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的糟糕记性说起——无影评人物之六

解释一下,本篇是系列之六,之所以发布顺序显得有点乱,是因为之前有个阶段风头紧,听人劝、吃饱饭,担心涉嫌敏感,删除了本篇。

本次做了一定“脱敏”处理,感觉已经无毒无害了,但仍努力保持了观点。人类嘛总是要说话的。

孔夫子的事迹很多,我们先从他的一件小事说起——说说“韦编三绝”的故事。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依古文言通例,“三”是虚指,极言其多,所谓“三绝”是说穿竹简的牛皮条(韦)断了好多次——这就非常厉害了!想想咱裤腰带扎十来年都没“绝”一次,佩服佩服!

但《易经》俺是见过的,统共也不到一万字吧?皮条翻断多次,如此算来,精读了总有几百遍——还没背下来?这记性是不是有点太差劲了?

当然,这只是个吹毛求疵的引子而已。我想说的是,儒家为什么一直保留着形式主义的问题,为什么没用的甚嚣尘上,有用的偏偏不执行。

如果想让实质层面像那么回事,可能就得讲求一定的形式。比如秀才们背书时,一贯是摇头晃脑哼哼呀呀的。至于为什么晃着脑袋背,可能从自然科学上根本讲不出什么原理。扩展开去,再想一想“囊萤映雪、悬梁刺股、三年不解衣就寝”等等事迹,现在看来好多就是行为艺术而已,谈不上有什么效率,更谈不上科学性(关于囊萤映雪,当年我女儿曾有个著名的疑问:捉那么多萤火虫不浪费时间么?)再到后来,朱熹倡导“格物致知”之说,抽象地讲“万物皆有理”,要求书生们“格”尽天下万物,大而玄之,大而化之——至此,儒家修行的形式主义达到了近乎宗教的顶峰。就像和尚念经文一样,揭谛揭谛菠萝俺要滴,意思不懂不要紧,我告诉你就是如此这般意思,你不需要去考证琢磨,信我的念上十万八千遍就好。但如何证明你也是懂的呢?没关系,我会给你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让你看起来很勤奋,并且出去有的吹牛,别人听起来也像那么回事。

不过,夫子们轻飘飘地说起来不算什么,可是学生们若实实在在地执行,却足以累得你形神俱废。大明朝第一思想家王阳明,当年信了朱熹先生的邪,对着竹子“格”了半个月,累病了也没“格”出个理来,后来幡然醒悟“龙场悟道”,才有了知行合一的心学。但是可惜!真正能从儒家道学形式中解脱出来,将儒家道义投入社会实践如阳明大师者,能有几人?!

其实,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是非常亲民务实的。孟子更加发扬了亲民仁爱理论。如果我们能扔掉后世儒家特别是朱熹的瞎解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原本的《四书五经》,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孔孟是这样说的呀!可惜,孔孟的学说后来被阉割了,阉割术非常高明,几乎保留了全部文字,但有些硬生生地改了价值观:比如从“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改成“天地君亲师”死也不能反对:从亲亲仁民,改成为统治者服务;从尧舜之道改成厚黑学。如果哪个秀才良心开窍觉得这样解释似乎不太对,马上就会有导师来教你扯牛皮、格竹子、玩形式主义,放烟幕弹,总之不要看清才好。

说到这里,咱对事不对人,谁来代表儒家已经不重要。既然孔子是始作俑者,那么这个锅我就还叫他来背。仍举孔子一两个事例,为的是说清这个道理:

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过于盗泉”,因“恶其名,渴而不饮”,即所谓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礼义道德之楷模,令人钦敬!但另外,《史记·孔子世家》还记载了“子背蒲人之盟”的故事:孔子经过蒲(地名)地投奔卫国,因蒲、卫有仇,被蒲人围困,后来蒲人提出如孔子不去卫国就放了他,于是孔夫子郑重地跟蒲人立了盟誓,说好好好我肯定不去卫国,否则出门让火车撞死。结果孔子逃出来后立即撒丫子朝卫国跑。受其教化多年的学生子贡看不懂了,便去请教。此时孔老夫子脸不红气不喘地抛出他的厚黑理论:“要盟,神不听”——意思是被逼迫立的盟誓,神仙是不会当真的。

“盗泉不饮”、“要盟,神不听”,渴不死就要保留道德形式主义,碰上真要命的事,盟誓就当它不灵——儒家理论之高深,莫过于此啦。当然,我不是说这样不对,其实这样很好,很实在,人有智慧,干嘛不趋利避害呢!可问题在于,为啥信誓旦旦地要求别人做到,轮到自己却轻描淡写?

