此外,还用了炙百部、腊梅花、天浆壳,这是镇咳法

仅服药1剂咳嗽即除。

本文选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邢斌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