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冬天进补
冬天进补可以不吃肉,吃素也能大补
冬天只有吃肉才能进补吗?
吃肉进补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吃素也能大补。可别小看素食的能量,很多素食也有补肾、补阳的进补功效呢!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霜降之后吃点姜
民间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到了霜降的时节,可以开始冬季进补,适当吃一些生姜之类的辛辣食物。
每年,我们中医门诊,都是第一个知道天气变凉的地方。
每年快到冬天的时候,年轻人还不觉得天气变冷,但一些来看病的老人,已经裹上了厚厚的棉衣,坐在屋里也是束手束脚的,生怕手脚受凉。这说明,这些老人的身体比别人更为虚弱,气血不足,对天气变冷更加敏感。根据我们的观察,每年一般到了十月份,就已经有老人开始穿上冬衣了,这也标志着,每年到了十月份以后,天气就开始转凉了。
居住在北方的朋友大概都有这个印象:一进入十月份的下半月,就开始数着日子盼着供暖了。因为这个时候,气温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很多地区的供暖还没有开始,是一年中室内最冷的时候。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人,更是经不住寒冷,很多家庭都开始使用电暖气,缓解这段时间的寒冷。
其实,按照中国的节气划分,10月下半月还没有进入冬天,阳历的10月23日到11月7日这段时间,属于“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之后才正式进入冬季。但是从霜降开始,气温已经大幅度下降,在生活习惯和进补规律上,已经类似于冬季。因此,我们所讲的冬季进补,其实是从霜降,而不是从立冬开始的。民间也有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闽南地区的民间谚语则说:“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这些俗语都说明,进入霜降,就可以开始冬季进补了,可以把饮食的重点放在冬季滋补养生上了。
霜降时节的天气特点是寒冷,特别是老年人,要提防寒邪伤人。夜间睡觉和白天外出的时候,应当注意保暖。最好早睡晚起,在太阳出来、温度升高后再进行户外运动。
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在霜降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手脚冰凉,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这类老年人可以多吃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栗子、山药、花生等。之前讲过,秋季进补不宜吃太多肉食。到了霜降,就可以开始多吃肉食了,如牛肉、羊肉、鱼肉等。可以把食物制作得稀烂一些,一次少吃一点,以助于消化。
“秋少辛增酸”,秋天干燥,秋季养生不宜吃辛辣的食物,但是到了冬季,可以适当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来驱寒,比如生姜、葱、蒜等。俗话说:“正月葱,二月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生姜为例,生姜是一种非常好的冬季养生食物。俗话说:“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孔子说过:
“不撤姜食,不多食。”这话的意思是说,孔子每顿饭一定要吃一点姜,但是也不能多吃。
要注意,秋季是不宜食姜的,《本草纲目》云:“古人言,秋不食姜,令人泻气。”孙思邈也说:“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疾,损寿减筋力。”但进入寒霜以后,则是到了吃姜的时节。
《珍珠囊》说,姜能“益脾胃,散风寒”。因为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受冻的病人,就可以常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王安石在《字说》里曾说:“姜能疆御百邪。”他认为姜是抵御病邪的理想食物。民间也有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天吃姜,正合适。
生姜还可以治疗胃受寒。如果冬天吃了寒凉的东西,或者夜间睡觉没注意保暖,腹部受凉,那么不妨吃一些生姜,可以祛除胃里的寒气。
吃姜要注意,一是冬季吃姜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本草纲目》上说,生姜“要热则去皮”,冬季吃姜是为了驱寒,所以要把皮去掉。
吃姜还要注意时间。所谓“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本草纲目》云:“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开发之,则违天道矣。”因此,晚上最好不要吃姜,把吃姜的时间放到早晨或者中午。俗语说:“早吃三片姜,生姜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进补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进补方式:生姜红枣茶,姜汁撞奶,也可在洗脚水中加入姜汁泡脚。
胜过人参汤。”就是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吃姜没有别的什么限制,姜有很多种吃法。
鲜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各种菜肴中,如炒菜中放入一些姜丝,或在各种炖煮菜中加入姜丝、姜块。鲜姜也可以制成姜汁撞奶、生姜红茶等滋补的饮料,还可以把姜切成细丝和茶一起泡开饮用。俗话说:“烫茶伤人,姜茶治病。”《本草纲目》云:“姜能助阳,茶能助阴,二物皆消散恶气,调和阴阳,且解湿热及酒食暑气之毒。”姜茶是非常好的滋补品。还可以在姜茶中加入红枣,做成生姜红枣茶。
生姜红枣茶
原料:生姜1块,红枣若干枚。
做法:生姜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去核;将生姜、红枣放入杯中,冲入开水,盖上锅盖焖10分钟,放凉后就可以饮用了。
单独以姜为材料的饮食不多,南方有一道有名的小吃叫姜汁撞奶,利用姜和牛奶的化学反应,制成一道固态的小吃,香甜又有口感,在南方非常受欢迎。做好姜汁撞奶的关键,是要掌握好牛奶的温度。
姜汁撞奶
原料:生姜1块,鲜奶、白糖适量。
做法:生姜洗净,削皮,榨汁,倒入大碗中;取一些鲜奶,姜汁和鲜奶的比例约为1∶8,将鲜奶煮开,加入适量白糖,然后关火;接下来,要不断搅拌牛奶,直到牛奶温度为70摄氏度左右时,倒入姜汁,如果牛奶的温度掌握得当,那么等待一段时间后牛奶就会凝固,即可食用。
姜汁还可以用来泡脚。《千金要方》说:“冬季洗足而卧,则无冷病。”睡前泡脚有助于冬季养生。乾隆皇帝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说:“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个“晚间一盆汤”指的就是在晚上用一盆水来泡脚。在冬季,身体虚弱的老人容易手脚冰凉,更应该在睡前泡脚。而在洗脚水中加入姜汁,能更好地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另外,冬季要祛除寒凉,还应该做适当运动。在天气温暖的时候,适当坚持一些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加体内的阳气。
“立冬萝卜赛参汤”,冬天多吃萝卜错不了
冬天主闭藏,应当减少外出活动。俗话说:“立冬萝卜赛参汤。”冬天可以多吃一些萝卜。
锻炼是长生之道,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冬天也应该坚持锻炼。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但是,冬季锻炼要适度。有些老年人喜欢高强度的锻炼,比如在寒风中跑步、跳绳,甚至有些老年人喜欢冷水浴,喜欢冬泳,这些我都是不赞成的。
有一些患者向我咨询冬浴、冬泳适不适合他们,还向我列举了冬泳的种种好处: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但是,无论咨询的人是什么年龄,身体健不健康,我一律都回答:“不建议你参加冬浴和冬泳。”最显而易见的理由是,冬浴和冬泳都是非常危险的运动。冬天寒冷,人的血管会收缩,遇到冷水的时候,血管收缩更剧烈,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尤其对于老年人,冬浴和冬泳是很危险的。此外,过强的寒冷刺激、不干净的河水,会使身体虚弱者更容易患上感冒和呼吸道炎症等疾病。身体失温,也是冬浴和冬泳的危险之一,老年人本来就气血不足,在冬季容易体温过低,如果再经受冷水浸泡,失温的风险就更高了。且不说,在野外游泳还有抽筋、溺水的危险了。
总之,中医养生注重的是“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在冬天,养生的要点是注重保温,避免寒邪入侵。冬浴和冬泳则反其道而行之,是不符合养生规律的。除非是那些已经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用科学的方法锻炼多年的冬泳爱好者,在有充分准备和保护的情况下,可以有限度地尝试,否则一律都不应该尝试冬浴和冬泳这类极端的锻炼方法。
冬浴和冬泳太极端,那在户外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总可以了吧?有些老人在冬天早早起床,六点多就到楼下做伸展运动,活动活动腿脚,然后买了早点回家吃。早睡早起,坚持锻炼,是最健康的了吧?
其实这种锻炼方法也不可取。《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闭藏”是冬季的特点。就像万物在冬天都要睡眠、休养一样,人到了冬天也应该躲起来休息,不要让阳气外泄。《黄帝内经》说在秋天应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但是到了冬天就不同了,应当“早卧晚起”,这是在告诉人们,冬季可以贪睡一些,到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再起床。这是因为在古代,取暖设备较差,太阳落山以后屋里会比较冷。如果在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就早早地起床,容易损耗自身的阳气,不利于养生。
现代人的取暖设备比古代先进了,北方的冬天一般屋里都很暖和,早起一点,在室内活动也是可以的。但室外非常寒冷,太阳没有出来之前,不应该去室外活动。在冬季,阳光是最为宝贵的东西,民间有“冬阳贵如金”的说法,一定要利用有阳光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对于冬季缺少取暖设备的南方人来说,早睡晚起更是应该遵守的养生原则,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黄帝内经》说:“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冬季养生,要注意保暖,“去寒就温”,不要让阳气外泄。但保暖也要有限度,不要过暖以至于出汗。不能出汗,是为了避免出汗时皮肤毛孔张开,阳气外泄。因此在冬季,应该少泡温泉、蒸桑拿,这些活动会让身体大量出汗。
《黄帝内经》说:“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如果冬季养生没能遵守以上“闭藏”的原则,就容易损害肾气。等到了春天,人就容易生气不足,精神萎靡不振。
民间俗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冬天是应当进补的时候了。冬天在饮食上,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冬季进补,可以多吃萝卜。
萝卜生长于地下,带有闭藏的性质,适合冬季养生的特点。民间俗语中有不少冬天吃萝卜的说法。有俗话说:“立冬萝卜赛参汤,不劳医生开药方。”还有的说:“常吃萝卜常喝茶,不找医生把药拿。”萝卜更有“十月萝卜小人参”“萝卜上了街,药铺取招牌”之类的美誉。
萝卜本身就是很好的滋补品。而且萝卜性味平和,多吃也不会上火。
萝卜能消食开胃,可以帮助身体消化在寒冬中吃下的过多的油腻。《本草纲目》中说萝卜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是可以连续吃一个冬天的好食品。
萝卜的美名有很多,除了“小人参”外,还被称为“假燕窝”。传说武则天当政时期,洛阳关东长出一个大萝卜,百姓把这个萝卜进贡给武则天。武则天龙心大悦,命令御厨用这个萝卜烹饪美食。御厨们心说,萝卜能做出什么好吃的菜肴呢?
但是武则天命令已经下了,御厨们只好使出浑身解数,把这个萝卜精心烹调,做成一道美味的羹汤。武则天吃了之后,赞不绝口,称其有类似燕窝的味道。从此,萝卜也有了“假燕窝”
的美誉。尤其是古代的贵族,平时大鱼大肉吃多了,都喜欢吃一些清爽的萝卜,清新爽口,调养脾胃。萝卜是很多富贵人家青睐的日常食物。
萝卜的吃法也有很多,既可以生吃,也可以加入到各种菜肴中。比如,可以放入粥中,做成萝卜粥,这是《饮膳正要》
中的一道食疗方。还可以加入山药,做成山药萝卜粥;加入香菇,做成香菇萝卜粥。可以说,萝卜在菜肴中是一种“百搭”
白萝卜
性味归经:味辛、甘,熟者性平,归肺、胃经。
进补功效:下气化痰,化积宽中。
进补方式:海带萝卜排骨汤、萝卜茶,也可与其他菜肴搭配食用。
的食物,和各种食材都能搭配。
萝卜可以做成炒菜,也可以放入炖煮菜中,还可以做成汤菜。白萝卜和海带、排骨一起炖煮,可以制成海带萝卜排骨汤。
海带萝卜排骨汤
原料:白萝卜1个,小排骨400克,另备干海带结、姜片、料酒、盐适量。
做法:干海带结洗净泡发;白萝卜洗净削皮,切块;排骨焯水;锅中加清水,放入排骨、姜片、料酒,炖煮约1个小时煮烂;加入海带结和白萝卜块,小火煮20分钟左右,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医门八法》中还记载了萝卜茶。这款茶能缓解咽喉肿痛,平时饮用也有润喉和滋补的功效。
萝卜茶
原料:白萝卜200克,白糖少许。
做法:白萝卜洗净,削皮,切成细丝,放入碗中,用热水熏蒸的方法熏热,加少许白糖,用开水冲服。
冬季最常吃的菜肴还有羊肉炖萝卜,其中羊肉温补,萝卜润燥,两种食材互相搭配,可以避免羊肉伤及脾胃,又能尽到进补的效果。萝卜和其他肉食炖煮,也有增进味道、减少肉类燥火的功效。
冬季进补,别忘了早睡晚起,也别忘了多吃萝卜。
“栗子稀饭赛补剂”,冬天补肾吃栗子
冬季是补肾的季节。俗话说:“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想补肾,可以多吃点栗子。
冬天是进补的季节,重视进补的老年人,早在冬季开始之前就已经为进补作准备了。有一位老人颇为得意地跟我讲,他泡了一罐好酒,用东北淘来的人参、山东淘来的鹿鞭、上好的白酒,泡了好几年。一到冬天,他便把这酒拿出来喝一些,喝完浑身热乎乎的。他对我说:“你看,我这药酒大补吧?补肾壮阳,冬天喝合适不合适?”
