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战无不胜的孙传庭,却败给了李自成,他一死明朝其实就亡了
孙传庭是进士出身,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孙传庭有能力,也有魄力扮演郭子仪得角色,可惜遇到了崇祯。当时的局势,孙传庭手握十几万陕军,占据西安,扼守潼关,控制着整个关中。孙传庭,哪怕只要有一点点歪心思,就可以扮演割据一方的军阀角色。我倒希望,历史能重来,孙传庭不听崇祯的,坚决不出关,走左良玉的路线。如果孙传庭当皇帝,可以挽救大明,如果皇帝完全信任鼎力支持孙传庭,可以挽救大明,大明朝内外交困,崇祯并不能从善如流、亦不能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举、其夙夜勤政只不过是个守成之君,当此乱局危局,一不能革新、二不能去弊,孙传庭一个缺兵缺饷缺支持的人如何扭转乾坤?大明朝积弊已久,倾覆只是早个几年或晚个几年的问题。
崇祯逼迫孙传庭出战李自成,孙传庭奉命救援开封,但只率领五千精锐便进驻潼关,而且这5000人马还是大明朝最后的精锐,加上潼关粮草不足,军械荒废,又受到瘟疫感染,明军战斗力直线下降,最后仅仅在部队刚刚恢复元气,粮草军械刚刚到位的情况下就率部出击李自成,结果全军覆没。孙传庭败的不是自己,而是大明,明末风雨飘摇,根基已烂,否则也不可能起义不断,只要这种造反根子没解决,就会一波接一波,孙传庭就算这次宰了李自成,还会有张自成王自成,孙传庭早晚一死,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也不是一个人的失败。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后,此时已经建立大顺朝,和明朝已经成了敌国,从法理上来说,只有和谈,没有招安。如果说李自成打了胜仗还要降级,这未免不合理。其次,李自成走到山西的时候,发了一道诏书给崇祯,要崇祯“如杞如宋”,就是说让崇祯投降大顺,他保全明朝的宗庙,没道理到了北京城下反而颠倒过来。最后就是,李自成如果放弃攻打北京,回到西北,情况可能会很不利。李自成当时控制陕西、河南、山西三省和湖广的四个府,这些地方全都刚刚经历过饥荒和战乱,能提供的钱粮很有限,但李自成刚刚收编了明朝除关宁军外的所有边防部队,这些部队原来都是由明朝的中央财政供养的。
李自成到了北京城下的时候,已经没有别的路走了,要么统一全国,要么部队瓦解。所以裂土封王的记载很可能是讹传。《国榷》中提到,李自成派投降的太监杜勋去谈判,要求崇祯逊位,《平寇志》也采此说,《再生纪略》则说李自成想“中分天下”,《怀陵流寇始终录》提到了两种说法,一种也是中分天下,另一种是李自成担任大将军,接管明朝朝政。李自成请封西北王的说法出自《明季北略》,但是《明季北略》是这几本书中最不靠谱的,作者计六奇一辈子没离开江南,而且在康熙二年才开始着手搜集资料。甲申之变已经过去二十年,当时的亲历者几乎死绝了,谁也不知道计六奇的史料是哪里来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李自成请封西北王的说法是李过和高一功在联明抗清时期编造的,目的是淡化逼死崇祯一事,把李自成进北京、崇祯自尽归结成“误会”。
崇祯招安了很多农民军,但是招安之后要拿出大笔军饷去安置他们,这个崇祯有点负担不起。而且招安的农民军很多都不愿意遵守官场规矩,受了招安之后和同僚冲突不断。比如说张献忠,招安之后熊文灿向他索贿,这在明末是官场惯例,但是张献忠不仅不给还嘲笑熊文灿。还有就是李自成是一个异数,他从来不谈招安,除了渡黄河那次他跟着高迎祥等其他六十营反王一起诈降之外,李自成不论被打到多惨都坚持不谈招安。
李自成可以输个十次八次,但孙传庭一次也输不起。李自成常常几乎全军覆没,但又能马上卷土重来。那是因为明朝因剿匪不断的加税,使得农民军根本不缺兵员。很多老百姓因负担不起税而加入农民军,加上战乱得很多老百姓家毁人亡。当时就有人反对只是一味的加税剿匪,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剿匪很难成功的,治标不治本。
只有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才是重要的,只要能解决这个。解决农民军是迟早的。《武状元苏乞儿》中皇帝对苏乞儿讲:你丐帮弟子上千万一天一解散,我一天心不安。苏乞儿讲丐帮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皇帝你决定。如果皇帝英明神武让国泰民安,人人有饱饭吃,谁愿意当乞丐。例如三国时曹操任兖州刺史,青州百万黄巾军入兖州。曹操收以壮丁为青州兵,剩下的发给牛分给田地耕种,好像是租金四六分。一来解决了黄巾军吃饭问题,政府又有增加财政收入。
一个王朝到气数将近的时候,就要有一个明智之主,就像一个即将咽气的病人,必须找一个高明的医生,对症下药,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就像康熙把皇位交给雍正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被雍正一一化解,在用人方面,雍正大胆之处无人可及,用的两个能臣,都不是科甲出身,却为他的一系列改革,实行的坚决彻底而且成功。这一点崇祯差的太远了,但也怪不得崇祯,年纪比较轻,没有社会经验,又碰到这么个乱摊子,要求不能太高,但是崇祯执政17年,政治水平没有一点提高,大明江山能在他手里坚持17年,说明大明还是有能臣悍将的。
那为何大厦倾倒,他用人上有问题,他用人都是别人举荐,或自荐,没有自己对这位官员的了解,和考察,而且刻薄寡恩,只要没完成任务就是杀头,下狱。偏听偏信。在农民起义军被镇压一波,又起一波,就没认识到其真正原因,只是一味地镇压,同时为了军费,还不断的加重百姓赋税。使得百姓政府产生更大矛盾。对朝政应整肃吏治,多释放亲民政策,以肃贪的方式充盈国库。巩固宁锦防线,不卑不亢的态度,与满清洽谈互不侵犯的条件。这样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如果能开放海上贸易,再创大明辉煌,不是神话。
明朝灭亡是系统性崩溃,迟早要完。只是如果崇祯操作只要稍微正常点,那明朝大概率不会砸在他手上,君不见唐僖宗,军阀、宦祸、党争、农民军、游牧等等,五毒俱全,人家不还是寿终正寝,唐朝硬是没砸在他手上,何况崇祯上来基本盘都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而且正是因为崇祯一顿操作猛如虎,使得晚明提前爆炸,农民军、地方豪强都没有完成进化,边军也惨,只能依附外族,而且发育程度最高的游牧渔猎势力的后金,其实也没有进化成完全体。
也先的瓦剌其实一点也不比后金差,最终都没能打败明朝,后金自身的问题也很多,要不是崇祯的操作,怎么能入关将蛋糕做大?正常皇帝当政下的发展,最先自爆的一定是后金,他们只配在山海关等地方啃墙。主观上崇祯没有帝王之道、御人之术。不过客观上大明气数也尽了,经济层面来看,土地越来越把持在地主、大家族手中,和明政府县官员沆瀣一气,大明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中央搞钱越来越难了。崇祯算是催化剂,加速了其亡国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