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是围绕什么故事写的

看见一个问题,?

严格来说,这本书并没围绕一个故事来写,因为这是一本散文集。它的作者是日本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村上春树,这是第一本村上春树只写自己的书,这本书以他56岁的年龄备战2005年的纽约国际马拉松为开始,中间还写了参加雅典马拉松,以及100公里超级马拉松的历程,来对自己20多年的人生进行了一次梳理。,属于回忆录式的散文随笔。

成书的过程

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1975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专业毕业之后,村上春树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开了自己的一家小店,白天供应咖啡,晚上改作酒吧。那是一段异常辛苦的日子,村上春树每天废寝忘食地拼命工作,渐渐收支趋于平衡,在他29岁时,他感觉到自己不再年轻,想重新开始一种生活,于是在开店的间歇,他开始写小说,凭借一部《且听风吟》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奖。

随后又出版了《1973年的弹子球》获得了芥川奖的提名。因为酷爱写作,尽管开店的收入远大于写作的收入,他还是忍痛割爱专门写作,随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成为职业作家之后,一个现实的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长期伏案写作,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于是写完《寻羊冒险记》之后,他开始跑步。那是1982年他33岁他跑遍世界各地。边跑步边写作,这一坚持就是永久,直到2005年他想把自己跑步时的感到想到的,按原始模样记录下来,2005年动笔,2006年完成,这本书相当于他的回忆录,是以跑步为媒介,来展现村上春树这个人,从书中我们可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作品的主题

村上春树认为,当我们谈论跑步时,其实是在谈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观念,它能让人更好地去面对苦难,能让人更认真的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关于耐力

在村上春树心中,跑步和写小说是一样的,二者可以互相隐喻。尽管他跑步经常参加各地的马拉松,但是他觉得跑步不必要介意成绩,只要默默地每天积累自己的步数就可以,跑快跑慢完全随自己的心情,在跑步过程中要让身体感受到愉悦,并且这种愉悦的状态要能保持到第二天最为合适。这一要领和写小说一样,当有灵感的时候,洋洋洒洒尽情挥洒,在还能继续下去的时候,果断停笔,这样第二天更容易进入状态。写小说他不在意自己能否获奖,销量评论的好坏对他一概没有影响,无所谓胜负。

这是一种节奏和心态的控制,海明威也说过“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其实这就是稳固的坚持,不放松也不透支,毕竟这是长期的作业,无论是写作还是跑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写作跑步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关于集中力

谈起自己的主业写作,村上春树认为写作除了才华外,更需要专注。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汇集并倾注到其中,如果没有这种专注,任何大事都办不成。荀子的名篇《劝学》也曾说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在成功的路上,才华和集中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集中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弥补才华的不足。

同理跑步也是,可以减少运动量,但是不能连续间断超过两天,肌肉是有记忆力的。每天花点时间循序渐进,肌肉就会记住,就会无怨无悔,积累和重复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在跑步过程中,肌肉走向会发生变化,人的饮食习惯也更加健康 。

关于才华

虽然村上春树认为耐力和集中力很重要,但是并不是只凭坚强的意志就无往不胜。毕竟人世是复杂的。他认为他之所以能坚持跑步二十多年,是因为跑步符合他的个性。在他看来跑步不是痛苦而是享受,在不断地挑战各种天气下进行跑步中得到了很多乐趣与不同于别人的体验。

他觉得无论意志多么坚定,对于不喜欢的事情,是很难坚持的,即便咬牙坚持下来,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好处。那如何才能发现呢,他认为,人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活着,就能对自己有新的发现。吴承恩在50岁左右才开始创作《西游记》,想成功永远不嫌晚。

村上心目中,耐力,集中力和才华是成事的根本,其中才华的作用最小,但是也必须要有。

小结:这本书以跑步为基轴,将他跑步时的心情不加虚构地记录成文,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诚实地书写他自己的人生。在他记录的长达25年的跑步过程中,他认为跑步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就会感到快乐。

在跑步的过程中,他的体力、心态都有了变化,他收获了很多。他甚至认为自己写小说的许多种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是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际地学到的。引用书中的原文作为结尾,他说“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他还说“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的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的写文章也罢,都不觉得煎熬和感到无聊”。总之,这本书读来非常治愈,也可以说是一本励志的书。

举报

评论 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