评价他这个进补方法,要分两个方面来讲。冬天补肾,这是正确的。《黄帝内经》上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冬季主闭藏,正是补肾的季节。肾在五脏中非常重要,是健康的根本,人的衰老,从根本上说是肾的虚弱。因此,冬季正是补肾、抗衰老、健体魄的好时机。
但是,补肾不能乱吃补品。药酒是中药的一种形式,但是药酒的选料和制作工艺有很严格的要求。药物和药物之间的搭配是一门学问,并非把各种大补的药材随便放在一起就能起到进补的功效。如果搭配不慎,可能反受其害。药酒的制作过程也有要求,药材在浸泡之前要经过一定的加工,药酒的制作时间、温度也有规定,如果自己胡乱制作,是不能保证药效的。
民间还有一个误区,认为补肾,就要吃和生殖有关的器官,如吃雄性动物肾、外生殖器才能补。这其实是有偏颇的,雄性动物的外生殖器和肾不能随便乱吃,而且很多蔬菜水果也有补肾的功效。特别要注意的是,冬季不适合吃肾脏。《金匮要略》云:“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千金要方》云:“十月勿食椒,伤血脉。勿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打熟菜,令人面上无光。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猪肾,十月肾旺也,不令死气入肾。”如果在冬天吃肾,非但不能进补,反倒有害。
陈立夫先生活到了百岁高龄,他在《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中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多食果菜,少食肉类。家贫其能不断餐者,因上一代兄弟友善从不分家,故能免于三餐不继。
祖母茹素,家中每日所费于买菜之数,仅一元之十分之三而已。两素两荤,家里女人吃素的多,自然适合,我亦无所谓,其实正合乎养生之道。”这个做法符合养生规律。孙思邈说:
“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可见,多吃素才是长寿之道。虽然很多肉类有进补的功效,但从健康的角度讲,素食要比肉食更有利于健康。冬季补肾,可以多吃一些有补肾功效的素食,比如栗子。
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益气等功效,而且不像肉类那样油腻。在养生食疗中常用来补肾。《本草纲目》说栗子“治肾虚,腰脚无力”。《本草图经》说:“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可见栗子补肾的功效很显着。
冬季吃栗子,不需要拘泥于做法,可以把糖炒栗子当作零食吃,可以把栗子和肉食搭配,做成栗子鸡一类的菜肴,也可以用栗子面代替主食吃,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栗子面窝头了。传说当年慈禧逃难的时候,饥肠辘辘,一位村妇给慈禧做了一个棒子面窝头,饥饿难忍的慈禧吃了这个窝头,觉得无比好吃。
回到皇宫以后,慈禧命御膳房给她做窝头吃。御膳房的厨师们一想,这棒子面的窝头多难吃啊,老佛爷当初是十分饥饿的时候,才觉得棒子面窝头好吃,现在还要给她做棒子面的窝头,那不得掉脑袋呀!厨师们急中生智,把黄豆粉、白糖、桂花和玉米面混在一起,制成了香甜面软、口感近似栗子面的窝头。
慈禧吃了,果然赞不绝口。据说,真正的皇家栗子面窝头用的不是栗子,只是口感近似栗子面而已。但是这道菜传到了民间以后,很多人都改用栗子面和玉米面混合蒸煮的做法,味道香甜可口,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当作休闲小吃。
栗子面窝头制作起来比较麻烦,如果经常吃栗子,更方便的是做成栗子粥。栗子粥也有突出的补肾功效。民间俗话说:
栗子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
进补功效:健脾养胃,补肾强筋。
进补方式:栗子粥,栗子烧白菜。
“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进入冬季以后,饮食中的肉类增多,经常喝栗子粥调理,滋养脾胃,可以缓解肉食给脾胃带来的负担。
栗子粥
原料:栗子10颗,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栗子去壳,和粳米同煮至黏稠,加入白糖调味即可。还可以在栗子粥中加入碾碎的核桃仁,制成核桃栗子粥。
栗子和白菜同炒,是一道家常菜肴:栗子烧白菜。栗子不太容易消化,白菜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消化和排便。白菜和栗子同食,可以达到理想的进补效果。
栗子烧白菜
原料:栗子20颗,大白菜500克,火腿片20克,白糖、味精、盐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长段;栗子去壳,每颗一剖两半,煮熟;锅内放油烧热,放入白菜、栗子、火腿片,加适量水烧开,用小火焖5分钟后,加入适量盐、味精、白糖调味出锅即可。
除了栗子外,核桃也是不错的补肾食品。《本草纲目》
说:“胡桃治腰脚重痛。下通于肾而腰脚虚痛者宜之。”民间俗语说:“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核桃和栗子一样,可以作为平时的零食食用,或者碾碎加入粥中,也可添加到各种菜肴中。
冬天少吃一点咸味,多吃一点苦味
孙思邈说:“冬日宜苦不宜咸。”在冬天要少吃咸味的食物,多吃苦味的食物。
有位上了岁数的患者查出了高血压病,他过去是厨师,吃饭习惯“口味重”,在查出高血压病后,医生要求他不能再多吃盐了,每顿饭要尽量清淡。这下可把他郁闷坏了,咸味不够,他觉得吃什么都不香,总想在饭菜之余再来些咸菜什么的。好在他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真的做到了少吃盐。复查的时候,医生都表扬他平时坚持得好。他自己也挺高兴,说他过去冬天经常腰腿酸软,心慌气短,自从口味清淡以后,冬天里精神也好多了。
这个可算是歪打正着的好处了。《黄帝内经》云:“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吕氏春秋》云:“凡食无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冬季尤其应当少吃咸味的食物。《遵生八笺》云:“冬日肾水味咸,恐水攻火,故宜养心。”冬季吃太咸的食物,会伤及心气。夏天,人体大量出汗,有必要适当多吃盐,来补充汗液中流失的盐分。但这样的口味,不能维持到冬天。到了冬天,各种菜肴里的盐都要少放。吃火锅的时候,要少蘸佐料;烤肉的时候,也要少放一些调料。
冬季应该少吃咸,那应该多吃什么口味呢?孙思邈云:“冬日宜苦不宜咸。”冬季应当多吃苦味的食物。
苦味的食物有很多,苦瓜、莲子、茶、咖啡、可可(巧克力)、杏仁、芹菜叶、萝卜叶、苦菊、莴笋、仙人掌都属于此列。
在冬季饮食中,可以吃一些晚熟的苦瓜。苦瓜好处很多,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喜欢吃苦瓜。大画家石涛就是一个,后人称他为“苦瓜和尚”。据说毛主席也喜欢吃苦瓜,特别喜欢吃苦瓜炒鸭子这道菜。
很多人知道,苦瓜有清热祛火的功效,盛夏吃苦瓜可以避免中暑。因此就有人觉得,苦瓜是寒凉的食物,不适合在冬天食用。其实,不同时期采摘的苦瓜,有不同的药性。《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这是说,刚摘下来的青色的苦瓜,有清热祛火的功效,适合用来祛火;已经成熟了的、变成了红色的苦瓜,则性平,有润脾补肾的功效。冬天吃的,就是这种老苦瓜。
老苦瓜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进补功效: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进补方式:凉拌苦瓜,清炒苦瓜。
凉拌苦瓜
原料:老苦瓜1根,另备红辣椒、蒜蓉、生抽、醋、白糖、香油适量。
做法:苦瓜洗净,剖开,去籽,用开水煮熟。
接下来要做调味汁,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调配,常见的一种调味汁为蒜香型:红辣椒洗净,切丝;锅里放热油,烹炒辣椒丝和蒜蓉,炒出香味以后加入生抽、醋、白糖、香油,炒成调味汁,浇到苦瓜上即可。
清炒苦瓜也是常见的吃法。经过烹炒后,苦瓜的苦味减少了不少,口味更佳。
清炒苦瓜
原料:老苦瓜2根,另备干辣椒、蒜末、白糖、鸡精、盐适量。
做法:苦瓜洗净削皮,去瓤,切成片,放一些盐拌匀,先腌制一下;锅中热油,放入蒜末和干辣椒炝锅,煸炒出香味后,放入苦瓜炒熟,炒好后加白糖和鸡精调味即可。
莲子也是补肾的好食物。莲子既能除寒湿,又能补虚损,是古时候富贵人家常吃的养生食物。《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写道,宝玉出门前,小丫环捧了一碗建莲红枣儿汤给宝玉吃。这个“建莲”,便是莲子。苦瓜不同时期的性味不同,莲子则是不同部位的性味不同。莲子里面的莲子心有清热的功效,外面的莲子肉则有进补的功效。
《本草纲目》说莲子肉能“交心肾、益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在冬天食用,也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
之前我们介绍过很多款莲子粥,莲子可以添加到各种粥、汤之中,不会影响菜肴的味道,还能够增加滋补的功效。如很常见的银耳莲子羹,喝起来味道香甜,可以作为一款甜点。
银耳莲子羹
原料:莲子50克,银耳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洗净、银耳泡发后,一起炖煮至黏稠,加冰糖调味即可。
莲子
性味归经:味甘、涩,性平,归心、脾、肾经。
进补功效:补脾涩肠,养心益肾。
进补方式:银耳莲子羹,莲肉糕。
莲子也可以单独制成菜肴。莲肉糕是载于《士材三书》的食补方,有补脾益胃的功效,也是一款不错的美味甜点。
莲肉糕
原料:莲子200克,茯苓100克,糯米200克,白糖适量。
做法:莲子去心,煮烂,用洁净纱布包住莲子,揉碎;茯苓碾为细末;糯米淘净,与莲子泥、茯苓末混合,加适量白糖,用水和匀;取一个大碗,在碗中抹一层油,将和好的糯米团放入碗中,放在蒸锅上蒸熟,放凉后即可食用。
其实,冬天进补不一定非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冬天不能吃寒凉的食物,和古代取暖设备差有关。古代冬天苦寒,因而冬季偏重大补,轻视清补。如果您身体虚弱,也应该照此原则,吃熟苦瓜,弃青苦瓜;吃莲子肉,弃莲子心。但是,现代冬季室内温度挺高,人们平时饮食的营养也很丰富,进补的食物很充足,因此有的人在冬天非但没有感受到寒气,反倒生了内火。这种情况下,不妨各种苦瓜都吃一吃,莲子心和莲子肉也一起吃,不用偏重温热。甚至在上火的时候,适当吃一些清热祛火的食物也可。
茶,是冬天每天都应该喝的。俗话说:“茶水喝足,百病可除。”“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可见饮茶的重要性。冬季饮茶,尤其是苦味的茶,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还可以用芹菜叶、萝卜叶、苦菊、莴笋等食材做菜,在饮食中多增加一些苦味。
冬季应当少吃咸,另外,也应当少吃甜。从冬季储存能量的角度来讲,有的人觉得,冬季应当多吃一些甜食,多储存一些能量,才能对抗寒冷的冬季。但甜食为甘,甘入脾,脾属土,肾属水,土克水,脾盛则克肾。吃过多甜食,会由脾伤肾,不利于冬季补肾养生。所以,冬天还是少吃点甜食为好。
“冬藏”勿忘减肥,试试滋补减肥方
“冬藏”和减肥不矛盾。在冬天吃一些既有进补功效、热量又不高的食物,就可以实现进补减肥两不误。
中医门诊里,有时会有年轻人来询问减肥的事,大概是看到广告里写“中医减肥”“针灸减肥”之类的广告,以为中医有什么减肥的秘籍。其实,中医没有什么减肥的秘籍,无非就是少吃多动而已。如果是因为身体疾病导致的肥胖,中医的确可以治疗,把身体调理好了,身体不会过多地积存脂肪,人就容易减肥。但从根本上来说,少吃多动才是减肥的根本道理。
如果这个人贪吃不动,用再多的药,下再多的针灸,也是不可能把人变瘦的。
有一次,一个女孩子找我减肥,我给她诊了脉,觉得她没有什么健康问题。正好那天病人少,我就和她多讲了讲减肥的方法。这时,有位老年患者在一旁听到了,突然插嘴对那女孩子说:“姑娘,‘冬藏’‘冬藏’,冬天不能减肥的啊,这不健康!”
