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无定河边骨”:从秦汉到宋明,这首闺怨诗包含了一部中华边军血战史

冷兵器研究所

冷兵器评测和格斗研究6小时前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469,阅读时间:约6分钟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唐朝著名的闺怨诗,诗写的很好,但问题来了为何是“无定河边骨”,其他的地方的骨头就不行嘛?答案是这还真不行,如果没有“无定河边骨”的坚守,那么长安甚至洛阳都会变成了修罗场,不在“无定河”边打仗后果更严重。

“无定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它流经的地方就是多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关中势力拿不到它简直就睡不好觉。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西略胡地,大军也饮马无定河,让秦国紧张万分。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匈奴趁机占领了占领了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阳山(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的狼山山脉)、北假(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阴山以南的夹山带河地区)、河南地(今河套平原),也把势力扩展到无定河流域。而秦国的上郡也占有了部分无定河地区,形成了秦、赵、匈奴三方分割无定河的情况。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占据部分无定河流域的匈奴人就成了他新的威胁,因此才有了蒙括北上北伐匈奴、夺取河南地的军事行动。蒙括大军兵分两路,蒙恬本部出上郡经无定河 河 谷向 西 北 进军 , 杨翁子 ( 杨端 和 )出 北 地郡 经 萧 关 向 东 北 进 军 , 两军合围了匈奴人,取得了大胜,蒙恬的部下中也诞生了最早的“无定河边骨”。蒙括获胜后,并没有把主力像撒胡椒面一样分散到整个河南地,而是把30万大军集中在无定河流域的上郡,因为这一地区处在关中、河东、河南地三者之间,可以方便得到关中、河东的支援。秦始皇死后,赵高害死了蒙恬,蒙恬的大军被王离带走参与了秦末战争。

无定河边残余的秦军在群雄争霸的前提下,替华夏守住了这块军事要地。刘邦重返关中时,还在第一时间夺回了上郡无定河流域,把匈奴人挡在了外面。因为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后来争霸天下的势力进攻关中都要先拿下它。而野心家和败类也往往占据它,希望得到草原势力的扶持。隋末的梁士都就占据了该地,给突厥人带路。草原势力更是希望直接占有这个地区,东汉时期南匈奴就在上郡和西河郡之间繁衍生息。

到了唐朝,这一地区逐渐变成了绥、夏、银、朔四州,驻守在无定河边的朔方军也成了唐朝的王牌部队,堪称唐朝的擎天一柱。朔方军的战士战死在无定河边,但他们守护了长安和关中。唐朝灭亡后,无定河周边又变成了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五州,在夏州和银州有庞大势力的李元昊家族终于成了西北一霸,在无定河边同宋军展开了连年血战。

甚至到了明朝,无定河周边也是蒙古“套贼”反复侵袭的地方。无定河见证了战争,见证了边军将士家庭的悲欢离合,但它更见证了无数愿意守护者的殊死作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