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读得猛
有感于诗歌教学是自己的弱项,总想补补诗歌的欠缺。于是,买了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买了《李白传》《杜甫传》《苏东坡传》,买了叶嘉莹的一系列著作……
曾经读了一遍袁行霈的书,感觉豁然开朗了不少;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读完后,有了大概的了解;《李白传》翻了一遍,没有刻意去提炼和整理;《杜甫传》看了个童年和青年漫游,便搁置了;叶嘉莹先生的书,则翻了寥寥几页——对自己说,来日方长,以后慢慢研究。殊不知,一搁置就是一段时光。
今年回归高一,重新面对诗歌教学(是教学而不是讲题),总觉得自己应该有点突破。之前参加各种培训,名师专家都强调诗歌教学的“知人论世”,这次就深入一下“知人论世”吧。
新教材选编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对于一位天才的传奇诗人,应该了解他的思想追求和重要经历。于是,重读《李白传》(抓紧读,抽空读),并且有意识地去标注,去提炼,于是,李长之先生笔下的李白,渐渐清晰和丰满。而我,也在对《李白传》的解读中,深刻理解了讲了无数遍的《蜀道难》——所谓的政治讽喻诗,原来是在讽刺玄宗在天宝之乱后,不顾长安百姓,自己入蜀避难。理解了“求道与从政”是李白的思想的矛盾,顿时就理解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根本原由……
李白之后,就是要讲杜甫的诗。依然要知人论世,那就马不停蹄地读《杜甫传》。掐指算来,抓紧时间,足以在开讲前读完,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
冯至先生的《杜甫传》,较为详细地记录了杜甫在大唐历史的天空下的辗转流徙,一个人的思想追求和人生经历,决定着他的诗作的内容和风格,杜甫和李白是不同的,而这不同,有着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而这,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杜甫诗作的情感,能和诗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有一次心灵的碰撞和交流——理解和懂得,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喜悦。
概括这两天的读书经历,真可谓是“书到用时读得猛”;然后,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再接着想想,其实,知识的获得和心灵的成长,在客观上并没有那么难——有书,读书,提炼,思考,运用,内化,不就成了么?难就难在,我也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只不过,“恨一恨”,也就淡忘了。
世事确实纷繁,琐碎层出不断。大块儿读书的时间,确实难以规划;点滴之间,能挤还是挤挤吧。
想起一句话:别人从你这里拿不走的,是吃进胃里的饭和装进脑袋里的知识。
书到用时读得猛,仅做自嘲,也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