我看了一眼那位老年人,她自己就挺胖的。我忍不住说了她一句:“您自己注意一下减肥吧。”她听了有些不高兴:“我老都老了,还减什么肥啊。”
她这个观点是错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老人也需要减肥吗?尤其是老年女性,我们身边有很多中老年妇女都有着宽大的身子,也没有什么不健康。于是,有的人便认为,老年肥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胖都胖这么多年了,没有再减肥的必要了。还有的人认为,俗话说“老来胖是老来福”,胖了还更好呢!
其实,“老来胖是老来福”是一句误导人的话。之所以有这么一句俗话,是因为旧社会百姓缺衣少穿,很多人食不果腹,剩下的一点口粮,首先要给劳动力吃饱,其次要照顾小孩吃,老人便经常会忍饥挨饿。如果老人能胖,说明这个家里有余粮,不愁吃不愁穿;也说明这家晚辈孝顺,家庭和睦。那你瞧,这可不就是“老来胖是老来福”嘛。
但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讲,老来胖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把身体肥胖看作是一种疾病。《黄帝内经》
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西医也认为,随着体重的增加,人患有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很多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和致死疾病的患病率都和肥胖有关。肥胖还会影响这些疾病的后续治疗。为了健康考虑,正常的体重要比过高的体重好。那句“千金难买老来瘦”才是正确的养生观点。
有的人问:冬天是闭藏的季节,不是应当储存能量吗,那冬天减肥还符合养生规律吗?这里要解释一下,所谓冬天闭藏,指的是要闭藏阳气,闭藏生机,而不是闭藏脂肪。过胖多属于湿邪,冬天的闭藏,当然不是说要把湿邪等病邪一起闭藏到身体里,否则到了春天,病邪和阳气一起从体内生发,这春天还不得生病吗?正因为冬天闭藏的特点,更应该利用冬天消除体内的病邪,让身体健康地迎接春天。
冬天进补和减肥是不矛盾的。减肥,应当避免的是食物中热量的摄入。在冬天进补的食物中,有一些食物的热量不高,可以用来减肥,比如萝卜、苦瓜、莲子、海带、鱼、虾、鹅肉、鸡肉等。冬天多吃这些食物,既能起到进补的效果,又能减少热量的摄入,加上适当锻炼,就可以减轻体重。另外,很多人的肥胖和脾虚有关,吃一些健脾的食物,也有助于减肥。
之前介绍的米粥、山药等健脾胃的食物,都能够帮助减肥。减肥的人还要注意少吃糖。之前介绍过一些食疗方,需要添加蜂蜜、冰糖,过胖的人就别食用了,或者不添加蜂蜜和糖,改加木糖醇等无糖的甜味剂。
冬天减肥可以试试冬瓜海带汤。海带和冬瓜都有减肥的作用,《食疗本草》说海带“久服瘦人”,说冬瓜“欲得肥者,勿食之”。不过,海带和冬瓜性偏凉,冬天不宜多吃。在喝海带冬瓜汤的时候,注意一定要趁热喝。如果脾胃虚寒,可以在汤中加入排骨或者肉丸,增加汤品的温热性。这道汤最好在饭前食用,以减少正餐的量,起到减肥的效果。
冬瓜海带汤
原料:冬瓜250克,海带300克,鸡精、盐适量。
做法:海带泡30分钟左右,洗净,煮熟;冬瓜削皮、去籽,切成薄块;把冬瓜放到海带汤中一起煮10分钟左右,熟后在汤中加入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老年人减肥,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在下降,快速减肥会给身体器官带来负担,容易引起疾病。因此,老年人减肥要慢慢来,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减肥:先做到体重不增加,再稍微减少一点热量的摄入,增加一些轻松的运动,假以时日,体重就会慢慢地下降。
“是药三分毒”,吃补药前先学会分辨
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在秋冬季节可以适当吃一些人参、枸杞子、何首乌等补药。
懂得养生的康熙皇帝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服补药大无益。药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肾。朕尝谕人勿服补药。药补不如食补。夫好服补药者,犹人之喜逢迎者。天下岂有喜逢迎而可为善乎?”康熙认为,“药补不如食补”,这也符合中医学的一般原则。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药补不如食补,不意味着永远都不能吃药。在不得不吃药的情况下,药补的手段也是必需的。
如果有患者问我,进补能不能自己买点补药吃?我的回答都是言简意赅的:“不能。”所谓“是药三分毒”,很多中药材都是有副作用的,不能随便乱吃。而且吃药进补讲究对证下药,不同的补药对应不同的体质,在没有医生诊断之前乱吃药,可能会越吃越生病。这么说可能并不严谨,因为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经常能接触到补药。如很多汤品,其中所放的大枣、桂圆、枸杞子、山药等,都是常见的补药。很多人做饭的时候,随手就放一些,滋补的效果也很不错。
中医食药不分家,最平常的食物,也可能是非常好的药物。比如有大补功效的米粥,就是寻常百姓家的食物。反之,一些常用药物其实也是食物,比如人参,本来就是地里长的植物的根茎。古人挖出来一尝,可以吃,不明药理的时候就当野菜吃了。再比如蜂蜜,本来是传统的中药,但现在蜂蜜也广泛使用在各种饮食中,有时为了调节口味就放一些,也可以算是日常食物了。从严格意义上说,食物和药物没有严格的分界线,用食物进补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药物。
不过,很多药物都有副作用。一般来讲,滋补功效越大的药物,副作用也越大,食用起来越要谨慎。原则上说,凡是那些只能在中药店才能买到的药材,都应该有医生的处方才能服用。如果您打算使用药物进补,在第一次进补前,应该找一个专业的中医医生诊断一下,判断您的体质,告诉您该吃哪些药材,什么时候吃,吃的量多少。当您身体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也要找医生重新诊断。尤其是那些有慢性病的人和平时还在另外服药的人,更有必要先找中医医生咨询,再开始进补。
比如高血压患者,如果乱吃补药,可能会造成血压上升。
自己在家采用药物进补时还应该注意,一定要购买正规中药店的药材,也可以买正规大药厂出产的中成药。注意,只有注明“药”准字的中成药,才是正规的药品,不要买资质不明、厂家不明的保健品。在服用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小剂量、大间隔的服用方式。一开始只吃一点点,一顿吃完后,几天之内不要再次服用。如果发现身体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稍微增加服用剂量,缩短服用间隔。还要注意,在生病的时候,如感冒发烧时,要停服补药。
适合秋季进补的药材有沙参、太子参、玄参、百合、阿胶、胡麻仁、玉竹、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白芍等。
适合冬季进补的药材有人参、牛膝、枸杞子、何首乌、覆盆子、菟丝子、海马、葫芦巴等。
人参是传统的滋补品,有大补元气的功效。不同制法的人参功效也不同,但大多有补气的作用,因此比较适合在冬季进补。
人参药力凶猛,在家中进补人参时,如果没有医生的处方,要注意一次少吃一点,以小于2克为宜,两次之间至少间隔2~3天。可以将人参用开水冲泡,也可以放到汤和粥中炖煮。
这种进补方式较为温和,一般不建议采用直接咀嚼、吞服的办法。需要注意,人参忌与生萝卜同食,身体没有虚弱症状的人尽量不要吃人参。有热证、心悸、失眠、口舌干燥、大便干结、血压高、血糖高等病症的人,也应忌食人参。如有上述病症,在咨询医生之后,可改吃党参。党参性平,禁忌较少。
枸杞子在饮食中很常见,平时炖煮菜肴的时候,放上几粒都没问题,也可以用来泡茶。因为枸杞子有补肾的功效,所以特别适合在冬天吃。但是,有失眠、血压高症状的人,不宜吃枸杞子。
何首乌有生首乌和制首乌的区别。冬季进补一般采用制首乌。可以用泡水喝的方式进补,也可以加入米粥中食用。制首乌有一定的补肾功效,肾虚患者在冬季可以适当服用,但在没有医生诊断的情况下,不宜大量服用。每次泡水不宜超过1片,两次服用之间至少间隔2~3天。要注意,何首乌忌与猪血同食。
黄芪有补虚益气的作用,性微温,如果有气短乏力、气虚体弱的症状,可以在冬天吃一些黄芪。黄芪常见的做法有炖鸡、煨枣等。黄芪炖鸡,是在炖鸡时加入50克左右的黄芪即可,也可以加一些当归,按照当归和黄芪1:5到1:3的比例。黄芪煨枣,是将黄芪和红枣同煮。红枣也有益气补虚的功效,常和黄芪搭配使用,因而也可以在黄芪炖鸡中直接加一些红枣。
要注意,发热病者、有热毒疮疡者、胃脘胀满者忌食黄芪。
麦冬性凉,不宜在冬季服用,但麦冬有润肺生津的功效,可以在秋天干燥的时候适当服用。麦冬可以加入各种汤品和粥品中,也可以冲茶喝。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一次不宜超过10克。腹泻、畏寒、小便清长、舌苔白润的人,不宜服用麦冬。
鹿茸性温,有补肾阳的功效。服用鹿茸要谨慎,最好能有医生的处方再服用。自己服用时,一次不要超过1克,可将其加入到汤品中。如果出现头晕目赤等情况,要立刻停止服用。
冬天吃肉别盲目,搭配好才能进补好
冬天来了,可以多吃点肉来抵御冬天的寒气了。但吃肉也不能盲目地吃,吃什么,怎么吃,都有讲究。最科学的吃法是:荤素搭配。
“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冬天吃鸡能补气
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冬季进补适合吃鸡肉。其他肉类则要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一到下雪的时候,就是快吃上肉的时候。一般下雪后没几天,生产队就组织大伙把队里养得最肥最壮的几头猪杀掉分肉。那几天,村里到处都可以闻到炖肉的香味,小孩子们满嘴是油地奔跑在田野间,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说来也奇怪,夏天,大部分人都不想吃肉。就算是在小时候吃不上肉的年代,到了炎炎夏日,对肉也没有食欲,只想吃一些凉爽解渴的食物。可是一旦天气转凉了,温度越低,人就越想吃肉。特别是到了数九寒冬,几乎是无肉不欢了。即便是肠胃不易消化油腻的人,到了寒冬,也都想吃一两块肉。
冬季进补,离不开肉类。虽然总体来说,少吃肉对身体好,但是肉类也是每日营养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肉食含有素食所不具备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可以起到很好的补益功效。老年人身体虚弱,光靠素食很难满足进补的需要,在冬季应该适当吃一些肉食。
不过,不同的肉是有区别的。对于西医来讲,肉类之间的差别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整体差别并不大。但中医对肉类的研究非常细致,不同种类的肉有着不同的性味归经,进补的时候应当有所选择,不是吃什么肉都可以的。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一般来说,夏季应该吃寒凉的食物祛除暑热,冬季应该吃温热的食物祛除寒气。肉类和其他食物一样,也是分寒凉与温热的。俗话说:“夏吃鸭子冬吃鸡。”背后的道理是,鸭肉和鸡肉的性质不同,鸭肉性凉,适合夏季食用;鸡肉性微温,适合冬季食用。
性寒凉的肉类有:水牛肉、鸭肉、兔肉、田鸡、螃蟹、蛤蜊、牡蛎、蜗牛、田螺、螺蛳、蚌肉、蚬肉、乌鱼、章鱼等。
性平的肉类有:猪肉、鹅肉、驴肉、鸽肉、蛇肉、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鲈鱼、银鱼、鲤鱼、鲳鱼等。
性温热的肉类有:黄牛肉、羊肉、鸡肉(微温)、海参、虾、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鳟鱼、鳝鱼等。
冬季并非一定要吃温热的食物,要根据具体的体质来判断。如果平时身体虚弱,到冬天觉得浑身寒冷,喜欢躲在温暖的室内不愿意外出,晚上睡觉盖厚被子,那么在冬天的时候,就不应该吃寒凉的食物,而应该吃温热的肉类进补,比如羊肉。
也有的人,因为冬季室内温度较高,空气干燥,温热的食物吃得太多,反倒出现了上火的情况。这时就不应该再吃温热的食物了,可以适当吃一些寒凉的食物。除了性凉、性寒的蔬菜外,也可以吃一些鸭肉、兔肉,既能满足冬天的营养需求,也可以起到清热的作用。
身体比较健康,既不体虚又没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鸡肉。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鸡肉性微温,偏向于性平,对人体的刺激很小。鸡肉既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略微抵御冬季的寒气,又不会让人吃出内火,是冬季养生的佳品。鸡肉最好采用炖煮的方法制作,其中小鸡炖蘑菇是一款经典的鸡肉炖煮菜肴。
小鸡炖蘑菇
原料:童子鸡1只,鲜蘑菇100克,另备洋葱丝、香菜、蒜末、葱段、葱末、姜片、蚝油、生抽、老抽、料酒、香油、胡椒粉、白糖和盐适量。