世称“洙泗之传,至孟而息”,意思是孔孟原来那一套东西,到孟子死了就都变味了。汉代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看到了变味的儒家说教所具有的政治性潜质——有主动性、隐藏性和欺骗性,可以改造为统治所用。后世儒家在政治上继续被改造,渐渐成为彻头彻尾的帝王术:要求你信,我却未必信;要求你奉行,我却绝不遵守。试看三纲五常,揭穿了就是我是纲、我是常,你要服从我;试看忠孝节义,说白了就是你得豁出命来保护我,而我不必负上道义责任。都说书生迂腐,其实迂腐的从来都只是那些纯洁的信奉者,而不是教主——不用不服,我敢断言,所有的教主都不信教。

正因如此,儒家才受到千百年来统治者的偏爱。对于政治,最有益的说教就是——我要欺负你们,而你们要听我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一条大路让大家走,一条小道留给少数人走,我们越走越愚笨、怯懦和服从,教主却越走越嚣张。

所以,我们需要从本质上读懂儒家,读熟、读烂、读通透,包括我们津津乐道教孩子那些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不要光背诵不深悟,亦不可良莠不分大口吞嚼,否则就算韦编十绝,断的也只是皮条子而已,背得越多,能力越差。

(0)

相关推荐

  • 尾生抱柱,虚伪的守信人

    <庄子>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今人一般用来比喻信守承诺, 话说有个叫尾生的人,和姑娘约好在桥下相见,结果天下大雨,姑娘没来.雨越下越大,桥下水越漫越高,尾声却不忍离开,最后抱柱而死. 迂腐吗 ...

  • 孔子签了盟约不遵守,响应叛主之臣的召唤,圣人从来不迂腐!

    孔子五十多岁以后,才在鲁国登上政坛,可他的治国理念总是无法落实,无奈之余,他带着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想找个识货的君主来一展抱负. 孔子一行人途径卫国蒲乡的时候,遇上点糟心事.有个公孙氏以蒲乡为基地,公 ...

  • (傅佩荣)孔子通权达变的智慧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经过蒲国,正好蒲国与卫国发生战争,乃限制孔子出境.后与孔子约定,只要不前往卫国,就让他与弟子们离开.孔子签了盟约,但离开后立即前往卫国.子贡问:有了盟 ...

  • 弟子规/人生第一事

    今天讲第二句"首孝悌,次谨信". 我们常常说"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其实这句话有问题.做人和做事本身是一体的,哪里有先后之分呢?诚然,作为个体的我们,有先学 ...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四七)“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闪耀着孔子实践上的光辉(3)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孔子处世方法(三):"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闪耀着孔子实践上的光辉 (一) "义之于比"这一大原则,孔子在教 ...

  • 孔子的”不讲信用”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 ...

  • 论包公的处世绝学(无影评人物之二)

    在我印象中,评书与正史是一对冤家,很少能说到一块去.<北宋史>说包拯出身于官僚家庭,这同戏文.评书严重不一致.无影乐得不去管他,我们评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个戏文里的"黑老包&q ...

  • 论金兀术的战略奇才——无影评人物之三

    一个豪杰,可能会因为与另一个英雄比肩而知名,也可能因为他是某个我们爱戴的英雄的死对头而被我们痛骂和丑化,但最终,作为一个雄才,他不会被冷眼和口水埋没,很多人痛骂并丑化他,是因为痛恨他作为敌人时拥有了太 ...

  • 论燕人的无惑之祸——无影评人物之四

    <韩非子·内储说下>有一则"燕人无惑"的故事,大致是说:燕人的老婆与人私通,有一天燕人回家,奸夫实在没法躲藏,便大摇大摆地走出去.燕人问:刚才出去那个人是谁呢?反应敏捷 ...

  • 论介子推的隐士情怀——无影评人物之五

    介子推,春秋时人,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早年的辅佐者.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寒食节就是纪念他的.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随公子重耳逃亡一 ...

  • 论晏子的文武博弈——无影评人物之七

    无影评人物,不定期开讲,此为第7期.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史书说他身材短小,但能力极强,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大家都知道 ...

  • 梁山最缺好汉——无影评人物之八

    一部<水浒全传>,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统共108位.其实大家真正耳熟能详的,也不过几十个.可能小说中"好汉"并不等于"英雄",否则,还真觉得不好 ...

  • 宠坏的郭靖,屈死的乔峰――无影评人物之九

    郭靖与乔峰,这两个人特别相似,但人生命运却完全不同.一个福至心灵抱得美人归,东成西就,最终获得"北侠"之誉:一个战天斗地.斗破苍穹,却被天下排挤,最终慷慨悲壮地死去--为什么呢? ...

  • 论介子推的隐士情怀——无影评人物系列

    介子推,春秋时人,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早年的辅佐者.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有说法称寒食节就是纪念他的. "骊姬之乱"后,晋公子重 ...

  • 论红拂女的恋爱自信——无影评人物之十

    "无影评人物"是一个系列,断断续续的,想起来就发一篇.今天为年轻的朋友们专叙一篇,请已婚未离异的闪一边儿哪凉快哪呆着去! 说说红拂女,说说她在恋爱方面可贵的自信和敢于出手.敢于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