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古民房建筑群落“七十二道门”
50多年前,我在武鸣双桥机电学校(今武鸣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师。那时,班里有许多八桥村的学生,他们不止一次地告诉我,武鸣双桥镇八桥村大伍屯的民居“七十二道门”,是一座典型的壮族古建筑民居,虽历经磨难,却一直保持得相当完美。
后来,学生们带着我到“七十二道门”游览,那美轮美奂、超凡脱俗的壮族民房建筑群落让我不住地感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着壮民居建筑“七十二道门”的群落布局、环境设计和装饰风格,同时又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意境,人们可以透过那一砖一石,解读出许多壮民族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大伍屯所在的武鸣伊岭溪谷休闲农业示范区,是个景色绚丽的风水宝地,1960年代,郭沫若先生在游览伊岭岩风景名胜后留下诗句: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大块挥神笔,平畴展画屏。烟寰天际绿,雾绕雨中青。借问此何处?腾翔属武呜。
这是对包括大伍屯在内的伊岭地区景色的绝妙描写。
最近,我和学生们相约重游了修茸一新的“七十二道门”。当我们走在“七十二道门”门前那岁月打磨过的青石板路上,眺望那占老的红砖黛瓦马头墙,不禁沉醉在壮乡古朴的诗韵画廊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古民居“七十二道门”,见证了数百年来,汉、壮族同胞和睦相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民族融洽浓厚氛围。
邓氏家族第二十三代子孙、双桥职业技术学校84级学生邓才哲特地在“七十二道门”大门口迎接我们。他告诉我们:所谓的“七十二道门”,是指大伍屯的“邓家大院”民房建筑群落,应该说它是武鸣区乃至南宁市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落之一。那“七十二道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是清朝同治年间建成的民居,却蕴含着中原地区汉族传统宅院四平八稳的风格,又吸收了岭南壮族地区干栏式民居建筑的特点,群落内随处可见的雕梁画栋凸显出壮民族元素,而各式的牌匾又体现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说到“七十二道门”,就不能不提起具有传奇色彩的邓氏家族了。邓才哲介绍说,据邓氏家族家谱记载,邓氏家族祖籍江西抚州金溪,邓氏家族太始祖邓善嚴,1049年充入宋朝皇家军队,在山东省白马县兵站受训,因训练表现出色,被封了个小官衔——“南院副招导史”,1052年随狄青南征,平定侬智高“叛军”后,邓善严就留守在“邕州府”并担任了一些官职,此后,邓善严的子子孙孙在南方繁衍不息,如今已遍布广西各地,仅在大伍屯就有近200人。
至于“七十二道门”具体开建的时间,据邓才哲介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1885年至1910年:一是1864年至1888年,这也是最有权威的说法。据《武鸣大事记》记载,邓家大院在1888年时已基本完工,邓才哲本人就是在“七十二道门”内出生的:从他懂事开始算起,就和邓家后人一直居住于此。
居住在“七十二道门”的住户,最多时曾达100多人。这几年,“七十二道门”古民居建筑群落由政府统一规划、修整、保养,原有的住户便陆续地搬离出这一古民居。邓才哲一家也搬到全屯统一规划建成的小洋楼里。
邓才哲说,“七十二道门”民房建筑群落的选址本身是极富有神话色彩的,谈到这个话题,就必须先说说邓氏家族的第八代先祖邓文彩了。邓文彩,生于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卒于咸丰五年(1855年),在邓氏家族第八代子孙中,他排行老三。邓文彩为人敦厚稳重、肝胆侠义,有一定的武功,曾参加过武举考试,虽未能金榜题名,但是他为保护家族安全,维护地方治安做了许多事情。1846年,年已73岁的邓文彩荣获清朝政府颁发的“恩赐九品”牌匾,至今此牌匾仍悬挂在“七十二道门”的正厅大门上。话说邓文彩某日,在当地壮话名为“火垅”和“坛宁”的两块地方放牛,突然看见村口有一头白猪跑过,因当时老百姓只饲养黑白相间的土猪,他便怀着好奇心去追,但是白猪瞬间消失在一片杂草荒野之中。邓文彩感到十分惊诧,族人听闻此事之后,都认为这是好兆头,预示此处是风水宝地,便一致决定要在此处建房。后来邓文彩做食盐生意发了财,他购买了火垅和坛宁的二三十亩地皮,供日后建房之用,却因建房工程浩大,资金有限,至死未能如愿。在其弥留之际,他特地嘱咐子孙,一定想办法把这房兴建起来。邓文彩的孙子邓致辉、邓致宝、邓致彰为完成爷爷遗愿,从年轻时就开始合力建大宅,他们一边赚钱养家,一边攒钱建房。在建房过程中,仨兄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邓致辉家里人多,以出劳力为主:邓致彰为人谨慎细心、善管理,负责管理建房的资金:邓致宝聪敏,交际能力强,负责外出聘请设计师。几经周折,几经磨难,清同治三年(1864年),邓家落实了建房方案,另外还专门请来了博白客家人建筑师起房子,前后耗时达25年,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才让“七十二道门”拔地而起。