做法:鸡肉洗净切块,焯水后用蚝油、生抽、盐、料酒、胡椒粉腌制;蘑菇洗净切片;锅中热油,放入蒜末、葱段、姜片炝锅;放入腌好的鸡肉块翻炒,等到鸡肉变色时,加入蘑菇、洋葱丝翻炒;加入适量生抽、老抽、白糖和盐,加入水没过鸡肉,小火炖至汤收汁到一半;最后加入香油,放入香菜、葱末即可。
鸡肉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
进补功效:温中补脾,益气养血。
进补方式:小鸡炖蘑菇,海参鸡汤。
除了炖煮外,熬鸡汤也是不错的办法。鸡汤属于高汤的一种,是很多菜肴的原料。平时买了新鲜的鸡肉,可以用不吃的骨架子等部位熬汤,做菜时可以拿来使用。也可以专门制作鸡肉汤品。比如,可以在鸡汤中加入海参,炖成海参鸡汤。
海参鸡汤
原料:草鸡半只,海参2条,另备料酒、生抽、姜片、葱段、盐适量。
做法:海参泡发,剖开清理干净;锅内烧开水,放入海参,大火煮10分钟后捞出放凉,切成小段;草鸡洗净切块,焯水,加料酒、盐、生抽腌制;锅中加清水,放入鸡块、海参、姜片、葱段,用大火炖煮;水开后改小火煮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如果想吃烤鸡,则要看烧烤的方式。如果是明火烧烤的鸡肉,对健康不利,最好不要食用。不过,现在市场上很多烤鸡采用的是电烤的方式,那倒是可以吃。不过在烧烤过程中大多会涂一些油脂,因此最好还是少吃。如果是熏鸡或者炸鸡,就最好不要食用,这两种烹饪方式都不健康。
牛奶也是广泛适合各种体质的补品。《养老奉亲书》中说:“牛乳最宜老人,平补血脉,益气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故为人子者,常须供之以为常食。”
这也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现代营养学认为,牛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钙,而缺钙是老年人面临的一大健康问题,只要老年人没有乳糖不耐等少数不适合喝牛奶的病症,每天都可以喝适量牛奶。《千金翼方·养老食疗》云:“惟乳酪酥蜜,常宜温而食之。此大利益老年。虽然,卒多食之,亦令人腹胀泄痢。
渐渐食之。”这段话的意思是,乳制品、蜂蜜等甜食,不刺激肠胃又有营养,老年人应该多吃。不过,这些食物一次吃得太多,也容易让人腹胀腹泻,最好的办法是慢点吃,缓缓进补。
喝牛奶,一天喝一两杯即可。关键是要坚持,持之以恒,就能起到进补的效果。
煮米饭的时候,把一半的水换成牛奶,煮出来的米饭有补益气血的功效。《仁寿录》还记载了用牛奶制成的滋补五香奶茶。做法为:将茶叶、蜂蜜放入锅中;倒入牛奶,用小火熬制成奶茶;加白糖调味,再放入研碎的杏仁和芝麻即可。这款饮品中,除了牛奶外,茶叶、蜂蜜、杏仁和芝麻都有滋补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肾不足的老人在冬季作为饮料喝。
天气冷了吃点荤,“冬吃羊肉赛人参”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羊肉在冬天是非常好的滋补品,虚弱的老人在肠胃能承受的前提下,可多吃一些。
为什么冬天适合吃羊肉?不妨看一看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在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没有种植业,一直以牛羊肉和各种乳制品为生。相比之下,粮食和蔬菜都吃得比较少。
按照现代的营养学来说,这样的营养结构是不太健康的。可是我们知道,北方的游牧民族体格非常强壮,力气很大。在和南方民族的战争中,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很高,能打败比自己人数更多的对手。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因便在于北方天气寒冷。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结构能够给人提供大量的热量,用以抵御寒冷的空气。在那么寒冷的环境下,如果硬要人们去吃素、吃米面,身体会因为缺少营养而冻得吃不消。寒冷的天气决定了游牧民族很少受到热邪的侵扰,吃大量温热的牛羊肉,却不会出现燥火,还能保持身体健康。
羊肉是传统的大补食物。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认为:“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凡味与羊肉同者,皆可补之。故日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也。”《本草纲目》说,羊肉能“补虚助阳”。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冬天正是吃羊肉的季节。
羊肉的做法最好以炖煮为主,以减少油脂的摄入。最常见的是涮羊肉,味道可口,口味也清淡,还可以和蔬菜同吃,避免了一次吃太多的肉。此外,清炖羊肉、清蒸羊肉、羊肉饺子、羊肉丸子这些采用炖煮方式烹饪的羊肉也是非常好的进补菜肴,既好吃,又易于消化。
清蒸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另备料酒、葱段、姜片、蒜片、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后用盐和料酒腌制;将羊肉块装入碗中,放入葱段、姜片和蒜片搅拌均匀;放入烧开的蒸锅中,大火蒸20分钟,待羊肉蒸到软烂,就可以食用了。
羊肉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肾经。
进补功效:益气补血,温中暖肾。
进补方式:清蒸羊肉,羊肉丸子冬瓜汤,羊肉炖萝卜。
相比清蒸羊肉,羊肉丸子冬瓜汤更适合老人食用。因为清蒸羊肉虽然软烂,但主要的食材都是肉,未免腻了一些,应当和其他素菜一同吃才好。羊肉丸子冬瓜汤是一款汤菜,热汤可以养胃,又有冬瓜佐餐,减少了肉食的摄入。冬瓜有清热祛火的功效,能够防止过多食用羊肉而引起燥火。这款汤的做法也很简单,关键是要做好羊肉馅。
羊肉丸子冬瓜汤
原料:羊肉馅250克,冬瓜250克,生鸡蛋1个,另备料酒、生抽、老抽、香油、葱末、蒜末、姜末、香菜末、鸡精、盐适量。
做法:将羊肉馅和葱末、蒜末、姜末、料酒、生抽、老抽、香油、盐以及一个生鸡蛋混合在一起,按照一个方向搅拌,如果觉得湿度不够可以适当加水,如果觉得太稀,或者想少吃一点肉,可以馅料中加淀粉;一直搅拌,直到肉馅非常有韧劲了为止;冬瓜削皮去籽,切成薄片;锅中烧水,等水开以后,把羊肉馅团成丸子放到水中,再放入冬瓜;等到丸子和冬瓜充分煮熟以后,加一些盐、鸡精调味,撒上一些香菜末,就可以食用了。
光吃肉不算进补,搭配蔬菜美味又健康
光吃肉起不到理想的进补效果,牛羊肉可以搭配萝卜、土豆、番茄等食材一同烹饪。
有位老人找我看病的时候,很着急。他对我说:“医生让我进补,让我冬天多吃一些进补的食物,可我每次吃完后就上火,胸闷得很,我这还怎么进补呢?”我问他:“你吃的什么补品啊?”他说:“没什么特别的啊,就是牛羊肉,枸杞大枣这些。”我又问他:“除了这些补品,你还吃别的蔬菜吗?”他摇摇头:“我这人本来就不爱吃蔬菜,正好医生说到了冬天要多吃肉,我就尽量多吃肉喽。”我问:“你肉菜里也不放配菜?”他不解地说:“炖肉就是炖肉呗,放什么菜?”我对他说:“你这么吃肉其实一点也不科学,当然不可能进补了。”
冬季是吃肉的季节,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烧烤店和火锅店,吃烤肉、吃火锅可以食用大量的肉类,但是不是这就等于进补了呢?其实不是的。烧烤的烹饪方式并不健康,而且在烧烤料理中,人们大量吃肉,很少食用蔬菜等其他配菜,容易导致营养结构不平衡,起不到进补的效果。那么,火锅采用的是炖煮的烹饪方式,又含有大量的配菜,是不是火锅就是理想的进补方式呢?也不是。很多人吃火锅,是吃一口肉,再吃一口蔬菜,这不叫荤素搭配,顶多只能叫“调剂”,这种进补方式,也不健康。冬季吃肉进补,不光是吃肉的学问,也是如何搭配食材的学问。
进补光吃肉是不可以的。饮食搭配和中药配伍的原理类似,单一的食物在功效上难免有不足,吃多了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通过不同食材的搭配,减少某一种食物对身体的刺激,增强整体菜肴的进补功效,这便是经过搭配的菜品要比单一食材的进补效果要好很多的原因。
冬季进补应该如何搭配肉食呢?俗话说:“羊肉萝卜牛肉茶,猪肉文火加山楂。”这是老百姓总结出的最常用的搭配。
羊肉配萝卜,可以去除膻味,又能增加鲜味;牛肉配茶叶,可以让牛肉更鲜嫩;猪肉配山楂,可以让猪肉更容易煮烂,味道更好吃。
也可以试试其他搭配。民间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
肉食可以和化痰的食物搭配,如萝卜、百合、杏仁等。
羊肉和白萝卜是很经典的一组搭配。白萝卜性寒凉,能祛除羊肉中多余的燥热;白萝卜的化痰功效,可以祛除羊肉所产生的痰火;白萝卜还有补肾的功效。俗语说:“三天不吃萝卜汤,两腿腰部酥汪汪。”白萝卜能够补益羊肉的不足。羊肉和白萝卜在味道上也非常相配,一起烹饪可以减少羊肉的膻味。
羊肉和白萝卜最常见的做法,是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烹饪起来很容易,味道鲜美,又有进补功效,是历史悠久的名菜,被百姓广为接受。据报道,2012年6月29日,中国三名宇航员圆满完成太空任务,安全返回地面的时候,首先吃的菜肴中也有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
羊肉炖萝卜
原料:羊肉500克,白萝卜250克,另备洋葱丝、料酒、生抽、老抽、葱段、姜片、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用水焯一下;白萝卜洗净,削皮,切块;锅内热油,放入洋葱炒香;放入羊肉煸炒,加入料酒、老抽、生抽,上色;在锅中放入清水,加入白萝卜块、姜片、葱段、盐,炖煮至羊肉熟烂即可。
还可以将羊肉和其他食材同煮。譬如,可以先取一些羊肉,洗净,切块,焯水,然后将山药块、胡萝卜块等块茎作物以及姜、葱段放入锅内同煮,再加入料酒、盐等调味。一般炖煮1小时左右,就可以制成鲜美的羊肉山药汤或者类似的汤品。
中医有句话:“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凡事不能过度,在饮食上,不能吃太热或者太寒的东西。羊肉虽然大补,但是太过温热,一般搭配一些有清热功效的菜肴,可以减少肉食的燥热。如刚才说的白萝卜,就有清热的功效。冬瓜也是清热的食材,因此羊肉丸子冬瓜汤,也属于冬季进补的经典菜肴。
肉食不容易消化,因此应该多和有健脾胃、助消化的食物一起食用,如山药、番茄、山楂等。比较经典的搭配有番茄炖牛肉。番茄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消化牛肉,减少食用牛肉后腹部胀满的感觉。牛肉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两者搭配在一起,还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在烹饪牛肉的时候加入番茄,还可以让牛肉更快地煮烂。
番茄炖牛肉
原料:牛肉500克,番茄2个,另备料酒、黑胡椒、番茄酱、葱段、姜片、白糖、盐适量。
做法:将牛肉洗净,切成块,用水焯一下,加料酒、黑胡椒、盐腌制;番茄洗净,切块;把锅烧热,放油,放入姜片、葱段炝锅;放入牛肉块和番茄块翻炒,直到番茄炒出汁液;锅中加入清水,水烧开后,改为小火,炖煮至牛肉熟烂后,加入番茄酱,煮2分钟;最后加盐、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牛肉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进补功效: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进补方式:番茄炖牛肉,土豆炖牛肉。
如果把番茄改为土豆,就是着名的土豆炖牛肉。这是北方的名菜,主要是因为北方盛产土豆。土豆可以提供丰富的淀粉,牛肉可以提供大量蛋白质,因此这道菜具备了全面的营养和较高的热量,特别适合在苦寒的北方用来抵御寒冷。毛主席诗词中的名句:“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虽然是用来讽刺赫鲁晓夫的,但也间接说明了土豆炖牛肉这道菜肴在北方的知名度。
温热的肉类吃多了,容易上火,导致大便干结。俗话说: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时要特别注意润肠通便。吃肉的时候,还可以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如豆类、蔬菜等。有些地区习惯吃黄豆炖牛肉,把黄豆炖得很软烂,吸收了牛肉汤的香味,有预防大便干燥的功效。
猪肉和白菜也是常被使用的搭配,在东北的炖菜中,猪肉常和白菜一起炖煮,饺子馅里也常见猪肉白菜馅。俗话说:“白菜吃半年,医生享清闲。”
白菜中的粗纤维能够促进排便,大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可以补充肉类不能提供的营养。
猪肉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平,归脾、胃、肾经。
进补功效:补中益气,滋阴润燥。
进补方式:猪肉炖白菜。
猪肉炖白菜
原料:猪五花肉500克,大白菜250克,另备红辣椒、花椒、八角、料酒、老抽、生抽、葱段、姜片、白糖、盐适量。
做法:将白菜洗净,切段,炒熟,盛出来放到一边;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焯水;锅烧热,放油,加入葱段、姜片、红辣椒炒香,再加入五花肉、花椒、八角,把肉块炒至变色;加入料酒、老抽、生抽、白糖,炒出颜色来;在锅中加水,倒入白菜,把肉炖煮至稀烂为止,收汁;最后加入盐、白糖等调味品调味即可。
