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朱自清的《背影》,你有多久没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作家、民主战士。生于1898年,1948年去世。他仅仅活了五十岁,但是留下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毁灭》等,无不脍炙人口。
朱自清的古文功底深厚,写出来的散文清新典雅,颇有古典文学的意韵。尤其是他巧妙地将抒情与写景融合在一起,极富有情趣美、意境美。同时他的散文构思精巧,匠心独运,文章不长,却含有深意。这在中国散文史上独具特色。
朱自清的作品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至今享有盛誉。毫无疑问,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
朱自清影像
人爱好文学,也如人吃菜,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要问朱自清最好的散文是哪一篇?我认为他最好的散文是《背影》。这是一篇打动无数读者心灵的作品。至今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父爱如山
《背影》创作于1925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当时的朱自清凭借着他过人的天赋和才华已经就任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授一职。他也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并以创作散文为主。
有一天他接到父亲写来的信,大意是他父亲身体不适,恐怕大限将至。朱自清看到后,不禁泪流满面,想起了多年前他去北京读书时,父亲在火车站送他的情景。
那时候,朱自清家里早已经没落。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作为烟卖局局长因为偷娶小老婆的事也被免了职。家中情况比较糟糕。
文中写道:“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在火车站,早已经懂事的朱自清看到父亲肥胖的身体攀爬月台,去为他买橘子,显得非常不容易。但是为了给朱自清一点好吃的,父亲不怕辛苦。
文中写道:“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一段的描写,是全文中的重点所在,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当看到看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时,朱自清瞬间被满满的父爱感动了,眼泪盈满了眼眶。
天下间,除了父亲还有母亲,谁还会对你如此无私地付出啊?这是人世间最至情至性的爱的表达啊!它是无言的,但是又胜过千言万语!
父子之间无隔夜的仇
其实在这篇文章之前,朱自清曾经在扬州一所中学教过书。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矛盾的事。他的父亲那时候已经被免职了,经济出现了问题。
有一次,朱鸿钧私自做主,去把朱自清的一个月的工资给领了,因为他认为老子花儿子的钱是应该的。
但是,朱自清对这种封建专制的家长作风非常不满,后来与他父亲大吵了一架。两个人从此谁也不理谁。朱自清偶尔回家,朱鸿钧也是板着个脸。
就这样到了1925年,大概是朱鸿钧怕自己再也见不到长子朱自清了,于是主动给他写信,告诉他病情。
朱自清心情很复杂,父子哪有隔夜仇啊?又想到了方面父亲送他去读书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写下了《背影》这篇著名的散文。
文中写道: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美好的人性,永放光芒
后来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朱鸿钧也看到了朱自清的这篇《背影》,不禁老泪纵横。他也明白了:朱自清并不是不孝,相反他对自己还有深情哩。从此父子俩冰释前嫌,合归于好。
《背影》一文篇幅不长,情节平淡如水,主要就描写了一个细节:父亲如何为他买橘子,自己当时的心情如何。但是朴实无华的文字中饱含深情,情真意切,读来感人肺腑。
作者通过一个细节,把父亲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深刻细腻,淋漓尽致,从细节中,呈现出是稳如泰山的父爱。
写得真好!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歌颂的不仅仅是伟大的父爱,还歌颂了美好的人情人性。人类是复杂的,也是单纯的。
有时候亲人的爱就如那陈年的老酒一般,越放越醇厚,越存越有味道。单纯的味道才是世间最美好的味道。
若干年后,当你回想起与父亲的点点滴滴时,你会不会泪流满面?
你有多久,没有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