现在看来,“七十二道门”能够在邓文彩的孙子这一代建成,是因为那时已具备了建房的条件:一是邓文彩事先购买好一块地势平坦的建房地皮:二是邓致辉兄弟已经攒够了建房的资金:三是清朝末年,匪盗猖獗,治安条件积极差,邓氏家族为自卫安宁,急需建起一所具备防盗自卫的坚固房子,因此,邓氏家族老老少少,对修建“七十二道门”均无异议。在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能够修建起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民居建筑,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1949年前后,“七十二道门”所处的火垅和坛宁按地域行政划为“大伍屯”,此村名一直保留至今。而且非常凑巧的是“七十二道门”就在新修的南(宁)武(鸣)大道旁边,交通异常方便。此后,经过当地政府鼎力相助和群众不懈努力,“七十二道门”完好地保存下来。
中国古民居建筑历来讲究人与白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映衬,追求虚实相生、情境相映、曲折尽致、意有回境,以达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有学者来大伍屯考察时曾指出:“七十二道门”融合了本民族生活特点,彰显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礼制,宗族家庭观念,包罗着无限万象的空间艺术想象,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传统文化的载体。
邓才哲说,“七十二道门”是一座典型迷宫式民房建筑群落,正是特殊的人文历史条件,让“七十二道门”充分融入了壮族和汉族古民居建筑特色。如今修整后的“七十二道门”,占地1610平方米,其闭式长方形建筑,红砖黑瓦结构,分外、中、内3层,大小67间房,每个房间一个门,加上一个大门,两个侧门,两个后门总共有七十二道门,东西马头墙跨度长约50米,屋顶飞檐高翘,宏伟壮观,堪称地处壮乡的“微型故宫”。“七十二道门”还以道家的太极八卦乾坤的理念进行设计,内线以阳线为“日”,外围第二层以阴线为“月”,立有日月乾坤相辅相成的意境,寓含着四季平安、人丁兴旺之意。“七十二道门”采用中轴对称的传统建筑风格,使得房屋摆布整齐、道路回环、门洞复杂、工程浩大。又因“七十二道门”修建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清末民初时代,故设有嘹望口,建有完整的排供水系统。
此时,恰好邓才哲家里有事情,我们请邓才哲赶快回去,改由“七十二道门”导游引导我们去参观。导游带我们进入大门到达正堂屋,大门楣高挂的红底黑字“恩赐九品”牌匾醒目而威严,据说“恩赐九品”的册封牌匾,直至1888年“七十二道门”建好后,后人才将此牌匾挂到门楣上,一是彰显着邓家祖上的功德,二是增加了民居群落的“官威”,可谓用心良苦。我們看到正堂两侧的厢房对称分布,每间房独立没置一道门,正堂屋的各间房镂空的雕刻木门、窗,真正是叹为观止、横空出世,让人赞不绝口。
我们穿过第一间正堂,抬眼可看见第二间堂屋正门“寿如松乔”的牌匾,两侧竖式书写的小字记载着这块牌匾的由来及年限:此牌匾为1910年邓致宝六十大寿时,思恩府(当时的武鸣县治)为褒奖其维护地方治安特别颁发的牌匾。
“七十二道门”的第三道门屏风上还刻着5只蝙蝠,寓意着五福临门,善者多福长寿。在邓家大院各侧厢房里,摆放着360多件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具的展品,那舂米的石臼,那壮民族的真丝妇女服饰和鞋帽,那至今十分罕见占老的纺车等等原物原件,真实地映示出古时壮民族群众的生活起居用品。
在游览过程中,我们还有幸接触到邓氏家族的22代子孙邓显群。邓老今年已是95岁的高龄老人了,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是该屯为数不多的经历新旧社会老人,是“七十二道门”百年来变化见证人之一。老人家深有体会地说:“七十二道门”这一百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最大的感觉是,共产党对老百姓真好,我们大伍屯的老百姓真是有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