为了追求口感,也可以适当加粉条,要注意粉条吸水,因此要多加一些水。猪肉炖粉条也是东北的名菜,其搭配原理和土豆炖牛肉类似,也是采用高淀粉食物搭配肉食的模式。
而且粉条和土豆一样,可以炖得稀烂,吸收鲜美的汤汁,非常好吃。不过从养生的角度讲,粉条淀粉含量较高且营养价值较低,不算是养生的佳品。
在制作肉食的时候,可以适当放蒜,不仅可以减少肉的腥味,还可以增加菜肴的营养。俗话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蒜中的大蒜素能和瘦肉中的维生素B1结合,促进身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维生素B1有预防脚气、消化不良、便秘和促进肠胃消化能力、缓解情绪压力等功效,是老年人必备的营养品。
一边吃肉,一边保养脾胃
冬天吃肉进补,容易损伤脾胃。如果每天早晨喝一碗粥,饭前喝一碗汤,或者用鲫鱼代替牛羊肉,就可以避免吃肉伤胃了。
冬天里,有不少老人会因为肠胃不舒服来看病。遇到一些熟悉的老年病人,我们有时会在冬天到来之前提前劝他们要注意保养肠胃,多吃一些养肠胃的食物。有的人不理解,对我说:“夏天贪吃冷食容易胃疼,到了冬天,平时吃的都是热乎饭,怎么还容易得肠胃病呢?”其实在医生的眼里,夏天和冬天的肠胃病特征不同。夏天得肠胃病的,大多是小孩和年轻人。因为小孩和年轻人贪凉,喜欢多吃冷食,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刺激脾胃,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冬天不同,冬天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一般比较正常,但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却喜欢吃一些进补、油腻的东西,譬如牛羊肉。老年人脾胃本来就虚弱,油腻的食物又不好消化,如果在冬季不认真保养脾胃,很容易引起各种脾胃疾病。
老人家在冬天吃肉进补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养脾胃。
首先应该养成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俗话说:“吃饭慢吞吞,赛过吃人参。”吃饭的速度慢,有利于保护肠胃。《长生篇秘诀》云:“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滋养肝脏,脾胃易于消化,不致吞食噎咳。”《养病庸言》里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每一口饭咀嚼的次数越多,肠胃的负担就越小。肉类的纤维比较粗,肠胃消化时非常费力,如果能先用牙齿多嚼一嚼,肠胃就省力多了。
冬季吃肉,还要注意每顿少吃一些,限制食用量。俗话说:“八分饱,肠胃好。”平时的饮食,就应当避免吃得过饱,冬天吃肉的时候就更应该如此了。虽然冬季进补需要吃肉,但每一餐所吃的肉食量应当有限制,一天最好只有一顿有肉食,肉食最好只占每餐的1\/3到1\/2。其余的菜品,应当以蔬菜为主。俗话说:“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调养脾胃最重要的一点是每餐都不应该超过脾胃的承受能力,每顿饭都应该一丝不苟地控制食量。
在冬季的早晨,最好能喝一碗粥。在郑板桥给儿子的家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米粥有滋补脾胃的功效,早晨喝米粥不仅能开胃,而且还能为一整天的进补效果打好基础。
冬天尤其适合喝黄米黄米
性味归经:味甘,性热,归胃、大肠经。
进补功效:补脾益肺,除热愈疮。
进补方式:红枣黄米粥。
粥。《饮膳正要》云:“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其中的“黍”,指的便是黄米。黄米性热,适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
红枣黄米粥
原料:黄米200克,红枣10颗,冰糖适量。
做法:黄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把黄米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煮,煮到黏稠状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在每顿饭前,还应该先喝汤。这和秋季进补的道理是一样的。冬季的汤中,可以放一些红枣、枸杞子之类有进补和调理脾胃功效的食材。
除此之外,肉粥也是不错的菜肴。如果觉得羊肉难以消化,可以试试羊肉粥。比起清炖等做法,粥品更适合老年人进补。
羊肉粥
原料:羊肉150克,粳米100克,另备料酒、葱段、姜片、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水烧开,加入羊肉块、姜片、葱段和料酒,煮沸后改为小火,撇去血沫,炖煮至羊肉熟烂为止;然后将水倒掉,放入粳米和清水;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熬制到黏稠的程度,加盐调味即可。
如果肠胃难以承受羊肉、牛肉一类“厚实”的肉类,可以选择吃鱼肉。
和畜类相比,鱼肉更软烂,更易于食用。尤其推荐鲫鱼。
鲫鱼有特殊的养胃效果,《本草纲目》云:“诸鱼属火,唯鲫鱼属土,故能养胃。”可以将鲫鱼和豆腐同煮,做成鲫鱼豆腐汤。
豆腐也是滋补的好食物,豆腐富含植物蛋白,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但又不像肉食那样会对人体脾胃产生负担。而且豆腐也有补益脾胃、补虚损的功效。鲫鱼和豆腐同煮,对调养脾胃有很好的效果。
鲫鱼烧豆腐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有一天,一位食客来到一家菜馆,点了一份鲫鱼和一壶酒,自斟自饮。等到他想吃饭的时候,鱼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是口袋中不够钱再买一份。于是他灵机一动,拿出不多的钱让伙计用豆腐和吃剩下的鲫鱼一起烧,好下饭。没想到做出来的菜肴非常好吃。菜馆的厨师受到启发,从此就有了鲫鱼烧豆腐这道菜。
鲫鱼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
进补功效:温中补虚,健脾利水。
进补方式:鲫鱼烧豆腐。
鲫鱼烧豆腐
原料:鲫鱼1条,豆腐1盒,另备料酒、葱段、姜片、盐适量。
做法:鲫鱼去鱼鳞和内脏,用料酒、盐腌制;豆腐切成薄块;锅内热油,把鲫鱼两面煎黄,然后加入清水,清水略没过鲫鱼,再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烧开煮10分钟后改小火煮20分钟,待汤变白时放入豆腐块,小火煮5分钟左右,加入盐调味就可以了。
如果喜欢吃鱼肉,还可以改成清蒸的方式:
清蒸鲫鱼
原料:鲫鱼1条,另备料酒、姜丝、葱丝、红辣椒丝、蚝油、生抽、盐适量。
做法:鲫鱼去鱼鳞和内脏后洗净,用料酒、盐腌制;把鱼放在盘中,在其上放姜丝、葱丝和红辣椒丝,再淋上蚝油和生抽,放到蒸锅里蒸熟,就可以食用了。
冬季健脾胃,还可以适当吃一些白术。白术性温,在天气温暖的秋天不宜多服,适合在冬季食用。白术可以和鸡汤同煮,一次放10克左右即可。注意,胃胀、腹胀者忌食白术。
冬天油腻饮食的残渣积存在口腔里容易腐蚀牙齿,因此,进补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孙思邈说:“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这句话的意思是,吃完饭后要漱口几次,然后上下牙齿叩击36次,能够强身健体。
《寿世保元》云:“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趑趄缓行数百步,谓之消化。”孙思邈则说:“平日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倾之气定。”这就是说,吃完饭后不能立刻躺下或坐下,而是应该把手掌搓热,按摩腹部,同时慢走数十步到上百步,这样才有益于消化和健康。
到了一二月份,多吃点豆类和蔬菜
进补要随着天气变化随时调整。当冬季结束、气温逐渐回升时,肥腻的食物和补品应该逐渐少吃,多吃豆类、蔬菜和水果。
在和老人谈养生的时候,我告诉他们,中医养生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多利用科学的仪器和知识。有的老人很反感“科学”,他们觉得中医就是中医,中医和科学不是一回事儿。我一和他们说性味归经他们就愿意听,我一说蛋白质、维生素,他们就皱眉头,觉得这些知识和中医进补没有关系。
其实,中医和西医都是在研究人体,有什么矛盾的呢?中医进补和现代营养学的很多结论都是不矛盾的。拿吃肉来说,现代医学认为肉类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补充营养的好食物。但是肉类中也有很多脂肪和胆固醇,不容易消化,可能会造成其他问题。因此现代医学主张,人们可以多吃豆类代替肉类,因为豆类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和肉类一样有营养。而且,豆类中没有那么多的油脂,更容易消化。这和中医的看法其实是一样的。中医也认为,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营养,有补虚损等功效。豆类没有肉类那么肥腻,比肉类更容易消化,对于脾胃不佳的人来说,用豆类补充营养比用肉类要好得多。
我还建议每个在家进补的老人都准备一个“科学仪器”,这个“仪器”对进补很有好处。这个“仪器”是什么呢?就是温度计。中医食疗食补和天气变化息息相关。冬季进补的结束时间以温度变化为准,当天气开始回暖的时候,冬季进补就应该逐渐结束,开始吃一些适合春季进补的食物了。古人没有温度计,对气温的把握只能靠经验,因而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以便对一年四季的气候有一个大致的划分。但是,每年气温的变化是不同的,有的年份春天会到得早一点,有的会到得晚一点。养生要顺应天时,这个天时也包括每年独特的气温变化。这个变化在节气上反映不出来,只有根据每天具体的温度变化,才能掌握。有了温度计这个“科学仪器”,掌握温度的变化就容易多了。在进补的时候应当记住,秋冬进补应随着气温逐渐降低而慢慢开始,随着温度逐渐上升而慢慢结束。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一般到了阳历二三月份,就是冬季进补结束的时候。春天的特点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人体也处于阳气生长的状态。一般人不再需要大吃大补,而是应该避免因过度进补而导致上火。随着气温渐渐回升,牛羊肉之类性温热的食物要逐渐少吃,直到不吃,清淡的食物也要逐渐开始多吃。每顿饭中蔬菜、水果的比例要慢慢增加。对于那些有皮肤干燥、大便干燥、五心烦热症状的老人,更应该及早调整饮食比例,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春季进补还要预防春季疾病。春天万物复苏,各种病菌也跟着复苏,有句话叫“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在冬季快要结束、春季刚刚到来的时候,应当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增强人体抵抗力。
豆类是很理想的食物。到了春天,老年人不妨吃一些豆类炖煮的米汤、炖菜,也可以多吃豆腐。前面介绍的鲫鱼烧豆腐到了春天还可以食用,也可以把鲫鱼换成其他鱼类。春天还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其中富含的维生素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春季疾病。还可以多吃一些味甘性平的食物,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等。肉类也可以适当吃一些,但不应当吃牛肉、羊肉这类难以消化的肉,可以多吃一些鸡肉、鱼肉等容易消化、胆固醇含量低的肉。
冬季,老人应该早睡晚起,减少阳气外泄。但随着春天的到来,作息要改为早睡早起。等到早晨不再寒冷的时候,要重新启动晨练,在阳光好的时候锻炼,能够让自己身体里的清阳之气得以生发。如果老年人在秋冬季节进补得正确,那么到了这个时候,身体中的阳气会随着春天的阳气一同升腾,人的面色会变得红润,精力也较为充沛。反之,如果老年人在秋冬进补得不合理,则容易有春困、春乏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吃一些银耳、核桃、海参、枸杞子等有滋补醒脑功效的食品,补充体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好秋冬进补的时机,到了来年,就会很少生病。
对照九种体质,找到最适合你的秋冬进补方
秋冬进补,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其中“因人”就是指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情况进行进补。人类的体质一共分为九种,快来找找最适合您体质的秋冬进补方!
