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旭丨茶酒人生

世间最妙的饮品,一个是茶,一个是酒。这两样儿,看似不怎么搭界,但她们是实实在在有着共同点的,那就是:文化。

读书时见过一个高人,名号“六一居士”。传说此人“一壶茶、一瓶酒、一本书、一枝蜡烛、一包花生米、一个通宵”,心底艳羡不已。一是此人一本一本的读书,日久一定不得了的。二是此人能长期夜读不辍,身体也一定棒得不得了的。三是此人既茶又酒,那都是要花银子的,家里经济也一定好得不得了的。和此人有缘,见过一回,没有想像中那样强壮,但身体极敏捷。目光柔和中带着刚毅,人很健谈,但人多的场合反而无语,只是静静地听、静静地想。浑身上下透出一种极强的磁场,那就是“文化”。

茶贵在“品”,丝丝缕缕、绵延不绝中把其中况味慢慢体会。苦涩或者甘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心境也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说品茶便是品人生。而喝酒最直接的收益是能喝出知己来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其实不难理解,酒酣话自多嘛,话多了交流也就多了。平时藏着、掖着的,还有矜持着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借着酒劲儿竹筒倒豆般的全说出来了,酒后方显真性情。“交情”首要的便是交流之情,能深度交流的人自然会有有深度的友情。酒友之间的牵挂总是令人着迷的,酒前的邀约,酒中的叨念,酒后的扶将,深深浅浅的全是对方的身影,你入了他的酒便也入了他的心。“酒越喝越浓,赌越赌越薄”说的便是个“情”字。

茶也罢,酒也罢,喝得不仅仅是饮料,喝的是人生、是文化。但两者又有所不同,茶宜静思,酒可欢歌;茶可独饮,酒不可独酌。

古时饮茶是极讲情调和氛围的。一把古琴置案前,随着弹拔者奏出的音符,七弦中流出的是不一样的情怀。或缠绵悱恻,引人思怀。半生的思念缓缓释出,飘落杯中,涩涩甜甜中化成清清浅浅的一声叹息。佳人幽怨,在水一方;或如泣如诉,轻捻漫拢中演绎出你高远、缥缈的梦想。直把你忐忑不安的驿动安顿成一湾静静的恬淡和释怀的平静,抬望眼,风轻云淡。“千秋大业一壶茶”,想通透了便也释怀了。

古人饮酒也饮出了许多的佳话,比如李太白,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真是太了解他的这位大哥了。人喝了酒立即筯舒血活,思维与情绪都高度地活跃起来,灵感便也来得快、来得多。后世余光中先生说得更绝“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李白多厉害。还有永和九年的那场醉,书圣王羲之酒酣之际挥毫而成《兰亭集序》,酒醒后惊诧于自己的作品,但再写却达不到当时的境界了。没什么奇怪,唯书圣当时尽显了真性情,不拿捏、无顾忌、极率性,醉酒后畅若仙人,酒醒后人回俗间,自然没有了仙作。“万丈红尘一杯酒”,激越处纵情高歌,把积压心中的块垒借了酒气一股脑儿的宣泄出去,人便如神仙般的轻松、自在。所以饮酒可以减压,道理便在这里。

南人好茶,北人好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应对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南方炎热、潮湿,这种气候条件下,人忌躁。而茶平和、含蓄的品质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北方寒冷、干燥,人最忌缓。一缓便显出了清凉,人只有在活动中不断地产生热量,抵抗严寒。这酒岂不是最佳的选择吗?

人生有茶,便越活有品位,简约、清澈、高洁;人生有酒,便越活越有情怀,豪迈、激荡、率真。人生有茶,心灵便有寄所;人生有酒,前路方有知己。“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世间玄妙、高远之事,想眀白了也就那么回事儿。从来没有什么亘古之事,也从来没有什么万年之人,在流年中安顿好自己才对得起造化。

茶文化也罢,酒文化也罢,其核心都是人际交往的文化,其精髓是人与人的关系。人在关系中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各自诠释着自己的人生。

飘飘忽忽中有个念头闪过:“六一居士”怎么样了?

作 者 简 介

李前旭,微信名淡然,男,湖南籍太原人,1967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供职于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在岁月长河中捡拾生活的点点滴滴,焙成文字感动自己。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