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脑科学与东方文化”论坛圆满落幕,诺奖得主Phelps等大咖为您解读
2019年8月26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新瑞学院及《环球财经》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脑科学与东方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曲双石主持,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郭玖晖女士发表致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先生、新瑞学院院长何志毅先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先生、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先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研究员万小红先生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郭玖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郭玖晖女士致辞:
——
赠书仪式
——该书探索了当前人工智能的本质,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解读了大国关于人工智能的战略和企业人工智能生态,从数据、算法和算力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从数据、技术、资本、制度等方面阐释中国发展的整个特点和优势,获得邬贺铨院士、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等人推荐。
埃德蒙·菲尔普斯
主题演讲: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研究
——在经济学角度,我认为代替人类劳动的机器人可分为与普通劳动力相似的“加法型机器人”与成倍提高劳动力的“乘法型机器人”。
——对于“加法型机器人”来说,通过建立模型或利用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都可得出以下结论:这类机器人的加入导致市场的劳动力增加,由于资本存量未变,将导致资本劳动力比例下降,劳动力工资下降,产品利润率上升。之后,随着利润率上升,经济体会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存在投资回报递减定律,投资的增加会带来利润率的下降。最终,利润率又将回到机器人还没出现时的水平,工资也会回到之前的水平。这种机器人的增加带来的效果与出现移民进来的劳动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公众认为他们的出现将带来工人阶级的贫困化,但实际上,他们过分夸大了这个问题。
——对于“乘法型机器人”,它们可以使工人高效快速地完成工作。它们的规模会逐渐扩大,但是我认为这种机器人长期持续不停地扩大是不现实的。如同人类人口不会无限制地增长,机器人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达到一定的平衡。所以我认为,它们不会带来总体就业的减少,也不会带来长期的工资水平下降。
——以上两种情况都存在工资水平因受机器人影响而产生一些振荡,这些震荡在其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前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和政治问题。因此,我认为对机器人的产出可以同国家对人类劳动力征收所得税一样,对其征收相应的税收。
——在伦理学的角度,人工智能当下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例如自动驾驶的汽车出现事故,或是一些用于识别罪犯的设备剥夺旁人的隐私等。这些不确定性不同于可测量的风险。因此,我们是否应该引入相应的法律和程序来保护人们免受这些伤害,或是如何对这些伤害进行划分等?这些问题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目前,一些批评家正在呼吁硅谷的一些公司成立道德委员会,对类似这种情况进行监管。这种思潮的兴起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志毅
主题演讲:正念禅修与人工智能/脑科学
彭凯平
主题演讲: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智慧
吴沈括
主题演讲:东西方人工智能治理思路的异同考察
万小红
本书将于2019年9月初上市,欢迎大家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