不同体质,要用不同的进补方法
人类一共有九种体质。如果每个人能针对自己的体质在秋冬采取相应的进补方法,进补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黄帝内经》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有先天的原因,有的人先天身体就弱;也有后天的原因,比如后天保养不当,体质也会跟着变化。
不同的体质,需要采用不同的进补方式。所谓“同病异治”,体质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就好比林妹妹的养生方,和张飞的养生方肯定不会相同。
人的体质,大约可以分为九种: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大家可以通过平时各自的生理特征,进行简单的自我诊断。九种体质的特征分别如下。
体质特征
平和体质
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二便通畅,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不易生病,性格平和
阳虚体质
头发稀少,容易有黑眼圈,畏寒怕冷,喜夏恶冬,手足冰凉,喜欢热食,时常精神不振,容易感冒、腹胀腹泻、尿频、性欲减退,性格内向
阴虚体质
体形偏瘦,喜冬恶夏,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喜冷饮,大便干燥,容易失眠、感到疲劳,性格急躁
气虚体质
精神不振,气短懒言,易出汗,体质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容易感冒、乏力,性格内向
痰湿体质
体形肥胖,不喜欢潮湿天气,不喜欢喝水,喜食肥甘甜腻,口黏苔腻,皮肤多油多汗,痰多,容易胸闷,性格温和稳重
湿热体质
体形匀称或偏瘦,不喜欢湿热天气,面垢油光,多有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白带增多,性格急躁
血瘀体质
肤色晦暗,皮肤干燥,不喜欢寒冷,口唇暗淡,健忘,容易烦闷
气郁体质
体形偏瘦,面色发黄,大便干燥,容易失眠、偏头痛、胸痛,女性容易痛经,性格内向,精神抑郁,敏感多虑
特禀体质容易过敏
有的人症状很典型,属于上述九种体质中的一种。但也有很多人,同时具备上述体质中的几种,比如有的人既阳虚又气虚。如果判断不出自己是什么体质,那么就需要去找中医医生诊断一下,再进行食补养生。
在这九种体质中,平和体质最为理想,不需要特别调理。平和体质的人,养生目标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要给身体过多的刺激。这些刺激既包括负面的刺激,如劳累、寒热;也包括正面的刺激,如大吃补药、饮食过度。平和体质的人应当注意按时作息、积极锻炼、保持饮食均衡。在秋冬季节,平和体质的人可以食用一些微温的食物,如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等,各类食物都要吃一些,不要进食其他补药。
特禀体质的人比较特殊,需要找医生诊断,结合每个人具体的情况进行调理。
除了平和体质和特禀体质外,其余的体质都可以通过食疗进行调理。如果能确定自己所属体质,有针对性地在秋冬进补,效果会更好一些。
特别要注意的是,下文介绍的食疗方中,有的需要一些中药。在食用这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必须先找专业的中医医生诊断您的体质,经过医生的同意,才可服用这些药物。如果对自己的体质没有把握,可以把这些药材去掉,只食用其中的平常食材,也能获得一定的进补效果。如果可以食用中药,一定要购买正规药店的药材。在家中自行烹饪药膳的时候,所用药量要尽可能少,药膳服用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孕妇、小孩不要擅自服用包括中药在内的任何药物。如果您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听从医嘱服用药膳。由于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禁忌,很多药材还可能和药膳中的食材发生冲突或者加重药效,因此在遇到生病,如感冒、腹泻时,不能随意服用药膳。服用药膳之后,一旦出现任何不适感,必须立刻停止服用,马上找专业的医生就诊。
其实,不仅是包含中药材的药膳要如此谨慎对待,对那些纯食材制作的菜肴,也要遵守上述原则。比如冬季常吃的羊肉,有人吃完后会肠胃不舒服,有人吃完后会五心烦热、睡不着觉,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一顿中同一种食物不要吃太多。
每一餐都应该追求饮食多样化,各种菜肴都适当吃一些。对于那些之前从未吃过的菜肴,第一次吃的时候建议只吃一点点,吃完之后看看身体有无异常,再决定是否继续食用。从西医的角度讲,任何食材都有可能引起身体的过敏反应,对从未吃过的东西,保持警惕是很有必要的。
阳虚体质小心受凉,多吃牛羊和辣椒
阳虚体质特征:头发稀少,容易有黑眼圈,畏寒怕冷,喜夏恶冬,手足冰凉,喜欢热食,时常精神不振,容易感冒、腹胀腹泻、尿频、性欲减退,性格内向。
如果一个人特别怕冷,冬天要穿着厚厚的衣服,夏天也不喜欢开空调,手脚总是冰冷的,平时缺乏活力,有些内向——这个人有可能是阳虚的体质。
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阳气就好比太阳一样,给人体提供热量。我们都知道,人体会持续产生热量,这个热量的来源,就是阳气。怕冷是阳虚体质的特点。“阳虚生外寒”,人的阳气不足,便容易感到寒冷,容易四肢冰凉。有了一点凉风,别人不觉得冷,阳虚体质的人已经先把衣服穿上了;遇到寒邪,阳虚体质的人比别人先生病。但是一到天热,阳虚的人会感到舒服,对高温的忍耐力要比别人好。
俗话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年轻人多阳盛,阳虚的体质少。老年人则多有阳虚的问题。
阳虚体质的人怕过冬天。到了秋冬季节,应当尤其重视进补,多吃一些壮阳的食物,口味可以辛辣一些。可以多吃羊肉、鹿肉、海参、黄鳝、鲍鱼、荔枝、桂圆、栗子、红枣、核桃、葱、生姜、蒜、花椒、韭菜、茴香、辣椒、胡椒等食物。
补药方面,可适当吃一些鹿茸、熟地黄、人参、黄芪、附子、肉桂、仙茅、怀牛膝、菟丝子、覆盆子、淫羊藿、韭菜子等。
阳虚体质的人冬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橘子、柚子、香蕉、甘蔗、西瓜、苦瓜、绿豆等寒凉的食物。如果一定要吃,尽量煮熟再吃。吃饭注意要吃热的,不要吃冰冷的食物。
要注意的是,本节介绍的食补方多有助阳功效,如果并非阳虚体质,食用过多可能会上火。如果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燥、五心烦热等症状,应该慎食本节中的食疗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发烧患者禁食,如果要食用,应当在食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阳虚体质的人在冬天要注意保暖,小心关节、胸、腹受凉,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阳虚体质的人要勤加锻炼,可以在白天进行一些户外锻炼,增加身体里的阳气。在冬天不要闷在室内,应该挑阳光充足的时候到户外适当活动,多晒晒太阳。
阳虚体质的秋冬药膳
核桃仁鸡汤
原料:嫩鸡1只,核桃仁100克,盐适量。
做法:鸡去毛,去内脏,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和核桃仁,水开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肾补阳。
黄芪羊肚汤
原料:羊肚1个,黄芪25克,黑豆50克,另备羊肉汤、胡椒粉、盐适量。
做法:将羊肚内的黑皮洗去,切丝;黄芪切片;将羊肚、黄芪、黑豆放入锅内,加羊肉汤适量,煮至羊肚熟烂,加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升阳,补虚健胃。
禁忌:黄芪性温,如果并非阳虚体质,服用黄芪可能反倒会上火。在没有确定阳虚体质的情况下,不能服用。大量服用黄芪可能会导致腹泻。如果有肠胃不适的情况,也不能食用这款药膳。
牛肾粥
原料:牛肾1个,粳米200克,另备葱片、姜片、花椒、盐适量。
做法:牛肾去掉筋膜,切成薄片洗净,焯水;将牛肾与粳米、葱片、姜片和花椒同煮,煮至黏稠状,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
禁忌:牛肾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食用过多。
羊肉炖萝卜
原料:羊肉500克,白萝卜200克,另备洋葱、料酒、生抽、老抽、姜片、葱段、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洗净,削皮,切块;羊肉洗净,切块,焯水;锅内热油,放入洋葱炒香;加入羊肉煸炒,再倒入料酒、老抽、生抽,上色;在锅中倒入清水,加入白萝卜块、姜片、葱段和盐,炖煮至羊肉熟烂即可。
功效:温中益气。白萝卜可以中和羊肉的燥热。
韭菜炒鸡蛋
原料:韭菜50克,鸡蛋2个,味精、盐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鸡蛋打碎;锅中热油,倒入鸡蛋炒碎,加入韭菜炒熟,最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韭菜可助阳,鸡蛋可补虚损,本品有补血助阳的功效。
红烧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另备姜片、葱段、料酒、老抽、生抽、冰糖、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捞出,洗净备用;锅中放少量油,把姜片、葱段放入油锅中爆香;倒入羊肉块一起煸炒,加清水、料酒、老抽、生抽、冰糖适量;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至羊肉熟烂后开盖转大火收汁,加入少许盐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
禁忌:脾胃不佳者少食。
韭菜炒核桃仁
原料:核桃仁50克,韭菜200克,盐适量。
做法:核桃仁去皮;韭菜洗净,切段;锅内热油,加入核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翻炒至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肾助阳,润肠通便。
禁忌:核桃油脂含量偏高,不宜多吃。
米酒蒸鸡
原料:嫩鸡1只,香菇50克,糯米酒100克,另备笋片、葱段、姜块、盐适量。
做法:香菇洗净,切片;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加入葱段、姜块、盐、香菇片、笋片,倒入糯米酒,放入蒸笼内蒸熟即可。每次取少量食用。
功效:温肾助阳。
禁忌:酒精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
葱爆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大葱2根,另备料酒、味精、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成薄片,用料酒、盐、味精腌制;大葱洗净,切段;锅中热油,加入葱段炒香后,加入羊肉片炒熟即可。
功效:补肾壮阳。
禁忌:脾胃不佳者少食。
猪肉茴香包子
原料:猪肉500克,茴香300克,面粉300克,另备酵母粉、料酒、生抽、老抽、味精、盐适量。
做法:茴香洗净切末;猪肉剁末,搅拌成馅,加入茴香末,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盐、味精调味;面粉加水和酵母粉搅拌成面团,发酵,制作成面皮;将茴香猪肉馅包成包子,上蒸锅蒸熟即可。
功效:理气散寒,补虚助阳。
阴虚体质不要过暖,多吃百合和银耳
阴虚体质特征:体形偏瘦,喜冬恶夏,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喜冷饮,大便干燥,容易失眠、感到疲劳,性格急躁。
如果一个人特别贪凉,夏天一定要吃冷饮、吹空调,冬天也不盖厚被子,而且容易上火、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脸上长痘痘,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属于阴虚体质。
阴气在人体中起到凉润的作用。水属阴,阴虚体质的人水气少,容易口舌干燥,二便干燥,平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多喝水,多喝汤。阴虚体质的人胃口好,吃得多,却不长胖。阴虚者,阴气不能压制阳气,因此容易上火。阴虚的年轻人,夏天容易出汗,时常会感到口干舌燥,也常有手心、足心、胸口发热的情况。
秋冬适合补阴,阴虚体质的人要利用秋冬季节多补阴。在秋冬二季,阴虚体质的人要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少吃性温燥烈的食物。可以多吃的食物有猪肉、兔肉、鳖肉、海参、鲍鱼、蛤蜊、牡蛎、乌贼、海蜇、苹果、杨桃、乌梅、桑葚、甘蔗、冬瓜、苦瓜、莲藕、银耳、松子等。补药可适当吃沙参、百合、麦门冬、天门冬、燕窝、石斛、玉竹、黄精、生地黄、枸杞子、五味子、女贞子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荔枝、桂圆等大补的食物也不要多吃。
冬季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节制房事。阴虚体质的人要注意放松心情,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听欢快的音乐。冬天,室内的温度不能调得太高,避免出太多汗。
阴虚体质的秋冬药膳
莲子银耳汤
原料:银耳30克,莲子30克,白糖适量。
做法:莲子去皮,去心;银耳洗净泡发,加水炖熟,放入莲子;煮至汤汁浓稠后,加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养神。
黄豆猪骨汤
原料:猪骨1000克,黄豆250克(或黑豆250克),另备葱段、葱花、姜片、白酒、料酒、味精、胡椒粉、盐适量。
做法:猪骨切成大段,焯水,用少许白酒腌制;将黄豆放在清水中泡发;锅内放葱段、姜片、料酒、猪骨、黄豆,加入足量清水,水沸后改为小火炖煮2小时;最后加入盐、味精、胡椒粉、葱花调味即可。
功效:补髓养阴,补血益智。
禁忌:猪骨汤油脂含量较高,有血脂高、胆固醇高症状的人慎食。
百合红枣粥
原料:糯米50克,百合10克,红枣10枚,白糖适量。
做法:糯米淘洗干净;红枣去核;糯米、红枣、百合一同熬制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百合、红枣都有安神的功效,食用本品可以减少因燥火引起的失眠。
雪羹汤
原料:海蜇50克,荸荠4枚,盐适量。
做法:海蜇洗净,切块;荸荠去皮,洗净,切块;将荸荠放入锅中,加水烧开后,小火炖煮15分钟,加入海蜇,煮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海蜇滋阴,荸荠清热生津,这款汤品有滋阴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在秋燥时节服用。
禁忌:荸荠性寒,冬季不宜多吃。
海参粥
原料:海参1只,粳米60克,另备葱末、姜末、盐适量。
做法:海参用温水泡发,切成小块;将粳米放入锅中,加清水,放入海参、葱末、姜末一同熬制成粥,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补脾健胃。
萝卜鲜藕汁
原料:胡萝卜250克,莲藕500克。
做法:将胡萝卜、莲藕洗净,削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内榨汁,即可饮用。
功效:养阴清热,适合阴虚上火者饮用。
禁忌:生莲藕性凉,虚寒者忌服。没有上火症状的人,或者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将莲藕用水煎后,弃渣取汁再饮用。
虾皮紫菜汤
原料:虾皮15克,紫菜9克,香油、盐适量。
做法:虾皮洗去杂质,放入清水中,加入紫菜一起煮开,加少许盐调味;出锅后,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补虚益肾,理气开胃。虾皮有补钙的功效,有助于增强体质。
木耳拌海蜇
原料:海蜇皮100克,黑木耳50克,另备葱末、味精、盐适量。
做法:海蜇皮用清水浸泡至咸味消失,剥下黑衣,切成丝;黑木耳用水泡发洗净,撕成适当大小;黑木耳和海蜇丝装入碗内拌匀,撒上葱末;将油烧热,倒在搅拌好的黑木耳和海蜇丝上,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
茶香鲫鱼
原料:鲫鱼1条,绿茶20克,另备料酒、生抽、盐适量。
做法:鲫鱼去鳞、去内脏后洗净,腹中放入绿茶,装入盘中,加料酒、生抽、盐,放到蒸锅中蒸熟即可。
功效:滋阴生津。
枸杞红枣炖鸡蛋
原料:鸡蛋数个,枸杞子5克,红枣8枚,红糖适量。
做法:鸡蛋煮熟,剥壳;枸杞子洗净;红枣洗净,去核;将上述原料加入清水同煮,最后放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鸡蛋滋阴养血,枸杞子滋肾润肺,红枣补气养血。本品有补益功效,适合身体虚弱者服用。
禁忌:高血压病患者和性情急躁者忌服。
气虚体质及时增减衣,多吃山药和鸡肉
气虚体质特征:精神不振,气短懒言,易出汗,体质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容易感冒、乏力,性格内向。
如果一个人身体很虚弱,力气很小,容易疲劳、生病,说话有气无力,那么这个人可能是气虚体质。
学中医知识,一定要了解“气”的概念。“气”是维持人体运转、提供活力的重要元素。中国人常用到“气”这个字,比如说一个人有“气”力,说话有底“气”等。气虚的人,经常表现为没有劲儿,有气无力的样子。
不妨把人体的经络想象成一条条道路。气,就是在这些道路上奔波的队伍。这支队伍既负责给人体输送营养,也负责抵御外敌,保护身体。气不足的人,营养不能输送到身体各处,容易浑身没劲,精神涣散,平时不愿意说话,说话的时候声音也小。气不足的人,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邪,表现为抵抗力差,对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差,容易生各种病。
气虚的人夏天怕热,冬天怕冷,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保暖。气虚体质的人多脾虚,因此进补要缓和,不要吃难以消化的补品。气虚的人对寒热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不宜吃过寒或者过热的食物。
在秋冬季节,气虚体质的人应当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最好的食物是白粥。其他的进补食物有:鸡肉、猪肚、牛肚、牛肉、淡水鱼、泥鳅、黄鳝、粳米、糯米、小米、红薯、扁豆、甘草、大枣、饴糖、蜂蜜、桂圆、山药等。可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吃一些人参、党参、黄芪、灵芝、白术、茯苓、薏苡仁等补药。注意少吃油腻的食物。
秋季干燥,容易伤肺气,要注意保护呼吸道,避免吸入过凉的空气,多吃润肺的食物。秋季气候变化较大,气虚体质的人抵抗力差,容易生病,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冬天要注意保暖,不要让身体受凉。过度思虑也可能会加重气虚,气虚体质的人要时常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操心某件事。气虚体质的人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气虚体质的秋冬药膳
莲藕排骨汤
原料:排骨200克,莲藕400克,花生50克,另备香菜、花椒、大料、料酒、葱段、姜块、盐适量。
做法:莲藕洗净,切片;排骨洗净,焯水;锅内放入排骨,加水、花椒、大料、料酒、葱段、姜块,炖煮20分钟;加入莲藕片和花生,炖煮30分钟后,加盐调味,并撒上香菜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
山药猪肚汤
原料:猪肚1副,山药200克,另备白醋、料酒、葱段、姜片、蒜末、味精、盐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削皮切片;猪肚去膜,用白醋清洗,切丝,焯水,放入锅中;加入料酒、葱段、姜片、蒜末,炖煮1小时;放入山药,煮开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开胃。
玉米红糖粥
原料: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红糖40克。
做法:将玉米粒和糯米用清水泡软后,一同炖煮成粥。可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补气养血,调中开胃。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用。
黄芪粥
原料:生黄芪10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生黄芪切片,加水熬三遍,去渣取汁;粳米淘洗干净,同黄芪汁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熬制成粥,加入适量红糖即可食用。
功效:黄芪有补气的功效,粳米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这道药膳既可以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又可以健脾养胃,帮助消化。
禁忌:黄芪性温,经常上火的人和口舌干燥、大便干燥者不宜服用。黄芪不宜食用过多,以免腹泻。
茯苓山药粥
原料:山药50克,茯苓30克,粳米200克。
做法:茯苓研末;山药削皮,切块;锅中放入山药、茯苓末和粳米,加适量水熬制成粥。
功效:补气健脾。
禁忌:肾虚者慎用茯苓,可以直接喝山药粥。
参芪白莲粥
原料:人参6克,黄芪30克,大枣15枚,白莲子肉60克,粳米60克。
做法:将人参、黄芪放入锅中,加清水500毫升,用小火煮至200毫升,去渣取汁;大枣去核,与药汁、白莲子肉、粳米共煮为粥。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禁忌:人参药力较强,要在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允许之后才能服用。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大便干燥者禁用,感冒、发烧、浮肿、失眠、女性经期时也禁用。
核桃芝麻花生粥
原料:核桃仁50克,花生50克,芝麻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核桃仁、花生去皮拍碎;粳米淘洗干净;锅中放粳米、核桃仁、花生,熬煮成粥;最后撒上芝麻,加入适量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通便润肠。
禁忌:核桃、芝麻脂肪含量较高,不宜食用过多。
糖枣荔圆汤
原料:大枣、桂圆、荔枝各20克,红糖5克。
做法:大枣洗净去核;桂圆、荔枝去壳;将上述原料放入锅中,加清水炖煮,最后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气虚者同时多伴有血虚,本品可大补气血,适合气血亏损者服用。
禁忌:高血压病、感冒患者禁用,上火、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者不宜服用。
桂圆莲子粥
原料:桂圆10克,莲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莲子去心;粳米、莲子和桂圆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制成粥。可加适量白糖调味。
功效:本品适合血虚患者食用,有养气血的功效。
禁忌:桂圆不宜食用过多,以免上火。
五珍水蒸鸡
原料:母鸡1只,桂圆、荔枝、莲子、黑枣、枸杞子各30克,另备料酒、姜末、葱末、盐适量。
做法:母鸡去内脏,洗净,用盐、料酒、姜末、葱末腌制;鸡肚内放入桂圆、荔枝、莲子、黑枣、枸杞子,放入蒸锅内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养血。
禁忌:高血压、感冒患者禁用。
痰湿体质要勤锻炼,少吃甜食和肉食
痰湿体质特征:体形肥胖,不喜欢潮湿天气,不喜欢喝水,喜食肥甘甜腻,口黏苔腻,皮肤多油多汗,痰多,容易胸闷,性格温和稳重。
如果一个人身材比较胖,还不喜欢喝水,不喜欢潮湿的天气;喜欢吃甜食、黏食,容易出汗;性格比较稳重,让人觉得很可靠。那么这个人可能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是身体内的水太多了,流动不畅,瘀滞在体内。
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百病中多兼有痰”,痰湿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病。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发胖。此外,由于痰湿体质的人身体中的水气已经很多了,所以不喜欢喝水,也不喜欢潮湿的天气。
由于不喜欢喝水,所以容易大便黏滞,小便不畅。痰湿体质的人行动比较迟缓,反应慢。从正面的角度讲,叫做性格稳重,但这种稳重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劳累、犯困、头昏脑涨,一到中午就要打哈欠。
在饮食上,痰湿体质的人要注意饮食清淡。在秋冬季节可以多吃花生、海藻、海带、冬瓜、丝瓜、萝卜、竹笋、葱、蒜、芥末等食物。可以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适量吃一些党参、砂仁、陈皮、薏苡仁、赤小豆、淮山药、茯苓、半夏、桔梗、白芥子等。不要吃肥肉及酸、甜、黏、腻的食物。冬天饮食大多油腻,食物中肉比较多,痰湿体质的人要注意少吃。冬季进补中,有很多素食也有进补的效果,不一定非要依赖肉食。
减肥也可以改变痰湿的体质。减肥应当少吃多动,让身体多出汗。秋天秋高气爽,正是适合体育锻炼的季节。到了冬季,也不要躲在温暖的室内,要多在阳光下活动,湿气重的人更要多晒太阳。此外,还要多洗热水澡,让毛孔张开,也有利于体内湿气发散。还要注意,饮水和痰湿并无直接的关系,不喜欢饮水是病态的反应。痰湿体质的人要注意多喝水,也可以饮用清淡的汤品。痰湿体质的人还要注意坚持吃早饭。痰湿体质多有肝胆问题,如脂肪肝,早晨肝胆旺,如果不吃早饭,容易加重肝胆问题。在秋冬的早晨,可以喝白粥,吃凉拌的蔬菜,喝一杯清茶,选择清淡口味的早餐。
痰湿体质的秋冬药膳
荷叶减肥茶
原料:鲜荷叶或干荷叶适量。
做法:将荷叶放入壶中,用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本品有清暑利湿的功效。荷叶性平,副作用小,多用于减肥食疗,很多减肥方中都有荷叶。
山药冬瓜汤
原料:冬瓜200克,山药150克,盐适量。
做法:冬瓜削皮去籽,切成小块;山药削皮,切成小块;将冬瓜和山药放入锅中,加清水煮开,小火炖煮30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
白菜萝卜豆腐汤
原料:白菜叶100克,白萝卜50克,豆腐200克,味精、盐适量。
做法:白菜叶洗净,切小片;白萝卜洗净削皮,切片;豆腐切块;锅中加入清水,将白菜叶、白萝卜、豆腐一起炖煮,最后加入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下气。
常青扁豆汤
原料:粳米150克,薏苡仁20克,红小豆20克,冬瓜仁15克,白扁豆15克。
做法:将粳米、薏苡仁、红小豆、冬瓜仁、白扁豆洗净,加水,熬制成粥。
功效:清热利湿。
痰湿体质的秋冬药膳鲤鱼养生汤
原料:鲜鲤鱼1条,荜茇5克,另备料酒、葱末、姜末、盐适量。
做法:将鲤鱼去鳞,去内脏,收拾干净;将荜茇、鲤鱼、葱末、姜末放入锅中,加料酒,再加水没过鲤鱼;水开后改小火炖制4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下气。
黄豆芝麻粥
原料:黄豆100克,芝麻20克。
做法:芝麻研末;黄豆泡软,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最后撒入芝麻末即可。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润肠。
薏苡仁粥
原料:粳米50克,薏苡仁50克。
做法:将薏苡仁和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水开后小火熬成粥。可以加白糖调味。
功效:健脾化湿。
茯苓赤豆粥
原料:赤小豆30克,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
做法:赤小豆、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开;小火炖煮15分钟后,加入茯苓粉,熬制成粥。可以加白糖调味。
功效:利水渗湿。
禁忌:肾虚者、小便清长者慎服。
减肥健脾粥
原料:黑豆、黄豆、赤小豆、绿豆、粳米各100克,红糖30克。
做法:将黑豆、黄豆、赤小豆、绿豆、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熬制成粥,最后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
珍珠薏苡仁丸
原料:猪肉200克,薏苡仁150克,另备蛋清、淀粉、料酒、生抽、老抽、味精、盐适量。
做法:猪肉切末,加入蛋清、淀粉搅拌成馅,加入适量料酒、生抽、老抽、盐、味精调味,做成小丸子;薏苡仁淘洗干净,在肉丸外面裹上薏苡仁,放入蒸锅内蒸熟即可。
功效:本品是专门为有肉食需要的痰湿体质者准备的,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但要注意不可贪食。
湿热体质要注意卫生,多吃冬瓜和芹菜
湿热体质特征:体形匀称或偏瘦,不喜欢湿热天气,面垢油光,多有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白带增多,性格急躁。
如果一个人不是很胖,也不喜欢夏天湿热的天气,而且容易上火,脸上容易出油、长青春痘;身上常有异味(可能是口臭,也可能是汗臭或者腋臭),大小便也可能有异味;性格比较急躁。那么,这个人可能是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中年轻人比较多,这种体质可以比喻成身体内部又湿又热,就好像蒸笼一样。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口臭、汗臭、大小便臭。湿热体质的人也多面垢,面部缺乏光泽,好像没洗脸一样。因为体内有热,所以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感到口干,也容易性格急躁。
湿热体质的人饮食应当偏寒凉,多吃清热祛火的食物。秋冬季节仍是如此。在秋冬季节,湿热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苦瓜、冬瓜、丝瓜、芹菜、竹笋、紫菜、兔肉、鸭肉等。补药方面,可以服用一些赤小豆、薏苡仁、车前草、鸡骨草等。湿热体质的人要多喝水,秋天天气干燥,尤其要注意补充水分,也可以多喝粥,多吃梨、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不要吃甜腻大补和辛辣的食物,少喝酒。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长痘痘,容易口臭,平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冬天室内多通风,注意保持室内干燥。冬天天气寒凉,湿热体质的人可以吃一切清热祛湿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戒烟戒酒,才能在随后的春夏二季避免湿邪再伤身体。
湿热体质的秋冬药膳
马齿苋粥
原料:马齿苋100克,粳米50克,盐适量。
做法:马齿苋洗净,用水焯一下;油锅烧热,放入马齿苋炒香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煮成粥;加入马齿苋,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祛湿。
禁忌:孕妇、腹泻者禁食。
鹌鹑祛湿汤
原料:鹌鹑4只,薏苡仁50克,百合50克,另备料酒、葱段、姜片、味精、盐适量。
做法:薏苡仁洗净;百合切片;鹌鹑去内脏后洗净,放入锅内;锅内放入薏苡仁、百合、葱段、姜片,倒入适量料酒和清水,蒸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
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新鲜鲫鱼1条,赤小豆90克,另备姜片、盐适量。
做法:鲫鱼去鳞、去内脏后洗净;赤小豆洗净,用清水浸泡;锅中热油,放入姜片、鲫鱼,鲫鱼两面煎黄;加入清水、赤小豆熬制成汤,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
禁忌:小便清长者禁服。
冬瓜猪骨汤
原料:冬瓜200克,猪骨200克,盐适量。
做法:猪骨切成大段,焯水;冬瓜洗净,削皮,去籽,切成小块;锅内放入猪骨、冬瓜,加入清水,熬制成汤,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祛湿。
金针菇冬瓜汤
原料:金针菇80克,冬瓜200克,盐适量。
做法:金针菇洗净切段;冬瓜洗净削皮,去籽切块;将金针菇和冬瓜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煮成汤,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
薏苡仁薄荷绿豆粥
原料:薄荷5克,薏苡仁50克,绿豆20克。
做法:薄荷洗净,水煎,弃渣取汁;薏苡仁、绿豆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熬制成粥;加入薄荷汁,再煮两沸。可加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祛湿。
禁忌:脾胃寒凉者慎服。
薏苡仁茶
原料:薏苡仁50克。
做法:薏苡仁洗净,沥干水分;干锅烧热,放入薏苡仁,小火烘焙至出香味,取出用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清热祛湿。
红枣滚芹菜
原料:芹菜500克,红枣20枚,另备姜片、盐适量。
做法:芹菜洗净,切成小段;红枣去核;锅内加清水,放入姜片、红枣,炖煮10分钟;放入芹菜,待水开,放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
赤小豆煲鸡
原料:母鸡1只,赤小豆90克,另备味精、盐适量。
做法:母鸡去内脏后洗净,将赤小豆塞入鸡腹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煲汤,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湿。
禁忌:小便清长者慎食。
绿豆蒸藕
原料:莲藕1截,绿豆50克。
做法:莲藕洗净去皮,切掉顶端一小段;绿豆泡发,将绿豆塞入藕孔内,盖上切下的藕段,用牙签固定;将莲藕放在蒸锅内蒸熟。可以加盐或糖调味。
功效:清热祛湿。
禁忌:脾胃寒凉者慎食。
血瘀体质要注意保暖,多吃山楂和萝卜
血瘀体质特征:肤色晦暗,皮肤干燥,不喜欢寒冷,口唇暗淡,健忘,容易烦闷。
如果一个人皮肤暗淡,身上容易出现紫斑,有局部疼痛的症状,如偏头痛、关节痛等;性格还容易烦闷。那么,这个人可能是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简单地说就是体内血液流动不畅。血滋养皮肤,所以血瘀体质的人皮肤多暗淡,容易干燥无光。血堵塞在局部,会造成局部皮肤颜色变深、口唇暗淡等症状。血给人体提供热量,血瘀者容易怕冷。“不通则痛”,血瘀体质的人容易有各种疼痛类型的疾病,如头痛、关节痛等。
秋冬进补,血瘀体质的人可以多吃海参、黑豆、黄豆、海带、紫菜、韭菜、茄子、油菜、洋葱、大蒜、生姜、桂皮、竹笋、白萝卜、胡萝卜、菊花、山楂、绿茶、红糖等。补药方面,可在医生的诊断下,适当吃三七、川芎、丹参、红花、鸡血藤、益母草等。
一般来讲,活血化瘀的药物,孕妇要禁食。因此,如果有血瘀体质的孕妇,应当找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咨询如何调理饮食,不可轻易食用本节介绍的药膳。
“血遇温则行,遇凉则停”,温度低会加重血瘀的症状。
血瘀体质的人到了秋冬季节,一定要重视保暖,天气一凉就要增加衣服。出现疼痛的部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热敷的办法缓解。“肝主疏泄”,血瘀体质的人大多肝有问题,因此不能多喝酒。肝“性喜条达”,情绪不好容易影响肝脏的功能,因此,血瘀体质的人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另外要注意,当身体突然出现疼痛、瘀血、胸闷等情况,应当立刻到医院检查,不要随便判断自己属于血瘀体质,以免贻误病情。
血瘀体质的秋冬药膳
当归红枣粥
原料:当归15克,粳米50克,红枣5枚。
做法:当归用温水浸泡后,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取汁去渣;然后再加水300毫升,放入粳米、红枣,熬至黏稠即可。
功效:补血活血。
禁忌:孕妇、月经过多者、大便稀溏者禁食。
大量服用当归会有头晕的副作用,一旦出现困倦的现象,要停止服用此药膳。
山楂红糖汤
原料:山楂30克,红糖20克。
做法:将山楂洗净,去核切片,用清水煮熟,加入红糖即可。
功效:补血活血。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海带排骨汤
原料:海带结100克,排骨500克,另备姜片、料酒、盐适量。
做法:海带结洗净泡发;排骨洗净焯水;锅内放入排骨,加清水、姜片、料酒炖煮约1个小时;煮烂后加入海带结,煮20分钟左右,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补气,清热行水。
当归田七乌鸡汤
原料:乌鸡1只,当归15克,田七5克,另备姜片、盐适量。
做法:乌鸡去内脏后洗净,放入碗中,加当归、田七、姜片和适量盐,再加清水没过乌鸡,盖上盖,上锅隔水蒸3个小时即可。
功效:补血活血,滋养补虚。
禁忌:孕期、女性经期禁食,身体出血、大便稀溏者禁食。当归不宜食用过多,以免产生头晕的副作用。
乌贼桃仁汤
原料:乌贼肉250克,桃仁15克,另备料酒、生抽、白糖适量。
做法:桃仁洗净去皮;乌贼肉清洗干净,切条,放入锅中,加桃仁和清水,大火煮沸;加料酒、生抽、白糖调味,小火炖煮熟烂即可。
功效:乌贼有养血的功效,桃仁可以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本品有养血调经的功效。
禁忌:孕妇、脾胃虚寒者禁食,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症和动脉硬化患者少食、慎食。
赤小豆竹笋汤
原料:赤小豆、绿豆各100克,竹笋50克,盐适量。
做法:竹笋洗净,去皮切块;赤小豆、绿豆洗净;锅内放入赤小豆、绿豆和竹笋,加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炖煮成汤,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活血。
姜枣活血茶
原料:生姜5克,红枣5枚,红糖适量。
做法:生姜洗净,削皮切丝;红枣洗净去核;红枣和姜丝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烧开后,小火炖煮5分钟后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活血。
禁忌:晚上不宜饮用。
枸杞黑豆粥
原料:黑豆40克,粳米50克,枸杞子2克。
做法:黑豆洗净泡发;粳米、枸杞子洗净;锅中放黑豆、粳米、枸杞子,加入清水,熬制成粥。
功效:益气活血。
禁忌:高血压病、感冒患者禁服。
黄豆红枣粥
原料:黄豆50克,红枣10枚,粳米200克。
做法:黄豆泡发;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洗净;所有材料一起入锅,加入清水,熬制成粥。
功效:补血活血。
益母草炖鸡
原料:母鸡1只,益母草500克,另备姜片、葱段、盐适量。
做法:母鸡去内脏后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益母草用纱布包好,与姜片、葱段一起放入锅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3小时,至鸡烂时即可出锅,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活血。
禁忌:益母草不宜长期服用。没有血瘀症状的人不得服用本药膳。益母草不可与其他西药同服,必要时应当咨询医生。孕妇禁服。
气郁体质要学会疏导情绪,吃山药莲子安安神
气郁体质特征:体形偏瘦,面色发黄,大便干燥,容易失眠、偏头痛、胸痛,女性容易痛经,性格内向,精神抑郁,敏感多虑。
如果一个人身体瘦弱,精神抑郁,心眼儿小,容易失眠,那么他很可能是气郁体质。
《黄帝内经》云:“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心情不好的人容易造成气郁。气堵塞在身体内,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
气堵塞在不同的位置,会有相应的症状出现,比如局部胀痛、胀满。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气郁还会引起局部疼痛,如偏头痛、关节痛等。
由于气运行不畅,身体缺乏滋养,气郁体质的人也容易出现体型偏瘦、精力不足的情况。气郁体质的人大多心情不好,经常叹气,不喜欢阴天。肝主疏泄,气郁的人多肝虚,肝气不足影响脾胃,还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气郁化火,灼伤津液,气郁的人还容易口干舌燥、大便干燥。
气郁的人在秋冬两季,可以多吃小麦、橙子、橘子、洋葱、海带、海藻、红枣、萝卜、包心菜、山楂、玫瑰花、茉莉花等食物。补药方面,可以适当吃何首乌、阿胶、白芍、枸杞子、香附、木香、当归、陈皮、佛手、香橼、柴胡等。
心病还须心药医,气郁体质主要是由于心情郁闷造成的,平时要学会发泄情绪,有心事不要埋在心里,要多和别人交谈。也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旅游等活动。
气郁体质的秋冬药膳
姜糖苏叶饮
原料:生姜3克,苏叶3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和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碗内;加入红糖,用沸水冲泡,盖上盖,焖制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气郁者体质偏弱,在冬季更容易受寒凉侵袭,食用本品可增强免疫力,发散风寒。
禁忌:发烧、头痛、常感无力且出虚汗者禁服。
苏叶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浮小麦茶
原料:浮小麦30克,茯苓8克,麦冬8克。
做法:将浮小麦、茯苓、麦冬研成细末,用热水冲饮。
功效:浮小麦可安神。本品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禁忌:脾胃虚寒者禁用。
百合莲子汤
原料:百合100克,莲子75克。
做法:将百合洗净泡发,莲子洗净去心,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炖煮成汤。
功效:强精补肾,清心安神。
甘草小麦大枣汤
原料: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5枚。
做法:大枣洗净去核;将甘草、小麦、大枣一起放入锅中,加600毫升水,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分三次温服。
功效:益气安神。
禁忌:浮肿者禁服。
酸枣仁汤
原料:酸枣仁5克。
做法:酸枣仁水煎取汁,睡前饮用。
功效:安神助眠。
桂圆莲子汤
原料:桂圆10克,莲子15克。
做法:莲子去心,和桂圆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制成汤。可以加适量白糖调味。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理气。
禁忌:高血压、感冒患者禁服。上火、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者不宜服用。
红白萝卜汤
原料:白萝卜250克,红萝卜250克,另备味精、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红萝卜洗净,削皮切块,放入锅中,加水炖煮,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
山药冬瓜汤
原料:冬瓜150克,山药50克,盐适量。
做法:冬瓜洗净,削皮去籽,切成小块;山药洗净削皮,切块;将冬瓜和山药放到锅中,加水,水开后小火炖煮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利水。气郁患者体质偏弱,食用本品可补虚损、强体质。
陈皮海带粥
原料:海带200克,粳米200克,陈皮2片。
做法:海带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将粳米、海带、陈皮放入锅中,加清水熬制成粥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理气安神。
禁忌:上火、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者慎服。
橘皮粥
原料:粳米100克,橘皮50克。
做法:橘皮研成细末;粳米淘洗干净,加入清水煮成粥;加入橘皮末拌匀即可。
功效:理气调中。